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首位度 绘一流蓝图
惠城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实力、环境、人才和生活品质的中心城区。
湾区节点一流大城之惠城
今年2月,惠城区委全会提出,惠城区未来目标是对标市党代会提出“一流实力、一流环境、一流人才、一流生活品质”的总要求,加快提升首位度和城市能级,奋力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努力把惠城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实力、环境、人才和生活品质的中心城区。一流中心城区必须有一流城区的内涵和特质,应该具备站位高、实力强和品质优三个特征。
去年经济总量近800亿元
2018年惠城区坚定信心,拼搏进取,不断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一年来,在高质量发展中有所作为。先后实施“双百”行动、项目建设“百日攻坚”等系列活动,为新一轮竞争赢得先机。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793.42亿元,同比增长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3.6%,经济运行持续平稳。
同时,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科学谋划和推进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全面清理阻碍改革发展的文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能减则减、能放则放,确保改出成效、清出动力。落实“惠十条”、出台“惠城30条”等减负降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推进“集成办理、一次搞定”政务改革和“一门一网式”服务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始终坚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完成了中央环保督查、省市项目征拆、文明城市复检、卫生城市复审等系列重要工作,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大力实施精准脱贫、文化教育、健康保障等民心工程,增进了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创建国内一流中心城区
2月21日,惠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翟树宇在惠城区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报告说,当前,国家正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惠州市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多重战略优势的叠加,让惠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同时,市委、市政府在职能下放、政策倾斜、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惠城前所未有的支持,为惠城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这重大历史契机面前,惠城要抓住新机遇,找准新定位,在更高水平上谋划更高层次的发展。
惠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是市中心区,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政治影响、文化内涵、环境配套等方面都有着其它县区不可替代的地位。今后一段时期惠城区的目标是:对标市党代会提出“一流实力、一流环境、一流人才、一流生活品质”的总要求,加快提升首位度和城市能级,奋力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努力把惠城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实力、环境、人才和生活品质的中心城区。
要站位高、实力强、品质优
一流中心城区必须有一流城区的内涵和特质,就城区而言,主要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站位高。站位高,首先表现在政治站位上。要站在时代高位、全局高度、价值高点来思考和谋划当前各项工作,主动融入全省“一核一带”发展格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站位高,也表现在胸怀全局上。要有开放包容的气量,坚持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将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和发展优势;要有广纳英才的肚量,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致力打造成为人才高地;要有主动担当的胆量,积极承接市职权下放,做到不埋怨、不争论、不计较,圆满完成职权下放各项工作。站位高,还表现在积极作为上。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社会治理、扶贫攻坚等事项;另一方面,要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突出做好指标考核、征地拆迁、土地收储等工作,以超强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体现担当作为。
二是实力强。经济总量不大,“钱袋子”不鼓,没有实力做支撑,说话就不够硬气。惠城要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所在,致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全面壮大经济体量,提升经济质量。积极搭建发展平台,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是品质优。既要全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让惠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又要加强社会治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国最高效、最安全、最干净的中心城区;更要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充分享受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
四方面绘就一流中心城区蓝图
建设一流中心城区,是在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全局目标下惠城应肩负的责任,更是惠城奋发图强、勇立潮头的奋斗目标。今后,惠城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奋力推进一流中心城区建设。
在实力跃升上,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落实各项减负降税政策,优先保障实体项目的供地需求。大胆谋划新平台,用一流标准在南部片区规划建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园。以高端高新高智为方向,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新业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一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翻身仗”。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等“双创”平台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指引,紧紧抓住深圳实施东进战略的契机,主动寻求与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的战略合作,大胆探索“惠城出地、合作开发、利益共享”的经济开发新模式,为惠城提升经济实力增添新动力。
在环境优化上,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强投资项目“一门式一网式”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一流的交通环境,支持配合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等项目建设,推进高铁-高速-国道-省道深度融合的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统筹考虑城市建筑布局、景观视廊、公共空间,营造舒适美观、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坚决守住惠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实施水、土壤、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加快建设一批绿道、绿廊、绿场、绿林,为惠城人民提供绿化、净化、美化的人居环境。
在人才聚集上,要敢于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建立完善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机制,向人才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户籍、学历、身份等限制,引进五湖四海的人才,欢迎各路英才来惠城创业安居。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向经济建设一线聚集,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坚持引才与育才相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深入实施“天鹅计划“海绵计划“高榜人才计划”,培养既懂专业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全社会营造尊贤重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让惠城成为天下英才向往的地方。
在生活品质提升上,坚持发展为民,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生活品质。大力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学需求。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切实抓好就业创业、医疗参保、扶贫救助等民生民心工作。探索建立“老有所养”制度,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挖掘惠城深厚人文底蕴,打造一批具有惠城特色的文化精品,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建立健全现代治理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妥善应对和解决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领域突出问题。深化“平安惠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沿东江八个镇街乡村振兴产业带,切实做到农业增产、农村增绿、农民增收,让城市有田园气息,让乡村有城市品质。采写:南都记者杨振华
如·何·建·设
落实在“干”字,巡视整改确保4月取得阶段性成果
建设一流中心城区蓝图已经绘就,要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抓住一个“干”字。要干成事,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思想、坚韧的意志、超强的执行力,以及燃烧的激情。惠城区要正风肃纪,强化执行,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执行力建设。抓好巡视整改。今年1月份,省委第九巡视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惠城坚决抓好整改落实,落实责任人员,明确整改措施,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在4月份取得阶段性成果。抓好机构改革和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武装起来,把党的基层干部动员起来。深化“强村固组”工程,重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廉政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明纪律规矩。要完善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抓好执行力建设,对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的干部,坚决追责问责。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容错纠错、激励保障各项机制,为敢想的人“鼓足劲”,为敢干的人“加满油”,为试错的人“卸包袱”,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惠城真正成为一片干事创业的乐土。
新闻推荐
惠城区召开全区工作推进会部署各项重点工作 全力以赴保稳定 心无旁骛抓发展
南方日报讯(记者/卢慧通讯员/陈美君周文媚)日前,惠城区召开全区工作推进会,传达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部署全区各项重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