我敬佩的陈克老师
初次见面,陈克老师一身普通的服装,古铜色的皮肤,额角上刻上好几道皱纹,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给我朴实忠厚、知书达礼、说话流利、谈吐诙谐、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印象。见我到来,他显露微微笑脸,迎上前来,彬彬有礼,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显得那么亲切和蔼、温文尔雅、稳重踏实。他热情亲切地招呼我坐下,给我递上一杯热茶,便闲谈起来。初次会面,他只询问我干什么工作?有什么爱好?住在哪里等等话题。会谈时间虽然不长,话题不多,但却成为一个的良好开端。
后来,我和陈老师的往来越来越多,慢慢变成挚交。原来,陈老师于出生于惠州市龙门县一个普通家庭,比我年长一岁。高中毕业后,他与我一样,上山下乡磨练了5年。在此期间,虽然工作艰苦,但他觉得干活是快乐的。因为他看来,全身心投入,可以排除杂念,可以磨练意志,强筋壮骨。所以,无论干什么活,他总是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不怕肮脏,踏踏实实地干,从不偷懒,从不推卸,尽心尽力地把活干好。他先后担任过知青班长、团支部副书记,虽然其学历是有名无实的“高中”,但陈老师喜欢读书,晚上,当劳累一天的伙伴们进入梦乡时,他经常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因为准备高考时间不够,只考上中专,而一心想读大学的他决定重新参加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他终于以龙门县高考文科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录取,并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的电话专访。1982年毕业后,陈老师被安排在龙门做教师,后来调到增城,先后在高级中学、教育局、政协文史法制委研究办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陈老师做到不忘初心,干一行爱一行,守望着文史一亩三分地,谋文而后动,从学者成长为文史办主任。30年来,陈老师走遍了增城许多条街巷和村庄,取得有目共睹的佳绩。他先后参加了增城白水寨的建设,为白水寨旅游业作出了贡献;参与编辑《增城文史》十三辑编辑和中央电视台到增城拍摄专题片《走遍中国之挂绿传奇,仙瀑之谜》《千年古县之金丹荔出自增城》;连续6年主持每月一次的文史沙龙,被全国报刊介绍。谈到举办文史沙龙,陈老师动情地说:“举办文史沙龙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文化生活,加强增城文史资料挖掘和研讨,大力传承优秀文化。”同时,陈老师以此为平台,加强政协委员与增城区文化界人士尤其是文化爱好者的学习交流,以实际行动助力人文增城建设。由于陈克老师对增城文化历史的精通和突出的贡献,他被誉为增城文史通。
陈克老师去年退休,退休后的他依然为增城的文史工作忙碌着。白天,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四处为热爱读书的人免费送书。晚上,看书备课,经常研究到深夜才休息。虽然年已花甲,但他读书、研究的专注程度令人敬佩。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参加会议,休息时,他仍然手不释卷,用心学习。见他孜孜不倦的着迷劲,便提醒他说:陈老师,出去走走休息一下吧。他却说,刚才的会议记录还要整理哩。陈老师头也未抬,身子纹丝不动。当我回到座位时,他仍然专心于有关书籍。现在,他坚持每星期去关工委、图书馆、少年宫、大埔围等地方为学生和干部群众讲课,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增城优秀本土传统文化,做着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初冬的一个早上,好友伯明带我认识以写增城文化历史为主,享誉增城的文史专家陈克老师。其实,会见陈老师之前,我早就在《增城文史》《丹荔》等刊物上读过他的作品,对他并不陌生。
新闻推荐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农业”被提及26次成为高频词 龙门启动农业农村发展“加速器”
■纵深好山、好水、好风光是龙门优美生态的标签,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格局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先行条件。4月2日上午,龙门县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