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版“茶马古道”将面世 城市旅游资源再升级,46公里古驿道年底前将对外开放
罗浮山古道支线将串联多个景点。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峰)随着罗浮山古道建设提升工作启动,惠州即将拥有自己的“茶马古道”。日前,市住建局组织编制的《惠州市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25)(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正式对外公示征求意见。根据《规划草案》,惠州古驿道将包括3条主线和8条支线,全长约1010.61公里,将选取10处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线路作为重点发展段。
此外记者从该局获悉,今年初发布的《2018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选取与保护利用工作计划》中预计于今年内完成建设的惠州罗浮山古道、汕尾海丰羊蹄岭—惠州惠东高潭古道(惠东段)共46公里古驿道改造工作已全面动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就将建成对公众开放,这也意味着领略惠州“茶马古道”风情即将实现。
打造惠州古驿道文化名片
年初,省住建厅印发《2018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选取和保护利用工作计划》对全省范围内的南粤古驿道进行梳理,并明确了重点线路的打造。结合该计划,惠州迅速展开行动,结合惠州古驿道遗存及沿线资源的实际情况,选取惠州罗浮山古道、汕尾海丰羊蹄岭—惠州惠东高潭古道(惠东段)两段约46公里作为惠州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
“《规划草案》在前期古驿道的基础上,连点成线成面,串联起城市的文化资源形成完善的古驿道体系。”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将逐步打造“惠州古驿道文化之旅”的文化名片。
规划区域上,《规划草案》明确称覆盖整个市域现辖的四区三县,总面积达到11346平方公里。该负责人同时称,除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古驿道的修复和打造还将承担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乡镇经济发展的任务。“不单是经济发达的主城区要挖掘,龙门等山区贫困区域更要借力。”
具体到建设目标,《规划草案》称,到年底将形成示范效应,完成省级古驿道重点线路建设;重点围绕示范地区的设施提升、遗产活化利用、村镇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统筹规划;至2020年底,要突出重点区域,完成市级古驿道重点线路及重点发展区域建设;沿线配套逐步完善;古驿道综合功能和社会效益显现;至2025年则将塑造文化品牌,完成全市古驿道线路建设;古驿道线路、发展节点、特色镇村互通互联;形成多功能、网络化的古驿道线路系统;实现遗产保护、健康休闲和村镇发展和谐共赢的局面。
结合年初的古驿道建设计划,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彼时选取的罗浮山古道、汕尾海丰羊蹄岭—惠州惠东高潭古道(惠东段)古驿道的改造工作已于9月份正式全面启动,按照建设计划,今年底前将实现完工和对外开放。
规划形成3主线8支线古驿道系统
通过对于文献和古驿道现状的调查,以及综合资源、城镇发展和净赚扶贫等要素,《规划草案》梳理指出,未来惠州将形成“主线+支线+发展节点”的古驿道线路系统,包括3条主线和8条支线,全长约1010.61公里。分别为广惠古驿道、潮惠古驿道、东江古驿道3条主线以及龙门古驿道、罗浮山古道、莞惠古驿道、高梁横古道、惠阳古驿道、海防古道、淡水河古驿道(水道)、西枝江古驿道(水道)8条支线。
“根据各条古道的延伸情况,承载的功能形态各异,以及破损程度的不同,将实施分类保护和管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广惠古驿道和罗浮山古道为例,其中广惠古驿道主线为唐宋以来连接广州省城和惠州府城的主要官道,在构建过程中就将重点发展旭日古村、罗阳老街、缚娄古国文化园、白沙堆、惠州历史城区等节点,展示东江商贸文化、海丝商贸文化和客家文化;而罗浮山古道支线则为葛洪采药道、养生道、传道道,重点串联联冲虚观、酥醪观、拨云寺、鹰嘴岩、飞云顶等葛洪上下山行医炼丹的踪迹节点,展示的是中医药文化、道教文化和山水文化。
如何更为有效地发挥古驿道的作用,《规划草案》指出将依托驿道文化资源上下游延伸产业功能。
具体到表现上,《规划草案》指出在产业发展环节将依托古驿道线路,带动沿线村镇特色农业、文创产品制造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深化文化线路主题策划,将划分古城、古村镇、古水道、生态四大特色主题区,规划14处文化主题代表区;三是以古驿道线路为轴线,带动沿线34个特色村镇的发展;四是依托古驿道线路,开展徒步、骑行、定向运动、自驾露营、水上运动五项适合大众参与的户外运动;五是发展自然观光、近郊休闲、历史文化体验、地理探险、水上游径等古驿道主题游径。
此外,《规划草案》提出对于古驿道的开发建设进行深度修复和保护。结合驿道遗存情况,对山地型驿道、平原型驿道、滨水型驿道、村镇型驿道、古水道划定古驿道保护区划和附属设施保护区划,构建生态环境控制、建筑风貌控制、公共空间控制三方面的保护体系。
■链接
10条重点发展古驿道一览
按照《规划草案》,在构建3主线8支线的古驿道线路总体布局基础上,结合当前古驿道的遗存情况、线路文化故事、旅游兴奋点、特色村镇等因素,还将选取10处具有代表性的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线路作为重点发展段,当前已开工建设的罗浮山古道和汕尾海丰羊蹄岭—惠州惠东高潭古道(惠东段)均包含在内。
1.罗浮山古道
属于罗浮山古道支线。位于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内,是葛洪中医药文化兴盛发展之路。全长约21.25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竹海拨云段、野趣寻峰段、朱明洞景区段、门户景观与特色村落段进行开发利用。
2.高潭古道
属于高梁横古道支线。位于惠东县高潭镇,是红军革命斗争的重要路线及茶盐贸易的重要通廊,全长约15.16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茶盐风光与红色旅游段、户外拓展段、东江红都体验段进行开发利用。
3.白沙堆古驿道
属于广惠古驿道主线。白沙堆古驿道位于惠城区小金口白沙堆村片区,是唐宋以来连接广州省城、惠州府城的必经官道;近代东征国民革命进入惠州战场的西部通道,全长约3.2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白沙村怀古段、临江野趣段进行开发利用。
4.东坡宦游古道
属于东江古驿道主线。东坡宦游古道以惠州府城为起点,以罗浮山为终点,水陆结合,是东坡游历罗浮山之路,其中水路长约75.2公里,陆路长约24.8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定向运动、自驾露营、水上运动等五项适合大众参与的户外运动。
5.秋长群英古道
属于惠阳古驿道支线。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是近代以来秋长群英济世安民的重要道路,展示惠阳客家围屋的重要展示长廊,全长约12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客家慢生活体验段和山水休闲骑行段进行开发利用。
6.缚娄古国寻根古道
属于广惠古驿道主线。位于博罗县罗阳街道,是探寻岭南现代文明—缚娄古国历史遗迹、先民生存以及连接罗阳明代城墙遗址的重要道路,全长约6.8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缚娄遗迹探寻段和罗阳古城体验段进行开发利用。
7.海防古道
属于海防古道支线。位于惠东县稔平半岛及大亚湾亚婆角一带,是明清抗击倭寇、抵御外侮的重要走廊,全长约21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盐洲古村体验段、平海古城体验段进行开发利用。
8.黄狮岭古道
属于龙门古驿道支线。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三洞村,是龙门古县城连接河源、新丰江水库的重要通道,红四师等红色队伍的重要转移通道,全长约8.4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黄狮岭体验段、龙门古城体验段进行开发利用。
9.龙华古道
属于广惠古驿道主线。位于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粮桥村,是广惠古驿道系统中的重要民间古道,明末清初以来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全长约4.8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旭日漫步段、龙华风光骑行段进行开发利用。
10.阿姨岭古道
属于高梁横古道支线。位于惠东县平山街道办黄排村,是古代沟通沿江至沿海的主要通道,稔平半岛盛产的食盐和海产品的主要运输通道,全长约6公里。规划建议线路划分为阿姨岭生态风光体验段、将军渡近郊旅游体验段进行开发利用。
新闻推荐
131名游泳爱好者参加惠州市第一届成人游泳公开赛。《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摄东江时报讯记者刘建威昨日,惠州市第一届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