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资源要向美丽经济转变龙门今年GDP预期增长5%,坚持把新增财力70%以上投入民生
[摘要]龙门今年GDP预期增长5%,坚持把新增财力70%以上投入民生
龙门生态环境优。
4月2日上午,龙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龙门县委副书记、县长段致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段致辉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将按照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的“12345”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加快推动龙门走在全省山区县域发展前列,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作出龙门贡献。
2018
多项经济指标增长
均居全市第一
报告介绍,2018年,龙门县致力抓产业、优结构,发展质量效益更加显现。
财税收入较快增长
2018年税收收入22.3亿元,增长3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亿元,增长1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亿元,增长15.7%,增幅均居全市第一。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8%,创近10年新高。政府性基金收入7.6亿元,增长143.6%。
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1亿元,增加6.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3.8亿元,增长46.1%;成本费用利润率23%,提高10.6个百分点;产销率100.3%。
群众收入逐步提高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万元,增长11.5%。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4.4亿元,住户存款余额90.6亿元,分别增长15.3%和9.1%。群众发展型、改善型消费较快增长,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3.3%,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6.8%,家具类销售额增长14%,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
2019
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
报告提出,龙门县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实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打造各自功能区的“引领者”,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
报告提出,今年龙门县政府将推动101宗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1.5亿元,33宗项目建成投产。实行每周工作例会制度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官”“挂图作战”“一线工作法”等措施,及时解决项目报批、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问题。
A基础设施
投资11.2亿元实施53宗城建项目
报告提出,今年龙门将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加快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县城主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城乡规划,编制实施“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19-2025)。投资11.2亿元,实施53宗城建项目,完成省道S244线王坪交管所至检察院段改扩建工程、白沙河河堤龙珠广场段改造工程、龙蓝路改造工程等,开工建设风景河综合整治项目,建成15.4公里污水管网、4个公共停车场等市政设施。
深化县城东区6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基本完成东区市政道路一二期建设,启动三期项目。以“绣花功夫”做好老旧社区、城中村“微改造”,完成县城全部内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
促进汕湛高速等路段建设
报告提出,龙门县今年将协调促进汕湛高速、翁新高速、惠龙高速龙门段建设。完成省道S355线龙门段改建、S353线左潭大桥重建与县道X219线沙迳墟镇段、X218线三棵松至风门凹段改建工程。
加快推进省道S244线龙门县城至平陵段改建工程。完成国道G355线龙华至永汉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启动省道S353线龙门至水贝段建设,动工建设省道S353线土湖至增光村段与县道X261线凤岗至南滩段、X222线马岭至上雪花段改造工程。完成平陵街道过境公路建设。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危桥改造24座、通行政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任务126.6公里、“畅返不畅”路面修复工程21.3公里。协调推进建成县城新汽车客运总站。
B生态文明
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报告提出,龙门将积极融入“环罗浮山-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建设,促进区域合作共赢。
段致辉表示,今年将加快14宗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南昆山景区景点升级改造与环境整治,做大做强南昆山旅游龙头。提升四大旅游板块品质,培育“四菜一汤两甜品”旅游特色业态,推进温泉景区提质提档。
报告提出,今年龙门县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从2019年起,连续五年每年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农业项目产业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
以生态品牌能量聚合人气名气
报告提出,今年,龙门县将抓绿色生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与中国天然氧吧金牌。
段致辉表示,将推动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2500亩森林碳汇建设,新建3个村级森林公园,完善提升22个森林村庄,送苗下乡6万株;推广种植“县树”“县花”,完成武深高速龙门段“县树”“县花”景观带种植。
推动“舞火狗”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报告提出,今年龙门县将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全域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建成“四馆”项目,完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建设。
段致辉表示,将着力挖掘优秀宗祠文化,推动“舞火狗”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加强本地文艺作品挖掘、整理,打造《舞龙》《出凤》等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提升“龙门农民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巩固县文化馆总分馆省级试点工作成果。加快鹤湖围、绳武围、见龙围与炮楼、功武村等文保单位(中国传统村落)整治维修工程,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1个、省级文保单位3个。
C民生服务
完成5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
报告提出,今年,龙门县将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争取把新增财力7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着力提高发展惠民水平。段致辉表示,将加强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完成5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推进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建设2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齐配强基层民政专业服务队;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制度;将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扩面至户籍60周岁以上长者。
投入2亿元购置医疗设备
报告提出,今年,龙门县将全力推进健康龙门建设。整合医疗资源,组建县慢性病防治院并完成新院区建设。建成“三院”项目,投入2亿元购置医疗设备;完成县公共卫生服务大楼、龙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完成麻榨、沙迳、龙潭3间乡镇卫生院迁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第一分院(永汉)。
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200个
报告提出,今年龙门县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2间普惠性幼儿园,新增学前教育学位720个。
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加大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力度,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200个;龙门中学初中部9月开学,实施龙田中学迁建工程;开工建设龙城第六小学迁扩建工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门学校初中部;改造提升永汉实验学校(永强学校)。修缮、新建乡镇学校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和运动场等项目工程22宗。
数据
今年龙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完成市定目标。
金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心用情用功办好民生实事,营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让全县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坚持把新增财力7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忘初心办好各类民生实事,着力提高发展惠民水平。
———龙门县委副书记、县长段致辉
本版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郭秋成通讯员郭文斌刘浩
新闻推荐
无人机巡航违建现形 18台无人机助力巡查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搭建等行为
操作人员在调试无人机,准备进行土地执法巡查。在农田违法抢建没人知道?老旧社区楼顶搭建违法建筑难以被发现?在深山老林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