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好项目欢迎到惠州来” 惠州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李贻伟刘吉答记者问

惠州日报 2019-01-30 08:44

本报广州专电 (特派记者袁 畅 邱若蓉)“一流城市”包括哪些内涵?惠州如何进一步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如何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昨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惠州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等省人大代表分别接受中央、省、市有关媒体提问,积极回应媒体和社会对惠州发展的关心、关切,希望媒体进一步宣传惠州、推介惠州。

公式 国内一流城市

一流城市要具备一流实力、环境、人才和生活品质

记者:省委赋予惠州新使命、新任务,要求惠州以新担当新作为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这一目标让人期待。请问“一流城市”包括哪些内涵,惠州将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

李贻伟:改革开放40年来,惠州周边广州、深圳等城市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让惠州有了学习借鉴的榜样和目标。更重要的是,惠州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人文环境和发展条件,具备了跻身一流的“天时、地利、人和”。

一流城市不等同于一线城市,不是单纯地指大的概念,大未必是一流,而是重在质量,做出特色做到极致。为此,我们提出,一流城市必须具备一流的实力、创造一流的环境、聚集一流的人才、拥有一流的生活品质。比如,我们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就要学习香港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品质生活,学习深圳一流的产业基础,学习广州一流的城市品位和文化积淀。惠州要在继续保持现有的山水环境和自然条件下,把普通做成特色,把特色做到极致,在我们自己的优势领域做到一流。

新一轮改革开放再出发,惠州将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充分点燃全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坚持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路子,最核心的就是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敢想敢干、有胆有识。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提速,大踏步赶上时代、跻身一流,全力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惠州的贡献和担当。

公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学习先进城市经验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

记者: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惠州如何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李贻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我们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大湾区建设中各项任务和工作,同时我们也正在思考谋划如何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我们将加强与港澳的沟通联系,进一步了解香港、澳门的需求点,结合惠州发展的实际,加强对接,寻找推动双方共同发展的结合点,实现互利共赢,努力为大湾区建设作出惠州贡献。

同时,在大湾区建设中,惠州将抱着学习的态度参与融合发展。港澳地区发展得早,更加成熟,国际化水平高,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效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都有很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将充分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主动向港澳学习,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公式 万亿级产业集群

争取5年内产值达5000亿元

记者: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推动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加快落地。目前,惠州正在推进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中海油/壳牌三期等多个重大石化项目。请问,惠州如何进一步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

刘吉:惠州市党代会和市“两会”相继召开,明确提出集中力量打造“2+1”产业集群,推动惠州产业迈上中高端。其中,一个目标是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我们争取5年内产值达5000亿元,10年内突破1万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一是推动龙头项目落地。积极推进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投资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等龙头项目,充分发挥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吸引包括北欧化工、LG化学等石化行业顶尖企业落户,支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二是延长产业链。发挥“隔墙供应”优势,大力引进中下游项目,着力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中下游产业,加快建设海上风电、LNG接收站等项目,谋划建设天然气电厂、大湾区数据中心等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三是拓展发展空间。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与大亚湾石化区形成联动发展。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依托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和有关研发机构,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形成石化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公式 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新增用地指标5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

记者:近日,惠州开通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请问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惠州将采取哪些举措?

刘吉:最近,惠州市修订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惠十条”,新出台了“民营经济十条”。全市所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均在两个“十条”中,包括“直通车”做法。接下来,我们将抓好这两个“十条”的落实,定期组织开展减税降费工作督导。为鼓励工业项目落地,从2019年起,新设立的工业企业自项目投产年度起连续5年市级税收留成部分划转企业所在县(区)财政,充分调动各县(区)发展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着力破解企业用地难,去年全市新增用地指标的71.3%用于工业项目,今年继续强化工业项目用地保障,保持新增用地指标5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实实在在把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李贻伟:惠州正在进一步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我们也希望广大新闻界的朋友帮我们多推荐宣传,只要是好项目、只要是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在惠州都能得到好的发展,欢迎各类企业带好项目到惠州来投资发展。

公式 中医药产业

全力打造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

记者: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启动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惠州提出力争成为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想问一下惠州的基层代表,对此有何想法和建议?

省人大代表、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联总监何玉兰:我是一名来自中医药生产企业的基层代表,我认为惠州要全力打造成为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建议将惠州打造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从省的层面加以推动落实,助推全省建设中医药强省。

新闻推荐

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在惠聚集 省政协委员支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两会”一向是智慧碰撞的“平台”。今年省“两会”期间,本报记者专访部分在惠州工作生活的省政协委员,了解他们为惠州建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