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汲取新力量步履铿锵迈向新征程 探营“大潮起珠江 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的惠州元素
惠州市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展览感受广东改革开放历程。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入选展览图片:2008年2月18日,河南岸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领到了新课本。当年春季开始,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生领到免费教科书。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入选展览图片:2015年5月29日,惠州八中藏族学生在教室庆祝毕业。本报记者周 楠 摄
入选展览图片:摄于2013年的惠州西湖景区。练伟光 摄
南海奇观双月湾。巴 山 摄
书40年改革开放历程,展广东人敢为人先气魄。
近日,“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吸引着广东乃至全国的注意。参观这次展览如同开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走进展馆,时代画卷风起云涌,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桩桩历史往事在眼前快速翻动,令人心潮澎湃。行走其中,记者发现不少“惠州元素”。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已经走出多远。展望未来,我们的步伐会更加坚定。
■习仲勋到惠阳农村调研
习仲勋深入基层调研,寻求广东发展新路。1978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他冒着酷暑,爬山越岭,到梅县、汕头、惠阳“东三区”21个市县考察一个月
1978年4月,65岁的习仲勋到广东赴任,“把守南大门”。
赴任广东不久,习仲勋收到市民来信,里面装着无法兑换的五毛钱鱼票。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他,他在省委会议上说:“广东四季常春,鱼米之乡没鱼吃。这样不行,一定要解放思想,搞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要尽快提高生活水平。”
基于此,习仲勋决定深入基层调研,寻求广东发展新路。1978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他冒着酷暑,爬山越岭,到梅县、汕头、惠阳“东三区”21个市县考察一个月。展览中图片记录的,正是当年8月5日,当时在广东工作的习仲勋在广东惠阳农村调研的情况。照片里的习仲勋,挽起裤脚,作风简朴。
习仲勋常说:“长期呆在机关里,不下去,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人民的呼声和疾苦就往往不知道,下面同志的呼声也反映不上来。各级党委书记要多深入实际,作调查研究,才能实现正确的领导。”
很快,习仲勋亲自挂帅,广东从农业领域入手,大刀阔斧地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领头羊”。他亲自兼任省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和主任,推动全省迅速发展“三定一奖”“五定一奖”等经济责任制,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习仲勋反复强调,“只要对人民有利,对国家有利,我们就干,胆子大一点。”广东在全国率先放开政策,缩小统购统销的商品品种,从100多种减少到20多种,最后减少到8种,物资大大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援建三江创“惠州速度”
惠州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三江乡,3年恢复重建任务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新华社刊发《在灾区感受“广东速度”》等文章,先后6次向全国介绍惠州市对口援建工作进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沿海省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实现加快西藏、新疆等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援疆援藏的重大战略部署。
宽敞明亮的教室,色彩绚丽的民族服装,洋溢着自信灿烂的笑脸……这是一群来自世界屋脊——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孩子在惠州顺利毕业的场景。这张照片,也被作为历史的见证放在了展览馆中。
1995年,惠州开始承接教育援藏任务,在惠州市第八中学开办藏族初中班,2002年起招收高中藏族插班生,学生皆来自西藏林芝地区。2011年起,惠州市华罗庚中学开办西藏高中班,生源来自西藏地区,其中多数人曾在内地西藏初中班就读过。2013年6月起,市八中只招收藏族初中班,高中西藏班由市华罗庚中学承办。
据统计,华罗庚中学自开办内地西藏高中班以来,多届毕业生成绩优异。其中,2014年首届高三西藏班高考一炮打响,普珍同学以广东省内地西藏班(理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迄今,该校培养了五届高中毕业生,共为西藏培养优秀毕业生超过200人。
不仅如此,惠州还出色地完成了援建汶川的任务。2008年7月开始,惠州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三江乡,3年恢复重建任务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学校、卫生院、自来水厂、农房建设等四大类23项民生项目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重建工作完成量达90%,成为汶川灾区首个完成社会事业项目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农房修复重建的乡镇,恢复重建工作走在汶川灾区的前列。新华社刊发《在灾区感受“广东速度”》等文章,先后6次向全国介绍惠州市对口援建工作进展。
三江,这个偏处汶川一隅、遍地废墟的地震极重灾区,从一片废墟变成了功能齐全、风景优美的旅游山乡集镇,创造了援建工作中的“三江奇迹”和“惠州速度”。
■惠州新农村建设既有美丽的面子更有幸福的里子
惠州的乡村振兴,始终尊重乡村的个性,围绕“绿色”做文章。惠州农村的明天一定会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风淳的美丽中国“山水画”
得益于改革开放,广东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从惠州的新农村建设便可一花见春。
蓝天白云下,一栋两层高的白墙青瓦农村洋房,伫立在宁静的荷塘边上,莲叶何田田,莲花朵朵红争艳……这是在展览中呈现的一个摄影画面,这样的一张照片,也在用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惠州乃至广东新农村建设的故事。
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留得住乡愁。实施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园、生态旅游观光项目遍地开花,“生态+”项目有声有色……惠州的乡村振兴,始终尊重乡村的个性,围绕“绿色”做文章。
鲜明的“绿色发展”特征,也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绝佳注脚,惠州让乡村既有美丽的面子,更有幸福的里子。走出了正确的乡村发展路子,惠州的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形势喜人,不少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日前,惠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纲领性文件——《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出炉,明确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揽子”计划,惠州农村的明天一定会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风淳的美丽中国“山水画”,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人向往之地。
■龙门农民画独特风格反映时代变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家不断繁荣富强、人们精神不断充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这样的向往,从龙门农民画的发展历程中便可见一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
改革开放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国美术也呈现出各门类齐头并进、各擅胜场的兴盛形态和多样化格局。在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悬挂在墙上的一幅幅美术作品,为展览平添了几分艺术气息。而在众多经典的画作中,来自惠州龙门的两幅农民画显得颇为有趣。
远处绵延的青山、金黄的稻田,田头放风筝的娃娃、忙于收成的农民……两幅画作皆浓墨重彩地渲染人们丰富多彩的劳动和生活,乡土气息跃然纸上,深刻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在两幅画作的上方,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铿锵有力的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家不断繁荣富强、人们精神不断充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这样的向往,从龙门农民画的发展历程中便可见一斑。
龙门农民画从1972年开始创作。改革开放40年来,龙门农民画的独特风格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演变、创新、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民画,描绘的内容是配合中心工作宣传;到了八十年代,农民画吸收继承了民间艺术形式,开始描绘乡土风情、民间习俗;到如今,这门最“土”的绘画艺术,已经成为一项独特的传统民俗绘画艺术,龙门农民画也多次走出国门,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
■埃克森美孚项目落地助推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埃克森美孚“巨无霸”项目、惠州石化三期项目、广东·中电北斗芯创谷、惠州仲恺梧村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一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量级项目纷至沓来,更多创新资源在惠州聚起来活起来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今年9月5日,埃克森美孚“巨无霸”项目落户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该项目因商谈投资总额100亿美元,体量巨大、技术先进、附加值更高、排放更少、经济效益更佳,备受国内外石化产业界关注。在展馆4楼,一幅“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埃克森美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的巨幅摄影照片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照片的背后,是广东、更是惠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跨出的一大步。
事实上,惠州逐鹿世界的雄心并不满足于此。距离埃克森美孚项目落户仅一个多月,世界目光的焦点再次转向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战略腹地的惠州。当地时间10月16日,中国海油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在海牙签署惠州石化化工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这将成为中国海油、壳牌集团在惠州大亚湾合作建设的三期项目,总投资数十亿美元。
除了全球石化巨头,短短两个多月,包括广东·中电北斗芯创谷、惠州仲恺梧村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一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量级项目纷至沓来,更多创新资源在惠州聚起来活起来……
面对新使命新机遇,1.1万平方公里的惠州大地激情之火熊熊燃烧。高扬雄郡雄武精神,惠州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集约式、“大平台”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具有惠州特色的发展新路,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惠州24件展品进馆展出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是一个向世界宣传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展品有内涵、有特色、有代表性。
记者了解到,接到省委宣传部等发出的关于做好藏品征集工作的通知后,惠州市迅速行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召集市档案局、市委党史办等18个市直部门及各县(区)党委宣传部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惠州市展品征集工作,同时积极对接省直部门及深圳展览馆,请示汇报,沟通联系。经省大纲组审定,惠州市进入展览展品清单内容共24件,包括照片16张、实物6件、文件2件,以及个人捐赠实物藏品1批21件。
新闻推荐
惠州河湖长装上“千里眼” 开展卫星遥感监测项目建设,技术赋能治水
位于惠州市技师学院门口的小金河桥边,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公布了河流名称、河道长度、区级河长、镇级河长、两级河长职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