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连救两名落水者 “中国好人”罗国平: 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中国好人”罗国平。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罗国平平静地说。
今年6月,罗国平在惠州的西枝江里救起两名落水者,自此他成了当地人口中的“救人英雄”,并荣登中央文明办发布的10月“中国好人榜”。可这一切在他眼中,只是平常,他不过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12月18日,南方日报记者在位于惠城区的罗国平家中见到了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国好人”。面对这些荣誉,他已经懂得宠辱不惊。
统筹南方日报记者卢慧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记者于蕾通讯员林志彬
见义勇为更是见义智为
罗国平是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的热控工程师,经常在高压、高温、高空的危险环境中工作,风险评估早已是他的习惯性思维。这样的罗国平,救起落水者,不仅仅是见义勇为,更是见义智为的结果。
6月24日,正沿西枝江河堤晨跑的罗国平循着呼救声跑向岸边时,已经为救人做好思想准备。“如果真有人落水,我应该怎么救人,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当时,一名黑衣男子在离岸3米多的水中挣扎,江水几乎没过他的肩膀。罗国平见状,紧忙脱掉衣服鞋袜以减少水中阻力,随即便入水施救。罗国平临危不乱,他大声叮嘱落水男子“不要乱动”,并特意绕到相对落水者下游的位置,他怕万一落水者像见到救命稻草般死死抱住自己,这样会比较容易逃脱。
成功救起男子后,罗国平得知还有两人落水,可是眼前的水域丝毫不见其他落水者的踪影,他不敢盲目下水。一两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在上一名落水者落水点下游100多米的水域,有名女子头面部朝下漂浮不动。罗国平再次跳入水中,游向离岸大概10米远的江面。他先将女子往河岸方向猛拽一下,确认她没有知觉后,便尽快将她带到岸边。
把落水女子救上岸后,罗国平累得瘫坐在地上。可周围没有人懂得急救,他便不顾疲惫,按照曾经急救培训习得的技能对落水女子实施急救,直至她恢复呼吸和脉搏。至于另一名落水者,罗国平已无能为力。那时,由于几天前的降雨,西枝江水流湍急,而四处不见落水者的踪迹,他也无法贸然施救。
后来,民警和惠州心连心公益救捞队赶到,罗国平便默默离开了现场。
经常参加志愿服务
“救了人很开心。”罗国平说,“但并没把这放在心上。”回想起那天落水男子说话时溢出的酒气,“上有老下有小”的罗国平甚至还有些后怕。
他没有想到,不过才一上午的功夫,路人拍摄的救人视频便在惠州本地论坛上发酵,小区的管理处、媒体、政府部门便一一找上门来,他变成了“救人英雄”。
若他人有难,力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在罗国平看来是应有之义,也是他的做人准则。2014年,大女儿即将读初中,“闲下来”的罗国平便通过网络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开始参加志愿服务。
“惠州目前有31位"中国好人",47位"广东好人",575位"惠州好人"。”经常在惠州好人馆志愿服务的罗国平,对赵喜昌、“东平哥”、刘昌善这些好人事迹如数家珍。他说,这些人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他觉得要向这些好人学习。
如今,罗国平加入了惠州红棉慈善会等几个志愿服务队,只要周末有时间,他便穿上黄马甲随队去乡镇敬老院探望老人。志愿者们不仅为老人送去物质所需,还为他们带去了精神慰藉。他们不仅帮老人剪指甲,和老人拉家常,还常常排练歌舞博老人开心。回忆起二三十个志愿者一起在敬老院唱老歌的情景,想到大家虽然不专业却饱含热情的模样,罗国平就“嘿嘿嘿”地笑个不停,脸上洋溢着幸福。
今年夏天,去探望孤寡病残家庭的经历让罗国平久久不能忘怀。他看到有个家庭只有两个老人相依为命,其中一个瘫痪在床要靠鼻饲维持生命,罗国平强忍着没有落泪。他希望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这么多年来,罗国平不记得参加过多少场志愿服务了,他也从未计算过。
曾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因为见义勇为连救两名落水者,罗国平先后被评为“惠州好人”“广东好人”“中国好人”。他的生活照常,并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经过媒体报道,单位的同事才知道原来罗国平一直在参与志愿服务。
其实,比起好人称号,工作上的荣誉更让罗国平骄傲。自从2004年进入电力公司工作,他长年在一线作战,如同“思维大脑”一般,从事热工自动装置的监测检修工作。罗国平家中的书柜里摆放着不少专业类书籍,他表示自己需要常常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罗国平在工作中一直积极进取,善于寻找问题,突破创新,每年他都会获得单位评选的诸多奖项。2011年,罗国平主导设计了凝结水泵变频改造整套的控制逻辑,也因此获得了惠州首届“金牌工人”的称号。在不断推进技术改造的过程中,罗国平陆续获得“广东省技术能手标兵”“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罗国平看来,只有打破惯性思维,主动发现问题,才能推动技术创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2016年,罗国平和团队成员想到,如果能缩短燃气轮机的启动时长,那将会产生巨大的节能效益。于是,他们反复实验不断总结,最终设计出一套实施方案,将燃气轮机的启动时间缩短了15分钟左右。这意味着,三台燃气机每年启动600多台次,每年可节约400多万度电,节省电费200多万元。
获奖无数的罗国平,如今已经变得宠辱不惊。对他而言,荣誉是结果而非目的,他只是在脚踏实地做人做事。
新闻推荐
六(7)班王新挺六(6)班吴尚融《惠州日报·小惠同学》12月14日试刊,首期报纸赠送到全市各小学,受到学生热捧,校园里掀起了一股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