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龙头带动 农民增收致富

南方日报 2018-11-29 07:12

作为惠州的农业龙头公司,惠州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与惠阳区政府和华南农业大学共建惠阳区蔬菜产业园。图为展会上四季绿公司生产的蔬菜。

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这些天,冷空气南下后,惠州飘起了一阵阵小雨,气温略略下降。在惠阳蔬菜产业园,眼前的一片大棚里,绿油油、挺拔的蔬菜、瓜果长势喜人。

这个有着3000亩大棚的蔬菜种植基地,已经有了“省字号”头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这样的省级园区目前惠州已经拥有3个。按计划,未来该市还将继续创建一批省级和市级园区。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对于惠州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说,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就是一个重要抓手。

南方日报记者叶石界

将在五县区各创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今年7月,惠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分别在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启动创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园区内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截至目前,已有惠阳区蔬菜产业园、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3个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记者了解到,由龙头企业牵头,政府引导,是惠州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思路。

日前,惠阳区政府和华南农业大学、惠州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合作协议。合作的设想,是以企业为牵头实施主体,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扶持建设一批蔬菜种植基地,提升蔬菜附加值,带动全区特色蔬菜向纵深方向良性发展。

去年,这个蔬菜园的复种面积已达到17.54万亩,蔬菜总产量29.61万吨,已建成有蔬菜大棚3000亩,蔬菜冷库2万立方米。实际上,整个产业园涵盖了平潭、良井和永湖3个镇,总面积达289.12平方公里。除了蔬菜种植之外,这里还打造储藏、精深加工、贸易流通、休闲旅游有机融合的产业链。

“接下来,我们要发展成集生产种植、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加工销售、网络互联、示范带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宋告诉记者。

而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的建设,则由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牵头实施,创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营、农民受益、共享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这个园区计划总投资为3.5亿元,除省级财政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外,还将整合各级涉农财政资金3000万元,社会投资2.7亿元。

对于龙门丝苗米产业园,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鹏表示,未来将从一二三产的角度去打造——一产是通过跟华农大、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从种子的提存、繁育、选种、种植去保证龙门大米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二产是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加工设备,提升加工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三产是结合宣传、文化旅游、休闲农业一体去打造综合园区。

延伸产业链价值链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放在全省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今年9月,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提出要着眼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等全链条,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延伸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要起到引领带动作用,非农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好项目、大项目,要全力争取落地、加快推进建设。

与此同时,会议也提出,要防止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生产无产业、防止脱离农民群众、防止一家企业垄断、防止面积大小不当、防止政府越位或缺位等问题。

如何稳妥推动园区建设?惠州有明确的思路。

记者了解到,惠州正在制订《惠州市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指导意见》。惠州市提出,要坚持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投入的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打造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先行区和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具备惠州特色的交叉重组融合发展区。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经各县(区)推荐申报和专家实地核查、资料评审,惠州市农业局遴选了博罗县龟产业园和惠东县肉鸡蛋品产业园这两家农业产业园,作为2018年度的拟扶持对象,并从11月27日开始进行公示。

惠州市的目标是,到2020年,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12个,引领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加速提质增效,形成“以园兴农、以园强县”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发展农业产业园,不仅要通过产业链延伸做大做强现代农业,而且也要带动农民增收。

张宋告诉记者,该公司的农业公园,将通过探索蔬菜产业发展与农耕文化、休闲养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绿色蔬菜产业园。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惠阳的蔬菜产业园的设想是,到2020年,通过产业园建设辐射周边农户3.5万户以上,园内农户人均增收可支配收入超过3.2万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惠城丝苗米产业园也有令人振奋的目标——到2020年,总产值要达到22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达12亿元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农业总产值50%以上,带动农户数达10000户以上,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3万元,年均增14%以上。

惠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跟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接下来,这些产业园的一个标准,就是连接了多少农户,去检验这个产业园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

新闻推荐

深惠13家 万豪国际酒店共同 参与再皂福公益活动

志愿者们用铲子把香皂刮干净,统一粉碎加水搅拌,加压成型后切割成10厘米的长方体,3小时后,当天再造的260公斤香皂被装箱打包,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