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闯”成为惠州特质 改革开放再出发争创一流城市

南方日报 2019-01-11 06:20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惠州设地级市30周年。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惠州多年来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然而,相比周边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惠州在改革、开放、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升之处。2018年7月的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缺少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敢为人先、担当进取的精气神不够,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惠州如何传承老一辈改革开放先行者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与胆略,如何发扬“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如何点燃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推动改革开放“二次创业”?如何扫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对标先进找差距才能跻身领跑者

赵连卿

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飞跃,给惠州人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少惠州人产生了改革懈怠情绪,开始安于现状,面对改革深水区,缺少应有的忧患意识和改革意识,拼劲和干劲都不足。如果这样,显然不是当前改革的应有态度和姿态。

面对汹涌澎湃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惠州应总结过去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自己发展存在的不足,激发全体市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弘扬惠州“岭东雄郡”雄武气魄,为全省改革开放创造惠州经验、做出惠州贡献。

同时,惠州应对标上海、深圳、广州等先进地区,找不足、比差距,积极借鉴它们的先进经验,结合惠州实际,助力惠州改革开放进程,大踏步追赶改革先行区,才能在全省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并跻身全省改革开放领跑者方阵。改革开放再出发,惠州应勇于打破阻碍改革的枷锁和体制机制藩篱,凝聚更多改革的力量,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争创一流城市要放眼全球

齐振松

惠州要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不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

城镇化建设发展离不开低碳化的绿色工业。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在今后几十年将更替或更新大部分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惠州可以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加速发力。

同时,惠州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交通和社区服务设施。温哥华利用公交系统和社区服务设施,避免城市无序蔓延。在交通方面,温哥华通过大力推广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市民改变出行方式,降低对私家车的依赖,交通通行优先次序为步行、自行车、公交系统、货物交通,最后是私人汽车。在社区建设方面,温哥华坚持为社区提供更多服务设施和工作机会,使居民的工作、生活与娱乐无需长途出行,并通过设施完善的社区建设实现区域增长。惠州的城市建设可以考虑参考借鉴相关经验。

敢为天下先需容错纠错兜底

许兵

改革开放走过的40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40年,惠州推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改革品牌。今天,改革开放再出发,惠州要发扬“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拿出一股劲儿、一种精神,“杀出一条血路”。在敢为天下先的过程中,党员干部有可能犯错,必须用容错纠错为干部兜底,让有为者敢为,为“担当者”担当,不能让干部流汗又流泪。

改革开放不是因循守旧,做事的肯定要比不做事的容易犯错。容错纠错兜底,让改革开放干部吃下“定心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营造出积极宽松的干事环境,解决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人员的后顾之忧。容错纠错鼓劲,提高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专业能力,为敢为者加油鼓劲,勇当新时代弄潮儿。

当然,容错纠错不是一个“筐”,所有的错误都能往里装。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同时,要完善配套规定作支撑,如容错的底线是什么,允许犯错到哪种程度,在犯错前是否收集过意见建议等。

用保护激励机制为进取担当护航

邱镇尧

改革开放40年,惠州取得很大成就,但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前些年惠州这种改革开放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甚至不如一些原来较落后的地区,主要是在约束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问责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一些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从害怕被问责到为官不为,千方百计把只要干事就可能犯错的机会留给别人,别说敢为天下先,能够按部就班已不错了。

要重新唤起敢为天下先、敢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必须让保护干部敢闯敢试积极性与激励担当机制真正落地。在这方面,惠州须将鼓励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激励机制落到实处。

尽管鼓励敢于改革勇于担当的用人机制早已有之,但在干部提拔任用中这个机制远未发挥出来。同时,须在考核中加大对敢为人先的奖励力度,在工资升级、年度绩效考核中重点倾斜,让敢于改革、敢想敢干的人得到更多实惠和好处。毕竟,敢为人先需要承担较大风险,理应得到更多的风险补偿。只要这个导向树立起来,甚至典型都树立起来,就会激励更多干部有样学样,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加快推进突破瓶颈的发展氛围就会逐渐形成。

打破思想枷锁轻装上阵

童其君

过去40年,从默默无闻的农业边陲之地,到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世界级湾区城市群建设重要一员,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惠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实现历史性跨越。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艰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惠州发展的不二选择。“改”就是改掉不合理,改正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革”就是革掉“坏东西”,“革”自己的“命”。要以惠州担当、惠州作为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迈向深入。

惠州的当务之急是思想必须解放出来,思路转换必须弯道超车,必须改变比别人慢半拍甚至慢几拍的思维定势。只有在改革开放中真解放思想、敢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切实实打破思想枷锁、甩开思想包袱,干部才能轻装上阵,发展才能走向更好。

让“敢闯敢干”成为惠州特质王国能

惠州应当怎样做才能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争创国内一流城市呢?应当发扬“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敢想、敢闯,让“闯”成为惠州的特质,摆脱亦步亦趋,从而“杀出一条血路”。

常言道,爱拼才会赢。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已占得先机,惠州唯有拿出“闯”的勇气和“拼”的干劲,才能找到最适合惠州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开拓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先占领经济发展新高地。

闯也不能瞎闯或乱闯,要以有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进一步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敢闯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党员干部和群众既是改革成果的获得者,也是深化改革的实践者,要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形成闯的合力。

“以运兴市”带动产业升级

刘云海

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惠州正逐渐建设成为区域枢纽,特别随着广汕高铁、赣深高铁两条高铁的建设,惠州未来与广州、深圳有望开启“30分钟生活圈”。这样的前景给惠州带来的机遇无法估量,惠州应当通过大力推进“以运兴市”,带动更多产业经济乘势前进,从而让惠州更好地看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看惠州。

首先,应当借力交通利好丰富沿线旅游。惠州的旅游产业基础较好,加速融入广州、深圳乃至香港的交通圈后,更大的旅游前景将呈现。惠州不妨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沿线旅游,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旅游路线和产业,在做足环保措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让沿线旅游大放异彩。

其次,应当合力发展沿线经济。有交通的地方就有产业,更何况是集高铁、城际等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区域枢纽地带,惠州沿线产业应当借助枢纽的东风,积极推进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发展,从而迎来沿线产业经济的春天。

此外,应当全力提升惠州的整体发展实力。惠州经济将迎来空前的大机遇,如果做足文章,不只是交通、运输得到发展,与高铁、城轨相关甚至沾边的经济发展都有望得到助力,“以运兴市”将不再只是梦想。

打好人才攻坚战集聚发展新动能

马全和

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惠州接下来如何发展?纲举目张,“纲”就是人才。随着竞争全球化,人才越来越明显地走在经济的前台,惠州需要继续高举改革之剑。

在用人方面,要牢固树立“有用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坚决革除重资历轻实践、重影响轻业绩的观念,唯贤是用、公平竞争。尤其是要扫清不利于人才发展的种种无形壁垒,净化人才成长的土壤,打通人才成长的通道。

在分配方面,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同时并重的原则,纠正分配观,倾斜发展、倾斜贡献、倾斜人才,谁能耐谁受益、能耐越大受益越多,收入与成绩成正比例的增长,不断扩大人才获益的机会,为人才的成长施足“肥料”,激励人才成长的速度。

统筹:周欢投稿邮箱:nfrbhzgc@126.com

新闻推荐

惠州市政协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议14日召开 黄雁行主持召开市政协十二届二十次主席会议

本报讯(记者周觅)昨日下午,市政协主席黄雁行主持召开市政协十二届二十次主席会议。会议决定,市政协十二届十一次常委会议于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