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中医药梦想再次启航 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走向世界
市民在体验中医“阿是疗法”。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两年前,全球众多医学界大咖齐聚著名中医药学家葛洪的道场——惠州罗浮山,以“青蒿”为题共论中医科学之道。两年后,他们再次聚首罗浮山,围绕“中西医汇聚,促进医学科学进步”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11月6~9日,作为中国中医药界乃至世界中医药界的顶级学术会议,中医科学大会第二次选址罗浮山,让惠州和罗浮山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场“华山论剑”,不仅推动了中医药振兴发展、走向世界,更为惠州带来了永不落幕的中医科学精神。
惠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随着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落幕,中医药梦想重新启航。
大会回顾
3位诺奖得主10余位院士赴会
这是一次智慧的碰撞,这是一场学术的盛宴。
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席大会并做客 “诺贝尔讲堂”,分享世界顶级科研成果。
阿 达·约 纳 特 (AdaEYonath),以色列结晶学家,因在核糖体结构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200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来自中东的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是45年来首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在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的诺贝尔讲堂上,“奶奶级”诺奖得主阿达·约纳特回答了一系列关于抗生素的问题,同时带来了关于抗生素耐药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她透露,通过研究病原体结构,她为抗耐药性且环保型的抗生素研究开辟了一条蹊径。
厄温·内尔(ErwinNeher),德国生物物理学家,1987年获得莱布尼茨奖,199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和哥廷根大学教授。“我有幸参加中医药相关研究项目,我发现离子通道这类生物分子在中药作用机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厄温·内尔表示,离子通道是很多药物的靶点,他们通过研究,可以预料许多离子通道会是中药活性成分的靶点。
阿里耶·瓦舍尔(AriehWarshel),1940年出生于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的以色列籍生物化学家,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在引入生物分子结构功能相关的计算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诺贝尔讲堂上,阿里耶·瓦舍尔给大家播放了一段京剧片段,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通过计算机建模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并进行药物研发。
除了诺贝尔讲堂,大会期间还举行多场学术报告会,包括中医肿瘤学、内科疾病与中药资源、新技术与新疗法、针灸、药效物质与新药开发、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中医传承与发展、中西医汇聚等八大主题。中科院院士陈孝平等10余名与会院士以及众多海内外知名中医药学专家,分别围绕各自研究的领域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展示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分享了最前沿的中医中药学术成果。
68家知名中医药企业携产品亮相
这也是一次中医药最新科研成果的展示。
作为本届中医科学大会的重头戏——— 岭南中医药博览会于11月6~9日在罗浮山景区游客中心举行。
本届博览会着眼中医药产业的未来,以“中西医汇聚:更强大的医学科学”为主题。北京同仁堂、国药集团、广药集团、山东东阿阿胶、京都念慈菴……全国68家知名中医药企业携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诊疗设备等主打产品亮相。
“现在,患者可以像喝咖啡一样服用中药。”深圳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黄舒婷说,作为老字号的医药企业,三九医药正着力于技术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免煎中药”,其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中药提取、浓缩、制粒成为中药颗粒,具有无需煎煮、直接冲服的特点,极大方便了患者。
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展位,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一方制药是最早的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也是第一批中药饮片制剂改革生产基地,“目前已建立广东、甘肃、浙江等八大生产基地,100余种药材采集地,为进一步拓宽全国市场打下基础。”
记者注意到,除中医药配方颗粒外,中医智能化诊疗设备也出现在本次博览会中。在深圳前海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展位前,观众正坐在智能设备前进行中医诊疗,仅十几分钟,诊疗数据便呈现在设备屏幕上。
岭南中医药博览会在惠州召开,中医科学大会再次来到惠州,这给当地药企提供了有利先机。九惠药业的安胃疡胶囊、连番止泻胶囊,罗浮山国药的百草油、宫炎宁片,新峰药业的感冒灵颗粒……记者看到,在博览会的中西医药成果展区,有多款惠州药企的拳头药品,展现了惠州医药业独特的本土特色和历史传承。
此外,本次博览会专门设立博罗大健康产业展区,展示惠州药企新发展新成果。在罗浮山国药展区,众多游客聚集在此体验“阿是疗法”,数名专业理疗师现场用罗浮山百草油为体验者刮痧。由于百草油具有独特的解毒、消肿、止痛、止痒功效,该企业以此为基础与连锁药店合作发展刮痧、推拿、按摩等中医理疗项目,着力大健康产业。
同为惠州知名药企的新峰药业,这次带来了地龙注射液、肿节风注射液等独家中成药注射剂和一批绿色诊疗项目。据新峰药业市场部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峰药业已获批文的中成药注射剂共17种,其中有6款独家产品。今年下半年,该企业的绿色诊疗项目将陆续投入市场。
大会影响
惠州再次成为焦点
在这场中医盛宴中,惠州是最大的赢家。
近段时间以来,从媒体预热到大会开幕,“中西医汇聚,促进医学科学进步”“青蒿素”“中医传承与发展”“博罗大健康产业”等关键词热度持续上升,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借助新媒体平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境内外34家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的各种报道将大会持续引向高潮,中医药成了舆论的“宠儿”,惠州、罗浮山也再次成为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惠州日报》等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已刊发大会相关稿件60多篇,各类媒体转载文章逾5万篇次。
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与惠州结缘始于中医科学大会。2013年,张伯礼因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第一次来到惠州。“罗浮山的环境、空气、生态都是一流的,是医养结合的胜地。”当时,张伯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盛赞罗浮山的环境,建议惠州把中医药和旅游、养老、健身、休养等产业结合起来,发挥罗浮山得天独厚的优势,做成综合健康服务产业。
此次,他第二次以专家委员的身份来到这里。看到此情此景,他诗兴大发,欣然写下《罗浮颂道》,并通过微信发给本报记者。该诗写道:“苍茫罗浮四百峰,飞瀑清泉千余行……”对罗浮山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惠州是座美丽的城市。”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里耶·瓦舍尔(AriehWarshel)毫不吝啬地说。他告诉记者,他趁中医科学大会之机,参加了当地一家中药制造企业,很有收获。“那里的工艺产品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观赏体验。”
厄温·内尔(ErwinNeher)是德国著名生物物理学家,1991年与德国细胞生理学家伯特·萨克曼教授发现了细胞内离子通道荣膺诺贝尔奖,被认为是在生理学医学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在大会开幕前夕,他考察了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体验罗浮山百草油的功效之后,他表示,罗浮山百草油是人类医药文化的瑰宝,百草油适用性非常强,完全可以加大产量,走出国门,让西方人也使用它。
产业发展路径更明晰
中医药产业是惠州传统产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博罗县便以“一县五药厂”冠称全国。近几年惠州市中医药产值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全市现有中药制剂企业9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家,中药制剂厂外车间2家,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26万亩,今年中药生产总值估计超过20亿元。
据介绍,当地计划在罗浮山下浪村和龙华镇建设两个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采用“农户+企业”模式,以企业大项目带动和支持,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加大中药资源的保护,形成种植培育、采收、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
同时,博罗将抓住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机遇,依托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产业基础,着力建设以为健康服务为核心,以健康农业、健康制造为辅,打造包括健康产业总部基地、中医药研发成果交易基地、中医药研学基地、健康旅游产业基地、现代中医药研发及制造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六大基地”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日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惠州市正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国家中医药康养基地,吸引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养生项目落户,引进中医药康养领域的国医大师及国家级名中医,建设名中医诊疗中心、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更好地满足港澳地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在发展中医药康养服务方面,将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特色康复等服务,培育一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和养生保健机构,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养生指南和健康干预方案。
据介绍,试验区依托惠州历史文化名城和良好生态资源的特色优势,以罗浮山的名山效应和旅游龙头的示范带动,以规划建设“罗浮新城”为引领,统筹全市中医药资源,健全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培养引进中医药健康养生人才,建立中医药健康养生研发平台,创新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业,制定 “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保健服务”“中医药+养生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国家级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创新基地和南药种植基地。
大会启示
惠州发展健康产业正当其时
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圆满落幕了。对惠州而言,大会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外科领域专家陈孝平认为,惠州是中医中药的发源地之一,“对中医药的发展已经作出很大贡献。”陈孝平建议,惠州发展中医药产业应从中医药的科学化应用着手,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中药药品的有效性,“药用在病人身上要有效,要能够解决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谈到惠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张伯礼说,国家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维护必定催生健康产业,所以惠州发展健康产业正当其时。“健康产业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都包括,更基础的是健康教育,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自己的健康要负起责任,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义。惠州有好的产业基础,健康产业方兴未艾,关键是现在如何引导发展。”张伯礼说。
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里耶·瓦舍尔(AriehWarshel)同时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当得知与深圳同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惠州也致力于打造大健康产业后,阿里耶·瓦舍尔表示,去年,由他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成立,未来或有机会与惠州合作。本报记者张 斐
新闻推荐
二十多年前,我从湖南邵阳来到惠州。自古以来,湘惠文化交流众多。葛洪的父亲葛悌,当过西晋时邵陵(今属湖南邵阳)太守。而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