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节后缺工量连续5年下降 招聘会信息显示:企业对技术和研发人员需求上升对普工需求下降

南方日报 2019-02-22 06:16

惠州市相关部门在春节后举办了多场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元宵节一过,春节算是过完了。随着企业复工,一些岗位又出现了季节性的缺工。当然,也有员工跳槽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在花边岭广场、富海人才及仲恺和惠阳等县区,都开展了大型的招聘活动。2月22日,仲恺还将举办一场120多家企业参加的招聘会,提供上万个岗位。

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显示,2019年的节后缺工人数约为3.5万人。记者了解到,惠州的春节后用工缺口,在2014年约为9万人,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万人。此后基本上每年递减,2015年为7万人,2016年为5万人,2017和2018年为4万人。惠州连续5年节后缺工量下降,有哪些原因?

南方日报记者刘光明宝

探因一

技术和研发人员比例逐步上升

花边岭广场是惠州经常举行户外招聘的地方,近日连续两天的招聘中,有500多家次企业都是8时许就来到现场。到9时30分左右,求职者渐渐多起来,但已没有了几年前人挤人的场面。

这些企业涉及电子信息、石化、机械制造、教育、房地产、新经济等领域,提供了管理、技术、普工等空缺岗位信息1万多个。总体来看,还是以制造业企业居多,这大致反映了惠州的产业结构。在用工结构上,惠州今年仍然保持了近几年以来的趋势,对普工的需求相对下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上升。

位于惠阳的胜宏科技是以线路板研发和生产为主的企业,招聘部门负责人王先生介绍,这次用工缺口在500人左右,其中普工为300人,技术人员100多人,其余为管理人员。虽然普工的比例最大,但从近几年公司的招聘来看,普工的比例其实在逐渐下降,技术人员的需求逐年上升。原因是公司近几年推进机器换人计划,自动化水平大为提高,普工的需求相对下降。去年,公司还引进了一批技术人员,并建成了新的研发大楼,可以说技术和研发人员越来越吃香。

在富海人才的招聘会上,亿纬锂能带来了1000多个岗位,其中技术人员几乎占了一半。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师余习龙介绍,经过几年来的智能制造转型,用工人数下降了七成,对技术和研发人员需求日益扩大。

除此以外,伯恩光学、旭硝子等制造类企业的用工也呈现类似的趋势。旭硝子招聘负责人称,即使是普工也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由于开工量足,只要工人条件合适,“有多少要多少”。

几个招聘会现场都出现了外地企业的身影,不过,它们也是以招技术人员为主。比如,东莞金銮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这次需要招聘100人以上,大部分是技术工种,如压铸机操作技工、研磨技工、拉砂技工等,也有产品开发工程师等研发岗位。由于东莞当地企业竞争激烈,该公司以往会去广州等地招人,今年除了广州还来了惠州,就是为了尽快招到员工。几名负责人见前来应聘的人不多,略有一点着急。

为了吸引求职者,一些企业则给出高薪诱惑。美弗莱机械设备(惠州)有限公司给电气工程师开出最高1万元的月薪,机械工程(设计)师的月薪最高达到1.5万元。入场的企业里面,开出万元以上月薪的并不少见。

探因二

工业技改改变用工结构

多场招聘会都反映出,企业对技术和研发人员的需求上升,对普工的需求相对下降。大部分企业在谈到原因时,都会提到这样几个词:自动化、技术改造、机器换人、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越来越高。置身于珠三角这样一个“中国制造”的大区域中,惠州也不可避免地加入了机器换人的热潮。

在汽车电子企业德赛西威二期项目洁净车间,大量生产设备占满了空间,只有极少数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的工人穿梭其中。负责人介绍,这里约有4000平方米,在作业状态下约有40名工人。如果是同样面积的传统车间,估计要300多名工人。据了解,早在2015年德赛西威就启动了相关项目,向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迈进。

在华阳集团、亿纬锂能、胜宏科技、九联科技等一大批惠州企业中,这样的计划近年来一直在稳步推进。

来自惠州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3年期间,惠州市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11.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达110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0.5%。与此同时,惠州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3年居全省第2位,工业结构也由轻型化逐步向适度重型化、高端化转变。

韩资企业仕达利恩(惠州)电子有限公司规划管理部总务科长王宁介绍,公司用工在2011年左右达到顶峰,约为1700人。由于近年来一直在推进自动化和机器换人,普工需求不断下降,技术和研发人员比例上升。如今,公司用工约为500—600人,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

工业技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从而降低了普工的比例。连带而来的是,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可见,技改的好处多多。为此,惠州市去年出台了《惠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此期间将引导超过1500家惠州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这样大规模的技改计划,在用工结构上产生的影响也将十分明显。

探因三

网络招聘分流部分求职人员

在招聘现场,一些求职者介绍,平时通过政府和企业、招聘中介等平台的网络也关注了不少招聘信息,参加现场招聘会只是求职的途径之一。

惠州市人社局局长朱向阳介绍,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该局在各类线上渠道也发布了招聘信息,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搭建沟通平台。因此,相当一部分用工需求通过这些渠道较快地解决了。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同样可以解决一些就业问题。惠州市人社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惠州市共建成13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包括仲恺高新区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孵化基地、广东惠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这些基地累计吸纳在孵企业1314家,带动就业1.07万人。同年,惠州使用就业创业专项资金4879万元,15.72万人次受益。

朱向阳认为,尽管节后用工缺口连年下降,这只说明普工的需求量相对减少了,但对技术和研发人员的需求其实是在增长的。因此,该局调查整理了企业急需的技术类用工目录,这将提供给相关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为其调整培训方向做参考。同时,惠州将根据本地的产业结构,加大力度培养相关技术人才。

另外,为落实国家、省、市新的就业扶持政策,惠州市根据有关规定在留足失业保险待遇支出所需资金后,从滚存的失业保险基金余额中提取9300万元用于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支出,以扶持劳动者创业。

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申请最高30万元、期限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由财政贴息。合伙经营或创办小企业,符合条件的可按每人最高30万元、贷款总额最高300万元、期限最长3年申请“捆绑性”贷款并由财政贴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最高为50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利率按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由财政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

观察眼

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惠州正在集中力量打造“2+1”产业集群,即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生命健康产业。从惠州2018年的经济数据来看,三次产业结构为4.3:53.1:42.6。由此看来,工业的分量不言而喻。

另外,惠州的节后缺工连续5年下降,这既反映了惠州工业企业正朝高质量发展转型,同时也抛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技术和研发人员需求不断上升,惠州能否满足这种需求?从实际情况来看,显然不能满足。

人才引进有时候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盲区,即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中等层次的人才。事实上,在企业研发生产环节中,位于最前端的创意和研发团队的确最关键,但他们的数量较少。更为庞大的队伍是位于生产线的各类技术人员,他们关系着产品质量能否达标。

在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这样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非常重要。少数创新团队可以引进,庞大的技术人员群体却不是一两天能引进或培养出来的,因而要做提前的布局。

惠州虽然缺乏高等院校,却拥有一批职校和技工院校,充分利用好这些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技术队伍。不可因院校层次不高,就忽视了它对惠州的重要性。需注意的是,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院校应结合产业前沿动态和本地产业结构,及时调整培养方向。

这样一来,通过职校和技工院校,可以为本地企业解决一部分技术人才需求。由于企业有大量普工,他们对相关工种本来就熟悉,可以从中培养出一部分技术工人。当然,这需要企业和政府推出长期的培养计划。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培养一支稳定的技术人才梯队,对惠州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意义重大。

新闻推荐

惠州市汽运总站新站改名最终还是顺应了民意 阅读背景

市汽车客运南站从去年10月启用至今,要求“改名”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东江舆情研究院惠州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