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小伙失恋网购6瓶药轻生 最后关头向家人求救 经抢救后康复出院

东江时报 2018-10-25 08:35

东江时报讯 既往没有癫痫病史、没有外伤,为何会引发反复抽搐?近日,一名27岁男子因反复抽搐、昏迷、心律失常等情况被转诊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蔡春生从接诊医生的记录中了解到患者的病史和各种临床表现。原来,患者因失恋欲轻生,服用了大量药品导致中毒。

事发小伙一时想不开服药轻生

接诊后,蔡春生医生向患者家属了解了相关情况。

蔡春生医生:“他最近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患者的妹妹:“哥哥在十多天前失恋了,当时他把自己的银行密码、手机密码等个人信息都告诉了我,感觉上有点像交代后事。但当时也没多想。”

患者的母亲:“那天他突然跑回家,一进家门就说,"赶紧送我去医院!"然后就晕倒,开始抽搐。”

听完这些,蔡春生的内心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让患者的妹妹和母亲赶紧用各种方式查找,看看患者是否有大量购买药品记录。果然,患者的妹妹在哥哥的手机中,找到曾购买过6瓶治疗眩晕的药品,而且都是非处方药。

“这下一切都明了了。”蔡春生说,患者极大可能是过量服用药物导致中毒,病情的表现也十分符合。医院因此立即对患者采取洗胃、输液等针对药物中毒的施救措施。很快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就恢复平稳了。小伙清醒后告诉家人和蔡春生,因为一时想不开,他每天在网上寻找轻生的方法。最后用这种方式把自己逼上绝路。

经过医治,目前该小伙已康复出院。

医生幸及时发现否则不堪设想

蔡春生介绍,这是一种常见于治疗晕眩的药品,但是过量服用可对心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伤及性命。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因所在,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小伙子很幸运,送医及时,较早明确了病因,不然即使全力抢救也很恐怕很难挽回。”蔡春生说,急诊科每天都能见到“一时想不开”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难以挽回生命,不仅家属心碎,作为医生也很心痛。他感叹,生命可贵,内心别太脆弱,别轻易放弃。

该院急诊内科主任张艳玲也提醒,基层医生和年轻医生们一定要打好问病史的基本功,注重病史的追踪,在对症下药的同时,还要深挖病因才能击中要害,挽救患者性命于水火。

温馨提醒

谨遵医嘱科学服药

市一院药学部副主任郭林介绍,案例中,患者自行通过网络购买的药品属于非处方药(OTC),具有抗眩晕和镇吐的作用,该药大剂量服用会对心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约有1/3的病人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

“非处方药虽然安全性较高,但只是相对处方药而言。它也是药品,同样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并非绝对"安全"。”郭林提醒,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也反映出了药物除了治疗效果外,也有所谓的“毒性”,这里的“毒性”即指药物的不良反应。“案例中提到的男孩,正是由于过量的服用药物从而导致药物中毒。所以,我们一定要谨遵医嘱、按照说明书科学安排服药,这样不仅能增进疗效,而且能尽量避免药品副作用所带来的身体损伤。”

郭林补充到,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普及和药师门诊的建立,在药师指导下,符合患者个性化特点的“精准用药”能大大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能有效规避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

知多点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市一院药学部副主任郭林介绍,根据国家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主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国家批准的新药;使用时有附加要求,自我用药不安全,需医药工作者指导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使用时不需要医务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按标签或说明书的指导自行使用即可。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程秋伊

新闻推荐

惠州大亚湾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转让公告

惠公易土大亚湾[2018]022号根据广东省政府[2002]79号等规定,我中心对以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实行网上挂牌转让,现就有关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