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一中“励品课堂” 成全国德育工作典型

南方都市报 2018-11-21 06:27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的通知》,大亚湾第一中学入选该名单。

此次教育部组织专家评选出400个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广东省共有14个,大亚湾第一中学的《励品课堂:让所有孩子都出彩》成为惠州唯一被列入该名单的经验课程。

励品课堂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高二语文教师滕云飞教授《雷雨》时,在探究“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否出于真心”这个问题上,让学生各抒己见。经过分享交流,同学们慢慢体悟到不能直接给人物贴标签,要用变化的、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高二(11)班的罗文彬同学,好动、大大咧咧的习惯在传统课堂势必要挨批评,但在“励品课堂”上,他的性格优势使小组合作探究的气氛异常活跃,也让他在历史材料题作答时常犯的问题暴露无遗,而其他同学的点评又使他的不足得以及时改正。

2015年,该校韦宁宁同学被香港大学理学院录取,陈博涵同学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2016年,14岁的高二学生黎子翀以663分的总分位列惠州市理科总分前10,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在广东录取的惟一学生,任振江以639分名列县区中学第二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2017年高考,在惠州市当年中考前10000名仅81人的情况下,本科上线368人。

什么是励品课堂

近年来,大亚湾第一中学建立起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励品教育”新品牌,立德树人,深化课堂改革,将学生核心素养放进课堂,从“知识为本”走向“核心素养为本”,通过课堂重建、课程重构、小组重组,形成“励品课堂”。

学校“励品课堂”以“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模式为基本形式。“121”指的是课堂使用三案时间的大致分配,即预习案10分钟,探究案20分钟,训练案10分钟。三案,指的是导学案的三个组成部分,即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环,指的是自主生疑、互动解疑、内化迁疑。同时,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在遵循“121三案三环主体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基础上,坚持一模多法。

“励品课堂”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自主生疑;讨论探究,互动解疑,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和谐、全面发展。在课程上,德育课、体育课等课程实现高度整合,内容呈现模块化。“每周一课”德育课程成为德育的一个窗口;“每周一堂”《新闻周刊》新闻课程,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资讯;“每周二节”体育选项教学,让学生发展个人兴趣。“每周五次”体育大课间,融入广播体操、健美操、跑操3项活动……采写:南都记者蔡雯陈海燕

新闻推荐

惠州市纪委通报3起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典型问题

本报讯(记者周觅通讯员惠纪宣)市纪委日前通报了3起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典型问题。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