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 惠州市多部门联合行动整治违规校外培训机构,将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其发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费尽心思给孩子报各种校外培训班。然而,这些校外培训机构有没有办学资质?教育质量又如何?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现象
镜头一:周六比平时上学还忙
虽然是周六,但冯女士起得比平时还早。手忙脚乱地为孩子准备好早餐,往保鲜袋里一塞,就催促着女儿出门了。
“周六比平时上学还忙,上午要学画画,下午要学舞蹈,晚上还要学小主持人。”冯女士一脸倦意。
镜头二:课内没学好课外补
小宇今年2月从湖南某城市转学到惠州读初二,由于两地的教学进度不一样,小宇学习起来感觉非常吃力,尤其是英语科目,用他的话说“像在听天书”。
怎么办?5月份,学校开家长会。刚走到学校门口,小宇爸爸就被各种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围住了。通过比较,小宇爸爸选择了一家培训机构,给小宇报了一个英语辅导的套餐。加上大课和“一对一”辅导,交了将近7000元。
镜头三:生意太忙花钱买心安
吴先生是一家私企的老板,夫妻平时忙于生意,根本没有时间管8岁的儿子。
他就在小孩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培训机构,既能辅导孩子做作业又能帮助照看孩子。“一举两得。花点钱,但心里踏实。”吴先生笑笑说。
走访
“教室”藏身写字楼
室内设备配置简陋
在惠城区江北一栋写字楼里,一家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培训机构就“藏身”在这里。
走进这家培训机构,很快一位30多岁的女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
当了解到记者是一位高中生的家长时,这位工作人员开始推销他们的培训产品。
记者看到,接待厅的墙上挂着收费表,上面有大班、小班、“一对一”,还有初升高、小升初等不同的收费标准。除了接待厅,其他场所分隔成小“教室”,每个“教室”配一块黑板,几张简易的桌椅。
当记者问师资怎么样,这位工作人员神秘地说,“都是名师,你放心。”
调查
591家培训机构中295所超范围经营90所没有证照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惠城区教育局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查处无证无照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对591家机构(含公司、琴行、午托、晚托)进行了大规模的摸底调査。经摸底调查,591家机构中无违规行为的机构206所,经工商部门批准、超范围经营的机构共有295所,无证无照机构90所。
截至10月30日,90所无证无照机构中,已有46所机构领取了营业执照,32所机构进行了整改(包含不符合申办条件的机构已撤场),无证无照培训机构仍然还有12所。
同时,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截至11月15日,惠州市共发现存在各类问题1182个,完成整改929个。
整治
对12家违规培训机构下发整改通知书
12月1日,市、惠城区两级教育、消防、公安、民政等8部门联合行动,对惠城区未整改到位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突击检查。
在位于名流印象会所4楼的某培训机构,一名前台工作人员对检查人员的提问一问三不知。进入培训机构内部,记者发现,一间不大的房间里,一名年轻的男老师正在辅导一位小女孩学数学,房内未见装有监控装置。
“这家培训机构严重违规。一来它是艺术培训机构,没有学科辅导的权限,二来我们要求"一对一"辅导的教室都必须装有摄像头。更重要的是,这家培训机构无证无照,属于违规培训。而且,这里只有一个消防安全出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市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并不关心该教育培训机构是否合规经营,往往交了钱,把孩子送到那里就行了,该机构的教育质量怎样都不知道,甚至有些家长都不管小孩在里面学了什么,纯粹就是为了让教育机构帮她带小孩,这也就使得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出现了乱象。”市教育局负责人说。
在另一培训机构,一名正在给初一年级学生辅导英语的老师被询问得知,是一名在岗教师;另一名正在辅导学生的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尚未取得教师资格证。
“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行动中,检查人员当场对12家违规校外培训机构下发了《责令停止违规行为通知书》,勒令他们一周内整改到位,并立即停止招生及培训活动,并把招生所得费用退还给家长。
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事相关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校外培训机构须经县级教育部门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再按所属类型到相关部门申领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需到分支机构或培训点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履行审批手续。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要实事求是地制订招生简章、制作招生广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市教育局负责人透露,惠州市将起草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办法,明确不同类型主体和要求。
“同时,我们将围绕《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联合整治力度,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采取"改""停""关"的办法,妥善清理整顿无证教育培训机构。”该负责人表示。
◎支招
校外培训应选择合法机构
家长如何给孩子选择合法的校外培训机构?
家长给学生寻找和选择培训机构时,第一步要看该机构是否具有两证:一个是教育或人社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另一个是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如无两证,就是“黑机构”。同时,看办学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上的办学地址与实际培训地址是否一致;还要看培训项目是否属于该机构的业务范围,如果与办学许可证的培训项目不一致,就属违规办学。
第二步要看场地安全。办学场所要有2个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要有应急照明灯和逃生指示标记,要有消防喷淋头并正常工作,要有合格的消防器材等。
第三步不要轻信广告。未经行政许可进行广告宣传,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的行为是违法的。广告中出现承诺教学效果、宣传学生升学效果等内容也都是违法行为。
第四步查看师资情况。培训机构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须持教师资格证上岗。
◎声音
律师:家长最好与培训机构协商分期付款
广东汇和律师事务所温清华律师建议,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当选择办学资质良好、综合实力比较强、信誉较好的培训机构;其次,家长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应仔细查看合同条款,明确培训机构的师资配备、上课地点、上课方式等主要内容,并且应当在合同中写明如因培训机构的原因导致无法正常上课或其他致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发生时,培训机构应当退费及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此外,建议家长不要在合同签订前即支付费用,家长在支付培训费用时最好通过银行转账,并且要求培训机构出具相应的票据,同时建议家长与培训机构协商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这不仅可降低风险,同时可督促培训机构提高教学质量。”温清华说。
教师:优化教育资源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多方努力。”惠州市实验中学教师何碧兰建议,自上而下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培训机构在教学资质、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监管,防止个别不良培训机构“浑水摸鱼”,防止因校外培训加重负担与素质教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减少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才能降低大家对各类校外培训的热情。”
何碧兰提醒家长不要盲目跟风,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张 斐 通讯员袁蕴华
新闻推荐
惠州2017年新报告艾滋病病例及存活病例均为全省第12位 6家医院提供 免费抗病毒治疗
惠州艾滋病青少年和老年病例增多。图为惠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科。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图表:周美霞12月1日是第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