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活跃惠州建设者身影 中建钢构承建珠海口岸旅检大楼 部分钢构件惠州生产

东江时报 2018-10-25 08:36

港珠澳大桥昨日9时正式通车运营。这是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 新华社发

王占奎(右)和曾伟能(左)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2017年4月16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旅检大楼A区7万平方米网架提升全部到位。 中建钢构供图

昨日,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营运首发班车抵达澳门口岸。当日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新华社发

旅客乘坐穿梭巴士。 新华社发

■《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

“在这度过了上千个日夜,点滴回忆此刻浮现心头……”前日晚上,在转发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的消息到朋友圈时,曾伟能写下了这句话。他是位于惠阳区平潭镇的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参与、见证了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旅检大楼钢结构项目的建设。

从2015年5月进场,到如今的大桥通车,曾伟能3年时间都花费在这个项目上。他老婆打趣说,项目做了这么多年,经常喊辛苦,通车后是不是感觉小骄傲?“这两天很多网友为大桥建设者点赞,我看了很高兴,很骄傲!”曾伟能说,这两天很多人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建设过程很艰苦,和家庭又聚少离多,不过未来几年都可能遇不上这样的世纪工程,想想就很满足。

万余人次建起旅检大楼钢结构

昨日,曾伟能在公司的生产车间,查看钢构件的生产情况,他目前正负责香港机场天桥的建设项目。“恰好他(曾伟能)回来了,不然可能采访不到亲历者了。”该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蔡良浩说,港珠澳大桥这个项目完工后,参与人员到其他项目继续工作了,曾伟能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旅检大楼项目建设之初到完工验收,一直坚守,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作为港珠澳大桥的重要配套项目之一,是我国内陆唯一同时连接香港和澳门的口岸。项目总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人工岛建筑群形成三点一线的规划格局,寓意着“一地三通,如意牵手”。中建钢构承建了珠海口岸旅检大楼A区、B区,交通中心及交通连廊四部分的钢结构工程和屋面工程的建设,总用钢量达3万吨。

“最高峰的时候,整个岛有8000多人,我们项目就有800多人同时开工。”曾伟能说,珠海口岸旅检大楼位于人工岛上,进出需要办理相关许可文件,项目从开工到完工,一共办理了1万多张,即有1万多人次参与了旅检大楼钢结构的建设。

从进场到施工仅用2个月

2008年,从学校毕业后,曾伟能即到中建钢构工作,参与过广州西塔、广州亚运会主场馆等标志性大工程。但旅检大楼的项目,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艰辛。

“现在看到的人工岛,建筑宏伟,绿化漂亮,但我们刚进驻的时候,由于是刚填起来的人工岛,现场就是一片泥地。”曾伟能清楚记得,他随第一批51人的团队,于2015年5月27日进驻人工岛。面对无办公地点、无住宿地方、无食堂等不利条件,用一周时间搭建板房等,使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特别是,从设计团队进场到第一批钢构件到场,仅仅花了2个月时间,而按照正常速度,一般要4个月左右。“我们可以说是跑步进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曾伟能说,设计团队日夜加班,进场第三周,完成第一批图纸深化;第六周,完成第一批构件的制造;7月10日,钢结构开吊,正式吹响了钢结构工程建设的冲锋号角。

施工过程中,困难比想象中多,但解决办法不能落下。“刚开始是泥路的时候,好不容易找一块地方放钢构件,但运载钢构件的车辆通行时又会下陷。”曾伟能说,最终只能通过多台吊车转运的方式,将钢构件接力吊至现场。此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该项目还出现了许多困难。

“4个足球场大”单元同步提升

项目建设过程中,旅检大楼A区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根据设计要求,其主要结构为42根钢柱支撑的正方四角锥屋盖网架,钢网架平均厚度约10米,屋盖网架长约329米、宽约237米,是国内外罕见的超大单体网架结构。

曾伟能说,综合安全、质量、进度等各种因素,中建钢构项目团队采取了原位拼装、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法,把整个A区5.5万平方米钢网架屋盖分为4大提升区域,合计13个提升单元。2016年4月1日,第一块单元提升就位,面积约26000平方米,相当于4个足球场,重量达3200吨的提升单元提升就位成功。2017年4月14日,旅检大楼A区最后一片提升单元就位,标志着旅检大楼钢屋盖封顶。

“第一块单元提升时,我们18台液压提升器同时工作,这么大面积钢构件同步提升,国内很罕见。”曾伟能说,这个步骤是整个项目最难的地方,

为此还专门进行了施工模拟分析,充分考虑海边风力等因素。甚至,当时业主单位担心存在安全问题,施工前还请专家进行了安全验算。

此外,中建钢构项目团队在旅检大楼B区屋面施工期间,还创造了8天7000平方米的屋面铺设新速度。

钢构件使用航母级钢材

困难阻碍人,也能锻炼人。作为该项目的元老,3年里,曾伟能从安全总监成长为项目经理。“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感谢你们一起与我闯过!”曾伟能近日在朋友圈感慨。

“安装一线很辛苦,每天都在人工岛上,就像在孤岛生活,真的不容易。”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占奎昨日向东时记者说,钢结构安装是靠前工序,与土建一样,所以刚进场时环境比较差。

实际上,王占奎在后方也感受到“跑步进场”的紧迫感。“这个世纪工程时间要求紧,但质量要求很高,不能大意。”王占奎说,项目所用钢构件有部分是在惠州生产,生产车间的工人都是加班加点完成。钢构件体积大、质量重,但安装精度却在毫米级,对构件对接部位的制作精度要求很高。根据要求,误差允许在3至5毫米范围,惠州生产的钢构件都自己提高要求,以3毫米为目标。

“大开间、大跨度,加工工艺复杂。”王占奎介绍,考虑到钢构件是人工岛上使用,海上盐分高,为加强防腐,该公司参考船舶涂装体系,加强钢构件防腐,达到设计使用年限120年的目标。同时,部分主力钢构件,还采用航母才使用的460兆帕级钢材。

“干活很艰辛,现在很自豪”。通车后,王占奎说心情很复杂,但与项目所有参与者一样,能够参与这个世纪工程,是自己职业生涯的骄傲!

相关链接

中建钢构广东公司

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原中建钢构阳光惠州有限公司)从深圳迁到惠州已经有10年,位于惠阳区平潭镇。从中国最高的超高层钢结构大楼,到创造世界最快施工记录的两座大厦,从全球最高的钢结构大楼到华南地区最高建筑,该公司均参与建设。

据悉,该公司承建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深圳地王大厦、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环球贸易广场、中东最大机场——— 阿布扎比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

港珠澳大桥昨正式通车运营

全球最长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24日正式通车运营。当天,随着客运、货运通道的开放,记者在现场看到,货车和旅客在大桥上川流不息。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09年12月正式开工。

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总监张劲文介绍,整个项目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香港接线及香港口岸,珠海、澳门接线和珠海澳门口岸,总长约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项目全长约29.6公里,概算投资约480亿元,采用桥岛隧组合方案,22.9公里为桥梁,穿越伶仃洋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公里为岛隧组合。

珠海市横琴新区党委书记牛敬表示,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让珠江口天堑变通途,改变了珠三角的地理格局,香港将获得更广阔的珠江西岸腹地,粤港澳大湾区也形成了1小时生活圈。

声音

“我此前每次都要搭车、乘船,花费3个小时以上才能从香港回到珠海,如今大桥通车运营,行程已经缩短到最快两个小时以内,换乘难度也显著降低。”

——— 珠海市民张贵莲

“我从香港口岸发车到澳门大概40分钟,一路上非常平稳,通关也比较顺利,还能欣赏大桥沿途的风景。以前坐船遇到风浪担心晕船,现在好了,就是希望市内接驳的交通能更方便些。” ——— 旅客高女士

记者体验

穿梭巴士舒适快捷

港珠澳大桥昨日正式通车,位于珠澳口岸人工岛上的澳门口岸也同时启动运营。联络澳门与香港之间的穿梭巴士,是来往大桥港澳口岸之间的重要交通工具。新华社记者搭乘当日首班从澳门开往香港的穿梭巴士,感受大桥带给两地民众的舒适和快捷。

记者一早驱车抵达澳门口岸西停车场,该停车场可停放3000多辆小汽车,车位充足。穿过连接停车场与边检大楼的空中走廊,即可快速到达口岸边检大楼。上午9时整,随着口岸大楼开放,记者和旅客有序进入香港方向离境大厅,通过自助闸口,整个通关手续完成前后不到一分钟。

穿梭巴士售票处位于离境大厅内,距离通关入口处很近。穿梭巴士单程票价仅65澳门元,价格相当亲民。通过闸口,出门便是上车处,为乘客节省了不少时间。上车前,乘客们纷纷在首班车前拍照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穿梭巴士采用双层车,绿色座椅,巴士上均配备安全锤,楼梯处还贴上了提醒乘客紧握扶手的标识。坐在上层,可以欣赏车外的景色,车后方可放置大件行李。

首班车的乘客中,不少是专程而来。9时20分巴士准时发车。此时天空飘起小雨,乘务人员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巴士通过离境车道后缓缓加速,不久后就开上港珠澳大桥主桥,稳稳向前行驶。港澳之间首次有巴士穿梭于伶仃洋宽阔的海面之上,将两地人地理、心理距离瞬间拉近。

港珠澳大桥主路为双向六车道,宽阔平整。记者坐在穿梭大巴上层,行驶途中天空逐渐放晴,阳光穿过乌云洒向海面,波光粼粼。不时飞过的海鸟,往来穿梭的船舶,加之海天相接处的岛屿,伶仃洋美景一览无余。

“景色好靓啊!”坐在记者身边的澳门市民麦先生专程搭首班车去香港,体验港珠澳大桥。

“我去香港东涌购物,下午就可以回澳门了。”在澳门经商的葡萄牙商人朱利安也难掩兴奋之情,他是专程抢搭首班车来亲眼看看港珠澳大桥,“这个大桥太棒了,可以看到很美的景色”。

驶出隧道,香港大屿山已近在咫尺,香港国际机场也在大桥左前方不远处。随着巴士快速向前,大屿山的缆车、林立的高楼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有乘客感叹:“真的很快!”

穿梭巴士抵达香港口岸时,车上响起热烈掌声。记者低头看表,全程用时约40分钟。回望来处,大桥仿佛一条巨龙,蜿蜒在伶仃洋上。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惠州小伙失恋网购6瓶药轻生 最后关头向家人求救 经抢救后康复出院

东江时报讯既往没有癫痫病史、没有外伤,为何会引发反复抽搐?近日,一名27岁男子因反复抽搐、昏迷、心律失常等情况被转诊到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