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心”金山湖
鸟憩沙湾桥是金山湖公园二期标志性建筑。
公园内的亲水栈道。
俯瞰金山湖公园二期。
俯瞰金山湖公园二期湿地花园和观鸟亭。
游客服务中心。
公园内凉亭类仿古建筑不少。
亲水平台以及沿岸景色优美。
金山月影、金山渔歌、金山鸢舞,金山湖公园二期的这三大景观片区,从名字就可窥视其风景独特、优美与诗意。日前,这个占地约77公顷的金山湖公园二期基本建成亮相,让周边小区近万居民受益。据悉,该公园部分设施仍在紧张施工中,争取在明年春节前全面开放。
惠州,不仅山海相傍,而且东江盘踞、碧湖嵌珠,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卓然天成的金山湖,是城市“聚水盆”,有着“城市之肾”之美誉。事实上,金山湖与西湖、红花湖并称惠州三大湖。由于离市区较远,在金山大桥及下沉隧道没建好之前,金山湖似乎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味道。而《惠州府志》嘉靖二十三年有如此优美的记载:“西江碧水汇入而成湖,肥鱼鲜虾取之不尽,犹如开天的聚宝盆,故美名金山湖。”
近年来,金山湖公园的建设也受到市民关注。根据《惠州市金山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金山湖公园规划总面积约373.3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92.95公顷。该公园规划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已完工投入使用;二期大部分已基本建成开放。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三期建设已纳入政府城建计划,待取得市政府相关批复并办理前期有关手续后可实施建设。
如今,从空中俯瞰,金山湖就像一颗绿色之心,金山湖公园也已成为“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天气晴好时,不妨踏足金山湖公园,行走在河上小桥,静观浩淼的湖面,聆听孩童的嬉戏声……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姚木森 摄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新闻推荐
走进博物馆了解馆藏文物背后的意义 惠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系列报道一
从横岭山墓地发掘出的文物。武士俑两手持剑拄地。以夔纹为主要装饰特征的陶瓮。十二生肖俑件所着服饰略似裙装,较为宽松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