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堆里的女人花和女人堆里的男绿叶

惠州日报 2019-03-08 08:57

王玉玲在维修内燃机车司机室仪表。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戴秀平很受学员喜欢。本报记者杨建业 摄

李雅诗(左)在田间和村民一起采摘菜心。本报记者马海菊 摄

石秀金(右)为村民解疑。本报记者张荟婷 摄

朱益鹏在教学中。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编者按

今日是妇女节。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职业中女性撑起“半边天”,甚至撑起“一片天”。在男性的“主战场”,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干得不比男人差。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开始涉足女性传统职业。今日,本报讲述几位男人堆里的“女人花”和女人堆里“男绿叶”的故事,向女性同胞们致敬。

1

王玉玲 90后女生检修火车技术一流

早上8点开完开工会,90后女生王玉玲换好工作服,提着工具箱来到仪表班组对“备品”进行诊断,按照当天的作业计划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只见她一丝不苟,仔细检测各种仪表备品,各类螺丝和扳手玩转起来不在话下,从容面对各种设备故障。她说:“作为一名机车电工,就是不做淑女做侠女,不爱红妆爱工装。”

勤学苦练成业务能手

众人皆知,铁路检修车间一线的工作以“苦、脏、累”为主要特点,沉重的工作让很多男同事都感到吃不消,而王玉玲作为一名女工却没有被艰苦的工作吓倒。相反,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学徒工到业务能手,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2014年,王玉玲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成为广铁集团龙川机务段一名机车电工。谈起第一次上机车检修的感受,王玉玲笑言:“刚开始一点感觉都找不到,更别说查找故障点了。”由于害怕把机车重要数据故障分析错,王玉玲从业初期常常感到压力大,好在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不够用,她就跟随师傅一头扎进机车中,白天跟着师傅学,按照机车工艺范围和检修标准,对机车系统部件反复进行检查,细心维修每一个零小部件,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同事,很快她掌握了机车检修方法和故障处理技能,在检修作业中多次发现隐患,成为一名优秀的机车电工能手。

班组里唯一的女生

王玉玲所在班组共有9名机车电工,她是唯一女生。很多时候,她要和其他男同事一起上车装表、卸表,这在体力上对她而言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刚入职时,由于经验不足,拿着各种工具检修时,体力不足,稍不注意,就会磕碰到机器设备,手脚到处是淤青。”王玉玲说,机车上作业环境受限,要查看各部件,她还要常常蹲、趴、甚至躺在地上才能检查到位,经常一天工作下来,她身上一身灰,从“白姑娘”变成了“灰姑娘”。

面对这般艰苦的工作环境,性格活泼的王玉玲也曾想过不干的念头。但如今,她早已经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变成了热爱。“我就想着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干一行爱一行,想到我检修的火车正在安全运行,我就感到自豪。”王玉玲说,机车电工这份工作也给她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

2

戴秀平 秀气女教练3年带出300学员

“女教练性格温和,不会开快车,教学也可以很专业!”昨日上午9时许,天空飘着小雨,虽然没有带学员出去练车,但戴秀平还是忙忙碌碌,闲不住。她一边烧水泡茶招呼远来的客人,一边总结提炼教学经验。

所带学员个个过关

今年40岁的戴秀平2016年3月拿到教练证,成为惠州市新明晖驾驶培训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专职教练,她也是新明晖集团旗下“学车无忧”驾培平台惠城区小金口九龙报名点的负责人。虽然“老板”、教练一肩挑,里里外外一个人,但斯文秀气的戴秀平却不甘人后,教学上毫不含糊。

“我带的学员个个过了关,仅拿到证的差不多就有300人。”日常教学中,戴秀平注重因材施教,学员们也很受用。一些比较自负的学员,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但关键时候喜欢“掉链子”,考试过不了关。如遇到这种情况,戴秀平很关注细节,抓住关键考点,盯着学员反复练。

面对一些反应慢的学员,经常理解不了考点,这让戴秀平感到很头痛。“车上和地下的角度不同,我就用手机拍下来给学员看。”戴秀平还通过文字、图样的方式,简单易懂地画出来教学。“还是理解不了的,我会用模拟车来演示。”戴秀平说。

靠努力赢得学员尊重

凭借细致和耐心,主动找戴秀平学车的人越来越多。从2016年开始带学员至今刚满3年,她带出的学员就有近300人,不少人还跟她成为了好朋友。“戴教练为人很细致,也很热心、负责任,我们都很信任她。”学员小杨说。

“我认为汽车教练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干这一行也是很辛苦。”戴秀平成为一名驾校专职教练并非偶然,之前因丈夫也是一名驾校教练,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会经常搭手帮忙,这样时间一久,她也考取了驾驶员教练证。近几年驾考改革,考试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戴秀平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她的勤奋与努力也赢得了学员的尊重和理解。

今年7月初学校放假,她的小孩一人跑去学校拿家庭作业。在带学员途中,她还担心孩子没人管,没想到学员海燕主动跑到学校,专门帮她照看孩子。原来,在前几天科目二考试返场途中,她与学员无意中聊起了这件事,海燕听后,记在了心里。“不管学员也好,还是我们公司这个大家庭也好,大家都会互相帮忙,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3

李雅诗 推动梁化蔬菜产业化

面容姣好、长发及肩、年轻时尚的李雅诗,是惠东伦信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伦信公司”)的总经理。在家乡的热土上深耕11年,身为知识女性的“农创二代”李雅诗,对农业情有独钟,对家乡饱含深情,在当地发展蔬菜标准化种植、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使蔬菜产业在当地形成了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让家乡越来越兴旺。

创新经营提升效益

大学毕业后,李雅诗先在广州做了一年多服装生意。2008年回到家乡梁化镇,给父亲当助手,接下父母打拼二十多年创下的基业。头两年,她边干边学,很快就熟悉了业务,接任公司总经理。走马上任后,开始了一轮创新经营,伦信公司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露天种植受阴雨、高温天气影响,在什么季节种什么菜,要靠天说了算,产量和质量都不能保证,不利于蔬菜生产产业化。为此,2012年李雅诗在梁化镇梁化屯村建起大棚种植基地,保证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

“农业要大幅提质增效,还得借助科技力量。”李雅诗说,伦信公司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在蔬菜品种和栽培技术上下功夫,先后引进、选育了10多个优质蔬菜新品种,经济效益都不错。“2017年研发、种植了大顶苦瓜新品,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比普通苦瓜更好,很受消费者欢迎,价格高出普通苦瓜六七倍。”

深加工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2016年,李雅诗在梁化镇新民村投资建设占地近4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在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拓展蔬菜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

带动乡亲一起致富

“我也是农民的女儿,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是我的创业宗旨。”李雅诗说,她和父亲一样,带动乡亲走上致富路,让家乡越来越兴旺,振兴乡村是她和父亲共同的目标。

伦信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农村妇女的意愿,按月用工、临时用工及承包种植等多种灵活用工,解决当地妇女就业创业需求。目前,约有150名当地妇女在伦信公司就业,人均年收入约3.3万元;参与伦信公司标准化种植的农户有850户,带动农户人均年收入22000元。

李雅诗带给贫困户的不单是在家门口打工的便利,还有致富的希望。在伦信公司的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月牙般的辣椒挂满枝头。贫困户李伟光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以前我一直用传统的种植方法,遇到一些病害不知道怎么处理,而且产量也不高。在伦信公司的带领下,我再也不担心病害怎么处理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伦信公司还会给我提供种子、技术辅导,帮我提高产量解决销路。”李伟说,目前他种植了8亩辣椒,一年增收9600元。

在帮助村民提高收益的同时,针对农村妇女普遍存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情况,李雅诗每年至少邀请合作伙伴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进行3次以上大型培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给农妇,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提高农户的素质。

4

石秀金 让鹊楼村旧貌换新颜

博罗县公庄镇鹊楼村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小村庄,当地曾经道路不平、房屋破旧、经济落后。但近年来,正悄然发生变化:道路硬底化,整洁干净;文化广场、篮球场、卫生站、公共服务中心建起来了,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

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她就是鹊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秀金。近年来,她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鼓了钱包美了家园兴了家乡。

多方筹资建起文化广场

“2014年1月,我当选为鹊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时我没有骄傲,只感到责任重大。”石秀金告诉记者,重担交到自己的肩上,怎样才能不负村民的信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呢?这成为她思考的首要问题。

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响应村民号召,在鹊楼村建造一个可供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关键问题是钱从哪里来?石秀金坦言,当时村里资金紧张,为了找钱绞尽脑汁,以致经常失眠。

“但是我一想到村民对我的信任,就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心想办法总比困难多。”石秀金说干就干,在物色好广场用地与确定好位置后,她就想办法找征地补偿款,四处奔波寻求村民、外出乡贤、当地企业家支持,终于实现了心愿。

此后,在文化广场周边安装路灯、为鹊楼小学建造宿舍、建设卫生服务站、完成东西灌渠改造工程的协调工作……上任后,石秀金带领村委班子,把村里的大事一件件推进、一步步落实。经过五年努力,村容村貌终于焕然一新。

找专家找平台帮村民种果

“在石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村几乎每家都开始种起了果树,靠着果树的收入,我们每年都能挣不少钱。”说到村里的新变化,村民张学云停下了手中的农活,对石秀金赞不绝口。

张学云说,石秀金上任以来,经常请懂得种果树的专家来村里开讲座,教村民如何施肥、浇水、除虫害,有了专家指导,果子的成活率提高了很多。“石主任还积极为我们联系新媒体平台,宣传枇杷等村里的特产,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自然也就高了。”

“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谈起今后的工作打算,石秀金如数家珍。

5

朱益鹏

新晋男瑜伽教练自信“男优势”

“盘腿坐好,意识集中到眉心间,放松身体,开始进入冥想。”3月6日早上,惠州市河南岸一家连锁健身房里的瑜伽室里挤满了会员。她们都是女性,而给她们上课的教练却是一位高大的男性,名叫朱益鹏。

入行只因热爱瑜伽运动

今年21岁的朱益鹏是去年进入健身行业的,做瑜伽教练不过三个月,但短短的时间他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朱益鹏说,他从小身体比较差,但自从进入健身行业做起理疗瑜伽教练后,通过练习瑜伽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心态、修为和涵养也提高不少。因为受益,朱益鹏想让身边更多的人加入进来。“通过自己慢慢去感染身边其他的人,拥有健康的身体,让大家通过学习瑜伽改善亚健康状态,缓解因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

“我刚开始带瑜伽课的时候常常会被会员私下议论,甚至还有会员拿我打趣,现在想想能够坚持下去也要需要很大的勇气。”朱益鹏笑着告诉记者,要不是因为热爱可能早就放弃了。

男教练教瑜伽有独特优势

“虽说女性柔韧性更好,但瑜伽体式中有很多都是力量型的动作,男教练来做的话会更好一些,可以让会员更加一目了然,方便学习。”朱益鹏告诉记者,男教练的声音会比较洪亮,在比较大型的瑜伽教室可以确保每位会员都能得到语言引导。

朱益鹏说,在他教瑜伽三个月的时间里,曾遇到过一个柔韧性比较差却很坚持的女学员。“记得有一次开肩开胯,她喘着粗气,明显费了很大力气。然后我就去帮她减小动作幅度,她却不肯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因为坚持不懈,她现在已经能下"一字马"了。”朱益鹏说,他刚学瑜伽时开胯的疼痛至今仍让他记忆深刻,几乎很少人会忍着疼痛完成,女学员的坚持也让他感动不已,也常常用她来鞭策自己继续进步。“我打算继续深造,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短评

“特殊”个体的特殊美

一些领域中“特殊”身影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完善的结果,如今这一趋势还在延续。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原本“特殊”的身影逐渐变得普通,正如多年前女公交车司机会聚焦众多目光,如今人们对大货车女司机也逐渐习以为常。“特殊”个体能够以属于自己的方式成就自我、奉献社会,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

尽管如此,一些岗位中优秀的“特殊”个体,仍然容易赢得额外点赞。毕竟,有的工作对体力、耐力均有较高要求,这对女性形成很大挑战;受世俗观念影响,有的工作(比如男产科医生)既要过得了自己那一关,又要让他人接受,日常工作难言轻松,长期扎根更谈何容易。所以,“特殊”个体表面上看与其他同行并无二致,实际上他们工作需要跨越的第一个门槛极有可能是性别界限,需要克服的困难可能难以估量,需要承受的压力或许远超想象。对于他们,大众的理解、体谅、支持、鼓励显得更加重要。

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无论哪一行业、任何岗位,要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尊重,仅凭身份、性别的“特殊”仍然远远不够。以过硬的专业本领精彩诠释岗位价值,以工匠精神在专业之路上走深走远,以良好态度服务大众,方能真正展示“特殊”个体的特殊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凌保康)

统筹 本报记者廖桂旭 马海菊

采写 本报记者张荟婷 骆国红 刘豪伟 马海菊

新闻推荐

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区在博罗分院挂牌

博罗县的急性心梗患者在本地就可接受三甲医院的救治。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南方日报讯(记者/廖钰娴)2月28日上午,作为博罗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