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农业”被提及26次成为高频词 龙门启动农业农村发展“加速器”

南方日报 2019-04-03 06:30

■纵深

好山、好水、好风光是龙门优美生态的标签,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格局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先行条件。4月2日上午,龙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记者翻阅1.7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农业”被提及26次,是仅次于“旅游”的高频关键词,不难看出该县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贫困格局的决心。据了解,目前惠州46个省级贫困村中,有20个来自龙门。

事实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绿色生态担当的龙门,农业农村已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引导各乡镇探索符合实际的灵活发展之路,创新实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该县正在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加满“动力机油”。

“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以特色节庆打造“一村一品”

去年9月,正值全国首届农民丰收节,以杨桃为主题的系列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在龙门麻榨展开,“桃色桃香”龙门宴品鉴会、杨桃展示展销会、生态观光、采摘新鲜杨桃与“丰收桃园”健步走等有趣活动纷至沓来。

一夜之间,杨桃的清香弥漫了整个龙门,仅现场订购便达到近4000万斤,还带动了其他农特产品的销售。由于特色鲜明,麻榨镇下龙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和标杆。

麻榨杨桃节是龙门农业品牌化进程的缩影。去年,该县专门制定了《龙门县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实施方案》,龙眼节、玉萝节等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农业节庆在各镇各村兴起,对外敞开了展示农业发展成果的窗口,并搭建起与广大农民共享丰收喜悦的平台,农民的自豪感、荣誉感显著提升。

特色农业节庆活动的开展也为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去年,龙门三黄胡须鸡、龙门蜂蜜再次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该县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农产品1个,农业品牌影响力基础更加牢固。

如何把握契机,继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2019年龙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以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作为农业品牌化发展着力点,做强富民兴村产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先行区,特别是通过加强乡镇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宣传打造,提升农产品、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探索出符合该县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民宿经济的发展之路,构建形成“农业+旅游”发展新格局。

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5年投1亿元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龙门农业品牌化影响力壮大的背后,也离不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龙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粮食种植面积29.6万亩,产量9.7万吨;水果种植面积33.1万亩,产量4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6.6万亩,产量29.5万吨。新增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3家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社,农业产业稳步前行。

2018年,在龙门丝苗米产业园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后,龙田镇小径村成为了园区种植的核心区,800亩闲置农田通过土地流转,被当地种植合作社集约化利用,优新稻种也随着“科技快车”被广泛引入。

春耕伊始,小径村的稻田已覆盖了一抹喜人的青色,美香粘、五山丝苗、象牙香粘等十几种优质稻稻苗在春风中茁壮成长。据介绍,这些优质稻米经过整体包装后,将以高出普通米几十倍的价格出售,农民既增加种植收益,还获得土地租金,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丝苗米产业园是龙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的样本。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种养水平,该县提出,将持续推进“一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串联开发区域特色化乡镇,重点开展丝苗米产业园和蜂蜜产业园建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同小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不仅如此,未来5年,龙门还计划每年投入2000万元资金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农业电商,让农村人才新力量成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的动力源。

乡村人居环境提升

力争全县80%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标准

在龙门县龙城街道城西村苏冚小组的水塘旁边,一处种满了水生植物的开放式小花园景色如画、绿草如茵、鱼翔浅底,显得生机勃勃,经常吸引村民在此休闲漫步。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竟是一座可满足300人日常污水净化的工作站。

据介绍,几个无动力的生态污水净化装置就安装在花园地下,日夜不断地将污水转化成为一级A标的净化水,最终汇入水渠和池塘。这样别具一格的建设,令村民们连连称赞:“这个池塘的水真是清澈。”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该县建设污水终端处理设施183座、建成垃圾收集点2932个、雨污分流管网139公里,并完成村道巷道路面硬底化959公里,集中供水58496户,25个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县村庄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的硬任务。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扶贫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截至目前,龙门全面完成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与20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任务,并累计实施村扶贫项目533个,发动106家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结对帮扶53个贫困村,多方举措下,该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51户7712人实现预脱贫。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县区,龙门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该县计划,2019年,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以市场化手段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此外,龙门还将落实“一户一宅”管理要求与农房风貌管控指引,鼓励引导农房风貌改造,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让全县80%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新闻推荐

龙门县今年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建设 拟安排重点项目101宗,年度计划投资111.49亿元

本报讯(记者黄宇翔通讯员沈知尚)昨日,龙门县举行2019年重点项目集中动工现场会。活动分别在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信隆产业转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