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幸福观 □辛文
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所从事的也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活,他教育孩子没有知识分子家庭那种循循善诱方式,也不像村里其他家长那样粗暴式打骂,他以自己的行为教育感染子女,他最常说的话就是“做好人,过上好生活”、“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勤奋”。
今年是父亲的百年诞辰,他老人家离开我们也有18个年头了,但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仿佛没曾离开过。父亲是2000年冬走完了他坎坷而又充满磨难的一生,享年八十有三。在我们村,80岁以上的长者算长寿老人。父亲无疾而终,按照村里人的说法,只有行善之人,才有这种待遇。父亲出生在惠州北部山区平陵墟边一个叫上车角的小村子,村子不大,只有300来人,全村都是李姓。小时候听父亲说过他的家世,他祖父生有4个儿子,他父亲(我的祖父)是长子,下面3个弟弟,但后来只有我祖父这房出了父亲和叔父两位男丁。他的父亲是在他19岁时去世,当时才68岁,没过几年,他的母亲(我的祖母)也撒手人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缺衣少吃是常态,而我们家的生活更是困窘。在我母亲患病去世后10多年的时间里,父亲既是爹又是娘。母亲1966年因病去世,当时由于家境困难,没有条件治疗,母亲在短暂的人生中,受尽了病痛的折磨。母亲去世留下3个幼小的孩子,我是老幺还不到3岁,至今我连母亲长得什么样都没印象。父亲能够养活我们兄妹3人实属不易。那时,生产队为了照顾我们家,安排父亲放牛,虽然每天只有8个工分,却能腾出一些时间料理家里的事务。无论父亲如何努力都无法解决温饱,为了挣到一元几角钱,父亲绞尽脑汁:在炎热的中午用竹龛在田边小水沟赶小鱼仔;在漆黑的夜晚用松油柴火在河边田间照鱼;在大雨过后的河边打虾;在席草生长的季节下河割席草;在寒冬里一边放牛一边在山坡上打柴割草……父亲吃苦受累,却不愿麻烦别人。他总是说,各人有各人的难处,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
父亲勤俭节约,生活俭朴,清贫一世。母亲病故后,好心人曾介绍给父亲续弦,但他怕我们受委屈,一直不同意。由于家里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我们家在村里是出名的超支户。粮食不够吃,常常吃了上顿无下顿,父亲经常为筹粮揪心。每年父亲都会把家里分的布票糖票,到家底殷实的人家换粮食。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父亲总想着我们。青黄不接的季节,三餐并作两餐,喝稀饭啃杂粮,有番薯饭吃已经是很好的了。父亲宁愿自己苦点累点都不让我们兄妹饿着、冻着。打我记事开始,父亲没有穿一件像样的衣服,常穿的是那种又硬又粗的土布(俗称坚固尼)做成的大裤头衣服。经常是晚上洗,白天穿,洗得发白。这种衣服最大的好处就是耐穿,但缝补起来却费劲。堂姐新兰经常为他补衣服扎断缝衣针或扎伤手指尖。每年春节,对父亲来说是个难关。为了让我们兄妹3人在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他想方设法将卖柴草积攒的钱给我们做新衣服。我们家过年的食物奇缺,别人是烫鸡杀鱼,父亲却为赊年货发愁。记得有一年是靠父亲卖了3担木柴才买回年货…生活虽然艰辛,但父亲没有悲观、没有抱怨。
大哥16岁初中毕业,为了挣到工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犁田耙田挖渠、筑山塘修水利,样样都做。好在有大哥这壮劳力,家里不久便摘去多年的超支户的帽子,还清了拖欠生产队多年的300多元超支款。由于大哥吃苦耐劳,为人做事有主见,村里推举他当生产队长。在那个时代,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当队长,是非常了不起的。直到现在,村里人还会提起当年往事。后来,大哥入伍参军到了广西桂林,一干就是20多年。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分田到户后,家里的生活才真正好起来,那时我还读高中,好在姐姐嫁在邻村,家里的农活靠她帮助打理。我工作成家后,家里的责任田也逐渐归还给村里,从此父亲也渐渐放下农事。
父亲名叫桂方,附近村里的人和圩镇的街坊都叫他“方伯”。他没有什么文化,只是断断续续在学堂(私塾)读过两年书,但能阅读书报,会打算盘,而且算盘拨得好,在村里也算是个粗通文墨的人了。父亲做事公道人缘好,但凡村里的事,大家都愿意找他拿主意,甚至买卖点农副产品也要他用算盘算一下。父亲虽然是个农民,没有高深的知识,但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却简单明了,最常说的就是“脚踏实地做好人,勤劳才会改变生存环境”。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年纪渐渐大了,牵挂孩子们的情结也慢慢变重了。大哥每次写信回家,父亲都告诉他:“家里很好,在部队好好干。”记得1979年初的西南边陲保卫战,父亲更是寝食难安,那时资讯不发达,了解的信息有限,一份报纸父亲看了又看。保卫战结束了,每每听到谁的孩子从部队来信了,父亲都前去打听。1998年解放军在长江抗洪救灾,但凡电视报纸有关这方面的报道,父亲都不错过。他一直牵挂远方的孩子……父亲年轻时几乎没有出过远门,新中国成立前赶牛走路去过广州算是最远的了,后来还到惠阳平潭修过机场。直到他70岁时才有机会坐上火车到桂林的大儿子家小住了半年。
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教诲常在耳边回响。父亲常说,“幸福是靠勤劳得来的”,“做人不要抱怨要心存感恩”。他以最朴素的农民情怀教育我们。如今,父亲的这些观念一直陪伴我们前行并在晚辈中传承。
感谢父亲在艰难中将我们兄妹抚养成人,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
新闻推荐
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审查座谈会上,人大代表关注民生热点问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支持应更精准有力
两个多小时、22位省人大代表发言、82条审查意见……29日,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审查座谈会上,省人大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