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五清”整治“四乱” 惠州力争将河湖 打造成生态廊道
横跨西枝江的惠城区马安大桥的桥脚处,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扫除”——经过强力清理整治后,原来这里存在的铁皮房、板房、铁硼的违建被拆除得一干二净。惠州市水务局河湖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要进行复绿,确保西枝江沿岸得到保护。
为落实省总河长第1号令——即《关于在全省江河湖库全面开展“五清”专项行动的动员令》,惠州正在开展“五清”专项行动(全面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污染物、清理河湖障碍物、清理涉河湖违法违建),系统推进河湖水环境改善。
随着“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惠州的水脉将得到系统清理,河湖健康也将得到保证,成为生态长廊。
南方日报记者叶石界
全力清理“四乱”点
今年11月9日,被水利部视频会曝光的马安大桥左岸河滩地被农场占用问题,就在这块空地里。随后,惠州市和惠城区相关方面对该地进行了核查,发现马安大桥桥头堆放有垃圾和群众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钓鱼等问题情况属实。
“我们马上组织评估、测绘、公证,横河村的村委、政府驻村干部和河长办工作人员对西枝江边马安大桥旁建筑物进行现场录像、清点测量等工作,做好现状证据保全,并拟定清拆方案。”惠州市河长办负责人表示,随后几天,清拆了该地的违建、清理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这只是惠州强力推进“五清”、整治“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一个缩影。此前,省水利厅已组织完成对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主干流河道范围遥感图斑分析。惠州各县区在各地上报的清“四乱”问题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核查出疑似“四乱”问题清单。
针对辖区内的疑似点,惠州各县区随后进行了清理“四乱”,并按照省总河长“五清”《动员令》加大巡河频次,解决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据统计,为清理西枝江两岸和水面的垃圾,惠城区出动了88人次,船只15艘,清理垃圾60吨;惠阳区清理河道8.3公里,清理垃圾3.5吨,并对沿江钓鱼群众遗弃的垃圾行为进行劝阻;惠东县出动了110人次,船只7艘,清理89吨垃圾。
把河湖两岸建设成休闲绿道
日前,记者在惠城区沙澳滩地看到,眼前平整的河滩边,除了有工地的痕迹之外,看不到其他建筑物。河边上三三两两的市民正在垂钓。
此前,这里建了一个搅拌站,旁边是联排板房。按规定,在河滩边的这些建筑都属于违建,必须拆除。
惠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巡查发现这个问题后,惠城区、三栋镇、惠州市水务局南堤管理中心开展了联合执法,对沙澳占用河滩地的违章建筑开展了调查清理。目前河滩地联排板房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搅拌厂的主体建筑也已经拆除。
类似对这块地的排查一样,惠州正在通过开展“五清”专项行动系统排查相关问题。记者了解到,“五清”行动的具体目标是,到2019年6月底,基本实现全市主要江河湖库无非法入河排污口、无成片垃圾漂浮物、无明显黑臭水体、无人为行洪障碍体、无违法违规建(构)筑物的目标,努力将全市河湖打造成畅通的行洪通道、安全的供水河道、健康的生态廊道,把两岸建设成秀美的休闲绿道、独特的文化驿道,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中,清理涉河湖违法违建部分,即全面清查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违章建(构)筑物,整治河湖范围内乱采、乱堆、乱垦等违法行为,开展非法堆砂专项执法行动、涉河湖畜禽养殖场排查工作、全面清理取缔“三无”船舶(含涉渔“三无”船舶)等。
河长制工作履职不到位将问责
按照计划,到2019年6月,涉河湖违法违章行为举报处理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无违法违规建(构)筑物。2019年5月底前,惠州在推动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水务集团集中开展“五清”专项行动的同时,将任务开展、完成情况纳入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
“接下来,我们还要定期督导检查各级河长的工作进展,比如对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的管理保护和执法监督等任务,要做好明查暗访,对河长制工作履职不到位、不落实的,要进行问责。”惠州市河长办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惠城区获悉,该区还将出台河湖保洁制度和相关优惠政策,整合成立基层河湖管护队伍,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参与水环境治理工作,促进河湖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
“下一步,我们要加强河道的日常管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河岸周围卫生的保洁,巡查周边确保日常环境卫生保洁质量。保洁员要对河岸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无死角整治,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重点加强对河边垂钓者的宣传,减少随手倒垃圾行为。”惠城区河长办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龚妍)昨日上午,惠州文化惠民大讲堂在惠州慈云图书馆开讲。“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人才。”著名演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