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与历代状元的缘分 □吴早先
王维
施肩吾
文天祥
罗洪先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所录取的第一名进士的通称。明清时,殿试分三甲放榜,分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一甲三名,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在古代,能考上进士的都是凤毛麟角,更不用说考中进士的第一名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尊奉的信条,而大魁天下,高中头名状元,则更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和最高追求目标。
惠州罗浮山是岭南第一山,号称“粤岳”,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掌故,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前来探访,即使不能亲到山中,也要梦游一番。梳理罗浮山游历名人史,我们发现从唐代到清代,有好几位状元与我们的罗浮山有关。
王维 作品曾记载发生在罗浮山的一件事情
第一位是唐代开元九年的状元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曾任太乐丞。精于诗文书画音律,苏轼言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有“诗佛”之称。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的《贺古乐器表》中记载了发生在罗浮山的一件怪事:罗浮山村民看见五头野猪,顺着足迹驱赶,进入石室中不见踪影,只看见石物五枚,“取以扣之,音律相和”,准备进献朝廷。这大概是罗浮道士申太芝的捏造,真实的情况可能是有人在罗浮山下挖出了五枚石磬(这是完全可能的,几十年前考古工作者还在罗浮山下的石湾、龙溪等地挖出了编钟等春秋时期乐器),然后编造出了一个神话故事。
张又新
天下五罗浮,都是一家亲
第二位是唐宪宗元和年间连中三个第一的“张三头”张又新。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人,中状元那一年是元和九年(814)。他写过一首《罗浮山》:江北重峦积翠浓,绮霞遥映碧芙蓉。不知末后沧溟上,减却瀛洲第几峰。
有人认为这首诗中的描绘的罗浮山从地理位置的描述来看不是惠州的罗浮山而是浙江温州的罗浮山,这就难以考究了,因为这位张状元的生卒经历不详,谁说他一定没有来过岭南呢?谁说他写诗的时候不可以想象呢?即使写的是温州罗浮山,天下五罗浮,都是一家亲,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渊源。这么说来,张状元肯定是和罗浮山有缘了。
施肩吾
与罗浮道士轩辕集等多有交往
第三位是唐代元和十五年(820)的状元施肩吾。施肩吾(780—861),字希圣,号东斋,杭州人,著名诗人、道教学者,与当时在长安的罗浮道士轩辕集等多有交往。唐武宗好神仙之术,罗浮道士邓元起、轩辕集被召进京。唐宣宗即位,诛杀道士赵归真、邓元起,轩辕集则被驱逐回罗浮山。大中十一年唐宣宗复征召轩辕集至长安,问以长生之术。信奉道教的施状元当然在情感上和罗浮道士很亲近,时有诗歌相赠,如他写过一首《春霁》: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
听了罗浮道士的描述,他一定很向往罗浮山,一定会像李白、杜甫、刘禹锡那样在梦中神游一番。
文天祥
诗文中一提到岭南就会联想起罗浮
第四位是宋代赫赫有名的文天祥,他是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的状元,虽没有时间上罗浮山游览,但曾带兵到过罗浮山周围一带,他的亲弟弟文璧曾任惠州知府,想来他对罗浮山不陌生。在他的诗文中每每有关于罗浮的诗句,如《集句驻惠境第七十一》:
朱凤日威垂,罗浮展衰步。北风吹蒹葭,送此齿发暮。
其中的“罗浮展衰步”正是诗圣杜甫当年畅想罗浮山的名句。他在诗文中一提到岭南就会联想起罗浮,如《题张景召簿尉梅墅并饯入南》:唤醒三影燕支魂,一枝半树专黄昏。江南暗香郁不住,霜风吹入罗浮村。疏枝不入辋川画,暗香不到东山棋。云阶一枕梨花梦,参横月落无人知。其中暗用了《龙城录》中“罗浮美人”“罗浮梅”的典故,也可以看出他的罗浮情怀。
罗洪先
与罗浮人物湛若水、叶春及等多有交往
第五位是明代嘉靖八年状元罗洪先。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 江西吉水人,著名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在理学方面,属江右王门学派,曾师事王门学者黄宏纲、何廷仁,研究王守仁“致知”之旨。所著《念庵集》入《四库全书》,另有《广舆图》等传世。他与罗浮人物湛若水、叶春及等多有交往,今罗浮山九天观后石洞山房遗址石壁上刻有其诗二首,第一首开头说:“君向罗浮住,罗浮深若何?”,第二首开头说:“罗浮山下白云深,一室萧萧几岁阴?”都是以罗浮起笔,设问见情,可见他对罗浮山的钦慕和向往。他以不能亲至罗浮为遗憾,“罗浮矗立南海上,几千万丈。由铁桥至飞云,几千万层。若住梅花村下,亦不为不胜,第无缘尽罗浮之奇耳。”(《寄叶綗斋》)
庄有恭
曾为罗浮山明月寺题联
第六位是乾隆四年被钦点为状元的庄有恭。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广东番禺人,祖籍福建晋江。幼而颖异,十三岁通五经,乾隆四年(1739)中状元后仕途通达,官至江苏巡抚。其祖父曾在博罗任职,葬于小罗浮之鸡公坑,近于罗浮资福寺,资福寺之楹联及“天在山中”“资福古寺”二匾额皆出自其手笔,他还曾为罗浮山明月寺题联“水流花放观天趣,鱼跃鸢飞长道心”。
第七位是乾隆十三年(1748)状元梁国治。梁国治(1723-1786),字阶平,号瑶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状元后由翰林院修撰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曾充任《四库全书》副总裁。乾隆二十二年(1757)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曾游罗浮山,写有《罗浮歌》诗册一卷,今天仍完整保存,堪称诗歌与书法结合的精品。
吴鸿
任广东学政期间曾游罗浮山
第八位是乾隆十六年(1751)状元吴鸿。吴鸿(1725—1763),字颉云,号云岩,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中状元后即授翰林院修撰,后任广西乡试主考官、顺天乡试同考官、湖南乡试主考官、侍读学士。乾隆二十二年以翰林侍读出任广东学政,乾隆二十八年回京,误食河鲀中毒身亡,英年早逝,朝野惜之。任广东学政期间曾游罗浮山,与友人诗文唱和,民国本《博罗县志》称有碑文记述了这件事。
陈伯陶
自称罗浮人,差点成状元
还有一位值得一提,他就是差一点成了状元的陈伯陶。陈伯陶(1854—1933),罗浮道士陈铭圭之子,字子砺,号象华,晚号九龙真逸,广东东莞人,常常自称罗浮人。他少时曾刻苦攻读于罗浮山的酥醪别院,中进士后一路擢升,官至江宁布政使。宣统二年弃官归里,以清朝遗老自居,后避居于香港九龙,潜心著述。著有《瓜庐诗乘》《东莞遗民录》《罗浮志补》等,晚年将毕生藏书捐置于罗浮山酥醪观中,设“道同图书馆”,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古籍文献。他自幼聪慧异常,天资过人,当时的岭南著名学者陈澧十分看好他,认为广东又将会出状元了,以对联“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赠给他,勉励他为家乡广东争光。光绪十八年(1892)殿试时陈伯陶中了探花,也就是第三名,这已经和第一名的状元很接近了。
新闻推荐
博罗福田油菜花海。南都讯黄灿灿的油菜花海、让人垂涎欲滴的葡萄……时下走进博罗县福田镇,不仅可以享受美丽的花海,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