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惠州为基地打造千亿级超级纳米钢产业集群 惠州碳之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春德年届古稀带领团队创新创业
贾春德在介绍3mm厚度方向纳米金刚石热扩散微观形貌。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钢铁又称铁碳合金,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了使它的性能更好,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具有“科技含量”,对材料专家们来说,对钢铁性能提升的研究是一项近乎“无底洞”的事业。
惠州碳之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么一家致力于提升钢铁材料性能的新材料企业。在2018年惠州市第二届“天鹅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该公司以其主打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项目摘得初创组一等奖。
日前,记者走进该公司,探访其创新创业的故事。公司总经理贾春德表示,该项目的技术在业界是颠覆性的首创,将可以生产出新一代高性能钢铁材料。碳之光的短期目标,是力争在惠州建成研发和中试基地,在国内建成金刚石超级纳米钢的产业化集群,未来实现千亿产值。
年届古稀激情不减,扎根潼湖立志大干一场
致力于打造成“广东硅谷”的潼湖,因为一系列黑科技成果的运用,已成为备受国内外网友瞩目的“网红”科技小镇。区域内的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是潼湖高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资源聚集区,目前已集聚数十家高端研发机构、科创企业及创业团队。走进这个年轻的创新园,记者看到,园区蓝黄白相间的建筑立面,洋溢着创新飞扬的时尚感。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南创新基地、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院等经常见诸报端的创新机构和企业纷纷进入眼帘。
现任惠州碳之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院院长贾春德,曾是沈阳理工大学校长。他表示,尽管年届古稀,退休多年,但内心的创业激情不减,因此才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同仁共同组建碳之光,立志在惠州这片创新热土大干一场。
据悉,作为初创企业,碳之光尽管目前规模不大、人不多,却有着先天的科研优势:整个团队基本都是科研人员出身,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的十几名技术骨干中,有8人是正高职称。同时,大家的研发方向一致、理念相同,加上都有优质的人脉和客户资源,所以创业开局非常顺利。
经过年余科研攻关,碳之光获重大成果
事实证明,惠州潼湖的确是一块科技创新的热土。经过一年多的科研攻关,碳之光团队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项目就取得了重大成果。
“之所以能引起轰动,是我们对钢铁材料的研发生产,推进到了具有更加优异机械物理性能的钢铁基纳米复合材料新阶段。”贾春德介绍,复合材料及纳米技术的出现,助推着钢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诞生和发展。不过在过去二十几年,业界除了用粉末冶金和复合镀技术能实现纳米颗粒增强钢铁基体外,其他手段还不能制备钢铁基纳米复合材料。而碳之光目前研究开发的正是到了更高级阶段的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
在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院的产品展示区,常见的齿轮、轴承等钢铁材料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贾春德拿起一个轴承说:“表面看不出来,不过这不是普通轴承,而是由经过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后的钢铁材料制成的。简单说,这就是一个超级纳米钢轴承,性能比普通轴承有了质的飞跃,可以广泛应用于军工等特殊领域。”
贾春德介绍,“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的发明始于一项重大发现。“首先,我们颠覆性地发现了纳米金刚石粒子可以高强度向钢铁基体固态热扩散,这是一项重大发现。这项重大发现催生了两项重大原创性发明:第一,我们发明了用纳米晶粒热扩散制备具有超高机械物理性能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第二,我们发明了工业化生产此种钢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成套技术工艺。”
贾春德表示,这一重大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看,将使全球200多种钢铁材料中的大部分得到较大幅度的性能提升,并由此创造出具有超高机械物理性能、具有纳米复合结构的新钢族。同时,应用金刚石超级纳米钢和机械零件金刚石纳米重构技术,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机械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新闻推荐
3位操盘手获评“地产锋范人物” 2018惠州地产明星榜评选收官
业内人士看好惠州楼市发展。随着“绽放新时代”2018惠州地产明星榜评选活动的圆满落幕,一批“年度绿色生态楼盘”“年度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