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区停车难题咋破解 加强停车项目规划审批;发展智慧停车盘活资源

惠州日报 2019-01-22 08:35

车位不够,一些车占用了公共通道进出口。本报记者骆国红 摄

▲立体停车在惠州市已出现。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剧增,停车难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还成为掣肘城市发展的顽疾。如何破解停车难,成为城市管理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也是每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在惠州市,停车到底有多难?有关部门都做过哪些努力?是否已经有了良方?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走访

车多位少,市民感慨停车要“抢”位

对于停车难,家住市区南坛惠沙堤一路明辉楼的张小姐感受颇深。她告诉记者,由于小区停车位不足,很多业主只能将车停在马路边,“路边的车位也远远不够,找个位要么靠抢要么靠运气。”

日前,记者走访看到,惠沙堤一路两边都停满了车,找个车位得绕好几圈。住在滨江苑的张先生说,划了停车框的位置跟玩“抢车位”的游戏一样,一位难求;没划框的地方,车辆都是“见缝插针”。

家住下埔龙珠楼的郭先生说到停车难,形容“停车难于上青天”。他告诉记者,该小区建于2000年前,当时没建停车场,如今停车成为居民的一种痛。

车多位少之外,部分市民文明意识不强、守法意识淡薄,更是让停车难上加难。住麦地丽园雅苑的汤先生说,路边很多公共停车位被附近商家霸占,“有一次我把车停在小区一家沐足店门口,被保安催赶,我坚持要停,结果第二天发现自己的车被人喷了油漆。”回忆起这事,汤先生既气愤又无奈。

探因

停车场地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城市出现这块“心头病”,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汽车保有量增长迅猛,停车供需矛盾突出,是引发停车难的直接原因。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达119万辆。而全市配置停车位24.6万个,公共停车位不到4万个。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停车难问题备受市民诟病。

停车场地不足、历史欠账较多,也是导致停车难的关键原因。眼下,城市停车设施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原有城市规划中,停车设施的设置并不完善。

记者在麦地、南坛、东平等多个片区走访发现,许多老旧小区在规划建设时,对车库和停车位稍欠考虑。如明辉楼,2000年前后规划建设,共有180户,车位却只有80多个,远不能满足住户停车的需求。

“老小区车位不足属于硬件问题,我们也想多点车位,但根本没空地可用。”明辉楼小区物管徐经理说,小区停车难,作为物管也无能为力。

对于停车难的成因,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总结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惠州市在停车设施用地审批、项目报建、征地拆迁、资质审核、收费定价等方面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停车设施的供应滞后于停车需求,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三是现有停车场建设主体单位众多,现有停车设施管理散乱,未能做到有效的停车诱导,信息共享,公共停车场经营效益较差、周转率较低;四是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较为普遍,停放秩序管理有待加强,缺乏明确的管理权责,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和交通事故。

建议

共享车位缓解城市停车难

惠城中心区停车难问题引起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重视。市人大代表邓苑萍建议加大城市空间利用,建立楼宇式的停车库和智慧型的地下停车场。“建议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在夜间向附近居民开放。”市政协委员刘伟琳建议。市政协委员李欣彦建议,政府鼓励企业对现有的停车位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采用共享停车模式,既可实现无人值守、线上寻找车位、线上管理等智慧停车管理的举措,为市民停车提供便利,又能够成功盘活城市的车位资源,实现精准高效共享。还有人大代表认为,在增设公共停车位的基础上,加强道路停车收费管理,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明辉楼小区居民张小姐提出,原惠州造船厂闲置多年,一直未改造,相关部门可将造船厂车间建筑改造为停车场,方便周边小区居民停车。市住建局建议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缓解停车难问题;出台鼓励公共停车场建设和运营的相关政策;实施收费差异化政策,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时段的公共停车采取差异化的收费标准;促进停车行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要解决小区停车难,首先要充分挖掘老旧小区内部潜力。”惠州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曹仓说,在老小区原有车位基础上,重新划线合理规划车位,增加停车位数量;通过组织召开小区业主大会,商讨并解决合理利用小区空置地或平衡绿化用地与车位的关系等问题。“建设立体停车场,将平面车位发展成立体车库,也是解决停车难的突破口之一。”

措施

今年推进1.6万个公共停车位智能化管理

针对停车难问题,惠州市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该项工作的解决方案。

市住建局回应,为保障城市动静态交通平衡发展,该局组织编制了《惠州市区(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布点规划》,已于2015年通过市政府审批。规划近期新建公共停车场30处,增加公共停车泊位约7177个。至2030年,惠城中心区范围内规划新增路外公共停车场共178处,提供约2.94万个公共停车泊位。

另外,市住建局正在组织编制《惠州市区西湖周边地区停车场规划》,已完成规划草案。拟建设以外围集散停车场为主导、西湖接驳专线为纽带、内部配套停车场为补充、智慧停车为辅助的景区交通服务体系。一方面,在西湖周边主要对外方向的交通干道附近,规划建设7处集散停车场(包括东平停车场、飞鹅岭公园停车场、高榜山停车场、小新村停车场、植物园二期停车场、西站广场停车场等),总停车能力(含现状)约3470个小车位、250个大车位。另一方面,利用现状停车场改扩建、公园景点立体空间开发、大型公共设施配套、城市更新配套等多种途径,充分挖掘停车空间潜力,规划新增约12处内部配套停车场,新增约4460个小车位、约75个大车位。在上述总共19处停车场中,近期将规划建设13处停车场,新增约4600个小车位、270个大车位,开通2~3条西湖接驳专线。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重大公共设施建设中,市住建局将公共停车设施的配建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进行统筹考虑。如在莞惠城际轨道龙丰站、西湖东站、云山站和小金口站的建设过程中,结合交通组织和停车需求,在各站点均增设了公共停车场(库)。在河涌综合整治工程中,结合两岸用地情况,适当增设公共停车泊位,其中金山河和青年河共建设约790个公共停车泊位;正在建设的望江沥、洛塘渠和大湖溪沥共新增约1000个公共停车泊位。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住建局将开展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加快停车设施项目规划审批工作。下一步,根据惠州市小汽车交通发展实际情况,市住建局将牵头每隔3~5年适时启动市区公共停车场规划修编工作,会同市相关单位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加快停车场项目落地。

《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今年要推进1.6万个公共停车位智能化管理,开工建设5座以上公共智能停车楼,鼓励开放共享私有停车位,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

他山之石

■深圳补贴建设立体车库

深圳出台《深圳市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0年),明确至2020年,打造6个“互联网 ”智慧停车信息化项目,率先构建全国首个城市级智慧停车云平台,推进存量停车场智慧停车技术验证及接入标准试点,逐步铺开全市公共停车场智慧化改造工作。

同时,深圳市还出台《深圳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鼓励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明确立体车库可按特种设备报建,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建立体车库可获政府补贴。

■多地鼓励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

记者了解到,国内武汉、太原、苏州、济南、昆明等多个城市都鼓励具备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可结合实际选择全天开放、夜间开放或特定时间开放3种模式,盘活存量停车资源。

化解“停车难”要有前瞻眼光发展思维

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渐成为难题,特别是原先没有成规模建设停车场的旧城区、老小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停车难问题,惠州市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公共停车场,直击民生痛点,这一务实举措值得点赞。需要指出的是,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历史欠账颇多,解决绝非易事,特别是旧城区、老小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紧缺,要新建停车场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解决停车难问题非下大决心、大力度不可。

相关规划让人们充满期待,但最终成效如何,仍取决于对现有土地、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取决于对停车场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是否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因此,解决停车难问题需要决策部门集思广益,广大市民共同出力,协作推动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让有关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需要瞄准当前停车场新理念、新技术,避免“未建成已落后”;需要加强“软件”建设,促进停车位科学管理,通过使用规则、定价等方式促进停车位的高效利用。总之,以前瞻眼光、发展思维促进软硬件环境建设,让两者兼优,才能赢得主动。(凌保康)

统筹 本报记者廖桂旭

采写 本报记者黄晓娜 骆国红 侯县军 李向英

新闻推荐

惠州市迎春网球赛收官

经过两日的激烈角逐,2019“富士通将军空调杯”惠州市第十届迎春网球比赛昨日在惠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网球中心落下帷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