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惠州激荡“快哉风” 本报新栏目《惠州,快起来!》系列文章引发热议
“为日报雄文鼓掌,"七大包袱"切中要害!惠州人赶紧醒悟,大夫赶紧开药方。”“会想敢言,惠州主流媒体的姿态。”“这篇文章直接掀了盖头,见了真面目。”……11月26日和27日,《惠州日报》开设的新栏目 《惠州,快起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谈》相继刊发《惠州,快丢掉你的思想包袱!》《快醒醒吧,“装睡”的人!》两篇文章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不少读者为党报点赞,称赞文章写得好、敢于直面问题,促人警醒,催人奋进,为助力惠州向国内一流城市挺进注入强大正能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和激励全社会打破思想“枷锁”,摆脱守旧思维,以“岭东雄郡”雄武气魄“大踏步”走出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努力增创惠州发展新优势,以新担当新作为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上争创国内一流城市,本报开设《惠州,快起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谈》栏目,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推动惠州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的金点子、好创意。
栏目开篇刊发了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编委李朝荣执笔的《惠州,快丢掉你的思想包袱!》。该文反思了惠州人身上存在的孔乙己征、山区压力征、傍大款征、美美自恋征、土地依赖征、小富即安征、中游焦虑征等“七大包袱”,期待惠州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改掉不合理,革掉坏东西,卸掉包袱,轻装前进,加油快跑,呼吁“惠州,快起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见报并经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传播后,很快在惠州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阅读量超过35万+。不少读者看完该文第一反应就说,这是9月21日刊发万字雄文《新时代大湾区,岭东雄郡当雄起》后,《惠州日报》近期的又一力作,文章提振精气神接地气,让惠州百姓增加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惠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该篇推文后,吸引了上百粉丝互动留言。网友“LLAN”点赞说,“这篇文章说得太好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惠州要成为大树才行!”网友“穗”充满期待地说,“敢于直面问题了,思路清晰了,最主要的还是希望把有关创意落实到行动中去。加油,惠州,向国内一流城市挺进!”
“这篇文章引人深思,惠州要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深圳外溢企业放心来发展。”网友“Wayne.Zhon钟伟纯”建言。
昨日,该栏目刊发的第二篇“醒文”《快醒醒吧,“装睡”的人!》再次引发各界关注。
各界热议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敏
栏目为社会各界建诤言献良策提供平台
“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先于行动。惠州想要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以新担当新作为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上争创国内一流城市,首先就要在思想层面上先行一步。”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敏表示,“一方面,要跳出思维定势,打破思想"枷锁"。另一方面,要广开言路、广纳谏言,碰撞智慧火花,掀起思想风暴,从社会各界人士中吸收好的意见建议。《惠州日报》开设 《惠州,快起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谈》栏目,为社会各界建诤言、献良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开栏语中明确,可褒亦可贬,可振拔精神亦可痛下针砭,旨在纳百川之言,助争创一流。这种不回避短处、直面问题的态度尤为值得点赞。”
黄敏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惠州不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已经啃下了许多难啃的“硬骨头”、涉过了很多“险滩”,但还有许多“拦路虎”“绊脚石”需要破除。惠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日益广泛。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万众创新的活力,改革才能永葆一个城市的魅力。市委党史研究室也将进一步深化研究,全面、客观梳理改革开放40年惠州的好经验、好做法,将惠州改革开放历史中的重要事件、重大决策、重点工作进行“立此存照”,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为社会各界了解掌握惠州改革开放历程提供依据和参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惠州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汲取力量,增强锐意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调控科科长杨伟平
解放思想甩开包袱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惠州日报》这个栏目刊发的文章《惠州,快丢掉你的思想包袱!》,很提振精气神。”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调控科科长杨伟平称,解放思想、甩开包袱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站在较高的角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剖析惠州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也很及时。
杨伟平说,对于惠州的经济发展来说,既要立足于龙头支柱产业或项目,也要关注和关心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因为藏富于民的往往是民营企业,如此才能既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又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使惠州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才能让惠州摆脱中游焦虑征。
■民营企业家吴日道
惠州越有活力,民企越有希望
“奋斗者的希望!这是我看了《惠州日报》这一栏目和文章后的第一感受。”惠州市安德森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日道说,有国才有
家,有活力的惠州才能造就有希望有未来的惠州民企。“惠州,快起来!”是让人备感亲切又饱含期盼的话语,也让人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爱和鼓励,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的信心更足了。
■青年创业者孙建忠
激励年轻人成就事业实现理想
惠州青年创业者孙建忠利用惠阳秋长生产尤克里里的资源,创立了尤克里里品牌,面向全球销售。他告诉记者,《惠州日报》刊发的文章《惠州,快丢掉你的思想包袱!》在青年创业者中引发了巨大反响,文中单刀直入剖析问题,引起了年轻人的共鸣,“激情澎湃的字句,激励着年轻人再次审视自己的人生坐标,让大家铆足了劲,立志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成为建设惠州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在惠州成就事业实现理想。”
■惠城区桥东街道东湖社区党委书记黄艳
栏目畅通扩大了民意征集渠道
“这个栏目的开设,让惠州新老客家人都能为家乡发展建言,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惠城区桥东街道东湖社区党委书记黄艳说,栏目通过便捷的网络,进一步畅通和扩大了民意征集的渠道,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加强与社会各界近距离交流,有利于合力推进惠州科学跨越发展。
■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勇精
是敦促和警醒,犹如灌注加速剂
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勇精说,《快醒醒吧,“装睡”的人!》既是敦促,更是警醒,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灌注了一壶加速剂。
如今画卷已展开,号角已吹响,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勇于丢掉思想包袱,奋勇向前,为地方、为人民抓机遇、谋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当前,在驻村工作组和村委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里有了养蜂合作社,还引进了投资项目。村民对未来更有信心,对改变生活更有勇气了。石莲村将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村民谋幸福,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网友热议
丢掉包袱赶快行动,期待惠州再创新绩
网友“无花果”:好文!在惠州居住的大部分是客家人,这座城市有它的包容性和保守性。城市总体规划要高瞻远瞩合情合理,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让百姓的幸福指数稳定攀升!
网友“信”:文章分析很有道理,赞同!本人生活在深圳和惠州两地,对比一下,惠州的理念和管理水平确实跟深圳有差距,惠州需要追赶的还有太多。正如文中提到的,尽快认清问题,丢掉包袱,才能争取更大发展。
网友“Celia”:会想敢言,惠州主流媒体的姿态!
网友“龍”:惠州觉醒让我们非常欣慰。长期以来,惠州以山水城市自居,可配套设施和服务相对滞后;靠近深圳、东莞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占据大面积土地资源,却没有很好的发展,实在令人可惜。现在情况变了,相信五年后,一个全新的惠州会呈现在大家面前。惠州,加油!
网友“海绽碧盛”:多点这样的亮丑找差距的文章,少点那些沾沾自喜的文章和心态,惠州有希望赶上一流城市。
网友“天山红叶”:丢掉包袱,赶快行动起来!期待惠州再创新绩。
网友“袁怀志”:为党报点赞!敢一一罗列问题,亮明破除旧思想的坚定决心,争创一流的新惠州会让更多人信心倍增、干劲倍增!
网友 “中视国际陶陶”:说的是实话,写的是真知。惠州需要有国际化大都市的视野。
网友“山水同乐”:改革成果,不看汇报,就看结果。惠州的城市规划、便民程度、民生工程质量、环境好坏、不能看报告,直接看“现场”。党群关系、政商关系,直接影响改革成效。北漂、深漂、上漂之后,希望有“惠漂”!我是惠州人,我爱惠州!
唤醒惠州“狼性”激励敢闯敢干
惠州“快起来”的关键,在于选人用人。怎么选人用人?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这就是答案!
11月26日,《惠州日报》《惠州,快起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谈》栏目的开篇之作《惠州,快丢掉你的思想包袱!》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各界热议。文章中列举了惠州人存在的七大思想包袱:“孔乙己征”“山区压力征”“傍大款征”“美美自恋征”“土地依赖征”“小富即安征”“中游焦虑征”,可谓个个戳到痛点,发人深思。
所谓“征”者,即显露出来的迹象。既为迹象,意味着还未达到“症”的程度,就可以问题为导向找出根源打上“预防针”,阻止其继续发酵扩散,最终消除这种思想之“征”。若对这些“征”象做个综合归纳,最主要的还是安于现状慢作为,正如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所指出的:“缺少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敢为人先、担当进取的精气神不够,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缺少一点“狼性”,没了改革开放之初南粤人“杀开一条血路”的勇猛。
《惠州,快起来!》栏目的宗旨,就是要给惠州人“猛击一掌”,激发惠州人的“狼性”,把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唤回来。当然,这绝非只是喊喊口号、发发文章的事。舆论是要激活,声势是要造大,更重要最关键最难的还是选人用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们要进一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点燃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对敢担当、敢创新的改革者,群众口碑好、业绩突出的实干家和不去跑、不去要而是埋头苦干的“老黄牛”,要表彰嘉奖,及时大胆用起来,让干部看到只要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组织上是不会埋没的。要探索建立绩效考核新体系,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干部实行不同的考核方式,激励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白 璐)
统筹 本报记者廖桂旭
采写 本报记者廖桂旭 潘高耸 冯丽均 郑国瑞 谭 琳 黄宇翔 通讯员陈汉章
新闻推荐
制图:周美霞企业进出口货物时,出于加快货物通关速度等考虑,货物并非逐笔缴纳关税,而是通过缴纳关税保证金或办理相关税款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