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即将运营 港籍在惠创业青年点赞《规划纲要》对港澳青年内地创业的支持

惠州日报 2019-02-22 08:44

2018年9月23日拍摄的香港西九龙站“一地两检”通关口。新华社发

香港、澳门与惠州都是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成员,惠州正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港籍青年在惠创业,他们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对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给予的大力支持纷纷点赞,认为支持力度很大,让人欢欣鼓舞。

《规划纲要》摘句

在大湾区为青年人提供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

完善区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有利于港澳居民特别是内地学校毕业的港澳学生在珠三角九市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扩宽港澳居民就业创业空间。

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积极推进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等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

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在装修

在《规划纲要》中,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被点名,让仲恺人兴奋了一把。“这说明我们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是很有前瞻性的。”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的筹建者、宝星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浴龙兴奋地说。早在2013年,他们就开始筹划建设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目前基地正在装修,今年五六月份就能正式运营。

谈到建立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的初衷,朱浴龙说:“香港青年人才多,但地方太小,人流密集,资源有限,内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就想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一个发展平台。”

朱浴龙认为,《规划纲要》的发布,从国家层面对整个大湾区进行规划,大湾区势必加快同城化、一体化,将有力促进香港青年到内地创业、就业。“赣深高铁将在仲恺高新区设站,到时候仲恺到香港不用1个小时。”朱浴龙说,这将大大增强惠州对香港青年的吸引力。

朱浴龙认为,要密切两地沟通交流,加快交通设施建设,进入一小时生活圈。

期待香港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更多更好

陈丽芳是香港籍在惠州创业的女青年。“想和闺蜜有个聊天的地儿”,于是她和两个闺蜜合伙开了“1017花田豆花”糖水店,至今她们在惠州已拥有7家连锁店。

谈到刚出台的《规划纲要》,陈丽芳很兴奋,对于像她一样的香港籍在惠创业人士而言可是期待满满。陈丽芳说,因为手持香港身份证,在内地生活工作其实还存在不少不便之处,希望能够加强通关便利化硬件建设,多多增加“E通道”,提高港籍人员通关查验智能化水平。优化完善粤港澳人员签注政策,降低申请赴港澳商务签注门槛、简化审核程序,还可以探索推行“回乡证”便利化改革。促进赴香港“一周一行”政策的弹性化,优化大湾区居民尤其是有特殊或紧急需求人士往来粤港澳的签注政策。

陈丽芳希望能够制定完善便利的香港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香港居民在内地公司注册、准入限制、税收等方面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陈丽芳还建议,港籍居民在内地就业、社保、医保、教育等方面可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

引入不同城市优势资源发展事业

“《规划纲要》的核心是以港澳广深作为核心,带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发展交流、互补协调、构成区域网。”惠州市光明同行公益服务发展中心创始人林国森既是一名社工也是一名音乐老师,近年来他一直在链接香港、广州、深圳资源,促进事业的发展。

在林国森的团队中,除了他自己从小在香港长大读书工作外,还有来自广州的资深社工、来自惠州的工商管理硕士。也正因为团队人员来自不同区域,他可以更好地引入不同城市的优势资源发展事业。今年,他计划邀请香港资深社工和音乐治疗师到惠州交流授课,让好的项目点子可以碰撞,产生更大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在惠州发展,林国森建议放宽港澳人士在内地注册公司的限制并简化手续,吸引更多人才,优化人才落地住房政策,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放宽港澳牌车辆进入大湾区城市的条件,减免手续流程及相关费用,这样才能更鼓励各城市之间更好互动。

统筹 本报记者李向英

采写 本报记者林丽娟 张荟婷 骆国红

新闻推荐

企业反映问题件件有落实有跟进 惠州市首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举行一个月来,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1月25日,惠州市首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包括莞惠城际轨道西湖站城市综合体项目问题在内,16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