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综合高中在惠州高中学校培养能力评估中名列全市第一 因材施教挖潜能 倾心耕耘得丰收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秀教练员王立新(站立者)在辅导学生。
惠州综合高中的小班制围坐式课堂。
“2018年高考应届考生优先上线完成率和二本上线完成率名列全市首位。”日前,在惠州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惠州市2018年高中学校培养能力评价方案》中,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惠州综合高中”)凭借以上成绩在全市高中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市培养能力最强的中学。
鲜为人知的是,3年前,该校2018届学生的入学成绩不容乐观:“拔尖学生欠缺、高分段人数少、低分段人数多、中间生源断档严重。”日前,惠州综合高中副校长刘忠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入校成绩的本科潜力生也就200人左右,而3年后上线人数达到458人,当时计划力争实现两人超过600分,最终实现4人,众多考生考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培养能力。”
完成率意义何在?精准反映学校培养能力
曾几何时,判断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人们最关注升学率,特别是重本率经常被家长用来衡量学校的培养水平。评价方案中的“完成率”指什么?
其实,“完成率”更能体现高中学校的培养能力,含金量成色更足。业界有个形象的说法,两所学校同一年都有400名学生考上本科,看起来水平一样,其实,3年前,A学校的本科生源只有200人,而B学校的是500人,也就是A学校的完成率是200%,B学校的是80%。经过“完成率”这一指标的对比,两所学校培养能力被直观显现出来。可见,与升学率相比,完成率是“按入口看出口”,一所培养能力强的学校不是“量入为出”,而是“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标准也需要刷新。在此背景下,“完成率”顺势而生。这个评价标准,有助于教育部门准确掌握各个学校的育人能力,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策略和手段,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与教学方案,这既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广大市民特别是学生家长翘首以待的效果。
培养能力体现在哪?众多学生实现高考逆袭
惠州综合高中的培养能力具体有哪些表现?刘忠拿出几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加以说明,“今年高考全校第一的杨国兴,入学时的中考成绩只比惠州公办线高两分,高考冲到了621分;廖紫薇入学时还不到公办分数,高考成绩是604分;还有蔡汶珊、温海辉都是民办生,高考都超出重本线几十分。”
该校培养能力强不仅有个案佐证,群体性的成长更是有力的证明。以惠州仲恺高新区惠环中学的生源为例,3年前惠环中学为综合高中输送了17名公办生,中考成绩大部分在560—600分数段,在2018年高考中全部上本科线,其中10人冲上高分优先投档线,分别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重点本科院校录取。对比之下,惠环中学还有6位同学入读了其他市直学校,他们的中考成绩全部在600分以上,但最终只有两名同学考取重点本科院校。
除了过硬的高考成绩,学科竞赛的优异成绩同样是该校培养能力的体现。在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该校高三学生陈天祥获全国三等奖。全国数学联赛为全国五大学科竞赛之一,其奖项在高校自主招生中认可度极高。3年前,陈天祥入学成绩比该校公办录取分数线还低2分。通过精心培养,他成了惠州民办学校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的第一人。
逆袭之路如何铺就?因材施教让学生“找准跑道”
在专访中,刘忠表示,不是现在取得了这些成绩,才总结出这样那样的经验,而是每项工作在做之前就进行了规划,而且是照规划做的,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学校培养能力最密切的,是惠州综合高中在加强教学管理、挖掘学生潜能和因材施教等各个方面的努力。
该校特别注重教学管理,班主任全程跟班,科任老师坐班,全天候关注学生,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与此同时,学校深化课堂改革,推进高效课堂新模式——“1121”四步分层教学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该校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希望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该校特别推崇一个理念——“是铁就要炼成钢,是泥也要烧成砖”。总体目标是,让学困生“学有所得”,让中等生“学有所成”,让尖子生“学有所长”。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强者更强,弱者变强,该校从周一到周五还免费推出分层次的培优补弱课。
本着因材施教的初衷,惠州综合高中把艺术(音乐、美术)和体育特长班也作为“重点班”来抓,2018年高考体艺生也考上了50多个本科,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该校的“低进高出”。
■观察眼
提升培养能力需要教育智慧
在惠州综合高中的校园里,实地感受这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你会感到这所学校的一种独特气质。在夜晚的路灯下,有时会看到学生围着老师在请教问题。这种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勤奋敬业的结果,能够通过学校培养能力的排名看出来,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惠州综合高中董事长郑安华一语中的:“提升培养能力是需要教育智慧的。”
一方面,正视自身的学情,老师做好勤奋表率。在惠州综合高中,各年级的老师都很拼,高三老师更是“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早上6:30前到校,晚上10:30后才回家,高三主管领导和年级主任每天都是如此。全体教师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总结高考成功的原因时,副校长刘忠曾说:我相信“天道酬勤”,因为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
老师们做出了表率,学生就会努力上进。惠州综合高中注重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愿意学习,并且会学习。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齐抓共管,在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归纳总结等方面使学生养成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高效学习”。
此外,立足自身实际,狠抓学生基础。坦率来讲,因为入学成绩相对靠后,惠州综合高中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学校没有回避这一点,而是主动在强化基础上做文章。比如,学校经常举行基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科百题大赛,老师经常检查学生的笔记本和错题集等。
这些做法看似普通,但来源于对学校实际的切实总结,是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举措,最终成为“综高经验”,在实践中换来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办学特色日趋凸显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链接
综高学子元旦晚会表达家国情怀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伴随舞台上嘹亮的歌声,台下的同学们跟着旋律大声合唱,手中荧光棒此起彼伏,整个现场如梦似幻。日前,在惠州综合高中2019年元旦文艺晚会上,这一组由合唱《我爱你中国》和歌剧《绣红旗》组成的《中华颂》,让全场观众在红色的旋律中穿越回曾经的峥嵘岁月,情不自禁地用合唱一起抒发心中情感。
本场晚会的主题是“魅力综高,激情年华”,浓浓的家国情怀贯穿全场。刚一开场,从初中部、高中部挑选出来的主持人,就分别用家乡话跟现场观众问好。对于惠州综合高中的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现在的家。“辛勤耕耘结硕果,低进高出能力显,首届高考一炮红,二届高考谱新篇,二零一八更了得,一本人数又翻番……”,这首名为《综高赞》的快板诗,用传统的口头艺术传唱学校发展的新面貌,把学校名师、亮点、做法和规划等融在一起,朗朗歌唱中藏着强烈的自豪感。
除此之外,学校器乐社的岳长青、詹若盈、李晗等同学将吹奏乐器笛子,弹拨乐器古筝、琵琶带到舞台上,接续“丝竹齐鸣”的传统,合奏出《盛世国乐》。舞蹈《幸福欢歌》用炫彩的舞姿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家乡的祝福。由《京剧走秀》服装表演和舞蹈《我的新衣》组成的《梨园春》,则在传承和发扬京剧文化的同时,赋予传统表演很多现代气息。当晚还邀请神秘嘉宾表演杂技《柔术》,惊险、刺激,触动着现场观众的神经。此外,被誉为“综高好声音”的蔡恒杰、黄子强和张宇杰组成“综高TF—boys”表演的《歌曲串烧》,引得台下同学纷纷掏出手机录像。
惠州综合高中校长陈维亚在致辞中介绍,学校目前有30多个社团,包括声乐协会、钢琴社、篮球社、漫研社等,当晚的舞台,就是为这些同学提供炫技平台。据了解,惠州综合高中每年都举行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长与才能。
撰文:周春张培摄影:梁维春
新闻推荐
水东街开市当天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玩。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扫码了解水东街开市更多详情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峰)“这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