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军护法援闽惠人建设闽南 讲古惠州 作者:何志成
▲周醒南筹建厦门中山公园。《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 翻拍
▲周醒南照片。
1917年12月,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任命陈炯明为援闽粤军总司令,并派许崇智、邓铿等主要军事干部相助。1918年1月12日,陈炯明在广州东郊举行援闽誓师,出发东征。当孙中山被滇桂军阀联合排挤辞去大元帅后,唯有将希望寄托在陈炯明的援闽粤军之上,因此他在赴上海途中特地到三河坝粤军总司令部会晤陈炯明及粤军将领,策划攻闽军事行动。5月底至6月初,陈炯明兵分三路攻闽。经过多次大小战斗,援闽粤军于8月底打败了福建督军李厚基的北洋军,占领了闽西南的汀州、漳州、龙岩等二十多个县,建立了“闽南护法区”。
陈炯明率援闽粤军进驻闽南的时候,正是世界风云激荡的年代。国内爆发了爱国主义新文化运动,席卷神州大地。为此,陈炯明进驻漳州后利用难得的休战时间,在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在“建立新社会”和“提倡新文化”的口号下整军治武、刷新政治、发展教育、推广新学、进行市政建设等,做出了享誉中外的“漳州政绩”。在此期间,陈炯明邀请了惠州一批精英前往漳州,共襄建设大计,其中周醒南、冯重熙、翟雨亭就是其中佼佼者。
周醒南,惠州府城人,两广游学预备科出身,因参加辛亥光复惠州之役开始被陈炯明赏识。1912年广东独立后,胡汉民、陈炯明分别出任广东都督、副都督,周醒南提任为广东公路处处长,负责全粤公路开辟工作。1913年北京袁世凯窃取政权,委任龙济光为广东都督,并大肆拘拿坚持国民革命的省政官员。周醒南被迫出走南洋,到新加坡执教鞭谋生。1916年袁世凯下台,龙济光被驱逐出广东,周醒南便从南洋返回广州,襄助教育前辈创办工业专门学校(为广东大学工科打下基础),以培养地方工业建设人才。1917年9月1日,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翌年派陈炯明为粤军总司令、邓铿为参谋长率军援闽,进入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周醒南被聘请为官产事务局(相当于今城市建设局)局长。
1919年初,周醒南首先请同乡冯重熙到漳州,襄助市政建没的规划、勘测和施工,继而又邀乡人、同学翟雨亭、李礼甫、王仁度等任总务科长和施工员、测绘员、庶务员等。在市内,周醒南利用拆除古老城墙石条,修筑年久失修的九龙江堤岸,又在西溪靠城段建造一座横接城南的钢筋水泥直桥,桥全长652尺,宽25尺,桥两边添砌护栏,专辟路边人行道,实行车马行人分流,给当地商旅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诸多方便。漳州城内原有的街道狭窄(多系丈余宽),凹凸不平,拐曲不直,商店参差,买卖不便,周醒南便动手扩建街道,整顿市容,从旧府衙口起朝东南走向,改建两条由石板铺砌而成的主干街道,凡是需要拆卸重修的店铺一律拆修,其拆建费用实行谁家店面和店前街面由谁家自负的办法,不予加增市内居民负担。不到一年,漳州市内两条主干街路竣工,分别命名“陆安东路”(今新华西路)和“定威南路”(今延安南路),街路两边一式盖起双层骑楼。另外,周醒南在市中心拆掉旧漳州府署、府仓,筑造漳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公园;建造“迎宾大旅馆”,并在东门市尾开辟“文明雅集”(类物资市场)。
在城外,周醒南负责规划动工修建公路,通行汽车。原计划公路东通泉州,南达厦门,北至龙岩,西连潮汕,后因工程需资量过大,才用募集的五万大洋股资,建成一条自漳州至石码长达20公里的福建省第一条公路,于1920年2月正式通车。除此之外,周醒南又与商绅孙次典等成立“漳码马路始兴有限公司”,经营客货双运,使漳州和厦门构成水陆联运,货流畅通,赣南、闽西商贾纷纷南来,漳州市场活跃一时。因此周醒南被誉为当时的“漳州市政建设师”,近年又被漳州文史专家列入“对厦门影响最大的”近代历史人物。
周醒南负责漳州市政建设,由于规划准确,计算精细,施工严格,重视质检,工程进展快,成本付出少,赢得居民众口称赞。例如建造占地42亩的第一公园(今中山公园),园内缀塑假山,新筑亭榭,修辟喷水池、月池和莲池,绿地种植花木,砌筑茶肆、酒巴间和台阁,并立有孙中山先生亲笔的“博爱”碑。像这座可供游人观赏、游憩的公共园所,未经一年即告竣工,全部工程工效之快、花钱之省,至今还被后人赞叹。
同时周醒南还首创一所“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就地培养有专长的公路建设人才。周醒南亲自主持兼授课,冯重熙辅予教授几何学、工程学,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被分配到漳州参加公路工程建设和“闽南护法区”属县当地建设。
漳州建设告一段落后,旋即投入建设厦门港。1924年经友人推荐,周醒南与冯重熙到厦门见厦门海军司令林国赓。林知道周系市政建设高才,十分礼待,遂成立厦门港海军司令部辅工处,委任周为会办,冯重熙任周之秘书兼统计科长,着手描绘兴建厦门市政蓝图。周醒南经过调查踏勘之后,便向林国赓呈送辟划厦门港市政草案,得林国赓首肯。随后通过厦门商会向日本台湾银行贷款建筑堤岸、马路,又电邀翟雨亭、李礼甫、王仁度等一批惠州人到厦门辅助。翟雨亭到厦门,遂成立协兴建筑公司,承包修建海堤和华侨投资的楼房工程,李礼甫、叶颂周、汪卫屏等办起同泰建筑公司,承包填海筑堤的庞大工程,以支持周醒南总揽的厦门兴建大计。
周醒南前后主持厦门市区开发建设七年,共开发新区30处100余万平方米,新辟道路70余条近100公里,修筑鹭江道堤岸3400余米,营造第一至第九市场,建设中山公园,兴建数十处公共卫生设施。特别是他为了改变原来厦门“臭埠”、“废港”的旧容貌竭尽心力。翟雨亭、李礼甫负责聘请荷兰工程师设计筑造海滩堤岸,所用的钢筋、水泥、木材都从外国购运进来。东西两段填海筑堤工程之大,耗资之巨,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因此他被厦门人誉为“奇人周醒南”。
新闻推荐
关于注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的公告 惠市规建公示[2018]397号
黎顺生、郑玉珍于2005年分别办理了位于惠州市河南岸金山湖村(河南岸19号小区),项目名称为住宅用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