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农发展输血“贷”动农民富起来 农行惠州分行创新金融服务:
农行惠州分行积极支持家禽养殖和加工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农行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惠州农行”)秉承以“面向"三农",服务城乡”为使命,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切实找准金融服务的切入点和聚焦点,因地制宜,深入探索“一县一品”、“一村一业”金融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促进脱贫攻坚,创新“三农”金融服务,为惠州“三农”“输血供氧”,激活农村金融,做普惠金融的践行者。
以乡村振兴为核心 加大信贷支持投放力度
近年来,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是惠州农行丰富服务“三农”内容和形式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融资贵等问题,该行先后创新推出了专业大户(家庭农推出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场)贷款,“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新型担保方式。
最近,龙门丝苗米产业园、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三方监管账户均已在农行开立,这只是该行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一个缩影。该行顺应现代农业体系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实行“一产业园,一服务方案”的差异化扶持政策,对园区的建设主体、经营主体、种植农户提供“一站式”的产业链金融服务。
该行还紧跟新型城镇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程,紧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和地方特色小镇建设。如对接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加大对农村公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为落实和响应国家环保战略,该行在绿色环保产业领域给予优质的金融服务,目前在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水治理等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提升科技水平 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
近年来,惠州农行加快互联网和大数据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在功能上实现金融功能“多向延伸”,创新探索出“惠农e商”“惠农e付”、“惠农e贷”这“三"e"一体”互联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全覆盖。
为打通工业品到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该行把县域批发商作为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支点,全力推进“惠农e商”营销。通过搭建集金融、电商、消费、缴费于一体的“e农管家”电子商务平台,为“工业品和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架起一座桥梁,解决长期困扰农民的买难卖难、供需脱节等问题,让乡村传统农业借助“e农管家”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围绕解决农户急需高效优惠融资服务的需求,对准农村基础数据碎片化、分散化、难获得的瓶颈,惠州农行探索形成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完善的“惠农e 贷”发展模式。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通过简单的操作界面,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获得3000至10万元的贷款额度,让农户在手机上就能实现自主放款、自主用款、循环用信。
为满足广大农民多元化、综合性服务需求,该行把“惠农通”升级作为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亮点,不断优化“惠农e付”体验。加快服务点布局调整,提升服务点效能,对全市“惠农通”服务点进行互联网化升级,完善和推广网络支付结算功能,把扫码聚合支付作为“惠农e付”推广重点,广泛“布码”。
聚焦精准扶贫 创新扶贫开发金融服务
村道硬底化建设、太阳能路灯建设、农田清理河道,自来水网络改造、引起光伏项目……冬日暖阳里,龙门县龙华镇朗背村村民舒展着眉头,在农行惠州分行“精准扶贫”支持下,该村村民有了新的奔头。龙门县龙华镇朗背村是该行2016-2018年对接帮扶的定点扶贫贫困村,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引进光伏特色产业、特色种殖业、特困贫困群体等支持力度,做好精准脱贫文章。
如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采取因户施策,多策并举,选择适合农户自己种植的年橘、桉树、杉木、花生等作物开展增收脱贫,长短结合,有效地增加农户收入;抓好政策落实,协助贫困户领取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引进企业兴建光伏扶贫项目,使贫困户拥有长期稳定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有效持续稳定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收入,达到稳定脱贫目的。
新闻推荐
318天!“双抢”零发案天数创新高 仲恺高新区2018年“平安指数”持续向好
仲恺公安分局工作人员在指挥中心值班。“平安仲恺”大巡逻誓师大会。志愿者上街参与“平安仲恺”大巡逻。党的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