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他们第一个奏响劳动乐章 惠州市1.8万“城市美容师”喜迎环卫工人节
陈雪梅。
马丽丽。
每天,天刚蒙蒙亮,市民还在睡梦中,全市大街小巷里的近万名环卫工人就已出动,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赶在市民上班前清扫出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奏响劳动乐章的第一个音符。10月26日是第25个广东省环卫工人节,惠州市约18000名“城市美容师”,有的在一线清扫了几十年,有的新加入这一行,他们无私奉献在环卫一线,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精神,用五尺扫帚为城市“梳妆打扮”。
■省优秀环卫工人陈雪梅
带领班组让澳头更整洁
今年49岁的陈雪梅,是大亚湾环卫局澳头环卫所一名普通环卫工人。2009年起,她就与道路清扫结下不解之缘,她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在环卫一线一干就是9年,多次被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今年她还获评省优秀环卫工人。
9个春秋从不迟到缺勤
和成千上万环卫工人一样,陈雪梅一开始拿起扫帚时有点不自在。陈雪梅说,记得第一天上街清扫时,虽然戴着帽子和口罩,但心里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特别是人多热闹时,还会碰上亲戚朋友和熟人,脸上总是火辣辣的,总觉得低人一等,矮人三分。慢慢地,她有了一番想法: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既然选择了环卫,就应该无怨无悔地干下去,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9个春秋里,她记不清用坏了多少扫帚、撮箕、背篼,清除了多少垃圾,疏通了多少被堵住的排水沟和下水道,她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环卫工作,换来整洁靓丽的市容市貌。
这9年时间里,她从不迟到缺勤,扫遍了城区的大街小巷,在环卫这个平凡岗位上,她从不提工作之外的要求,再难清扫的路段,再脏再累的工作任务,在她手里都能顺利完成,即便加班加点也从无怨言。
以身作则成为班组榜样
陈雪梅的一丝不苟,大家看在眼里,她被一致推选为妈庙片区清扫组组长。担任组长以来,她更是敬业尽责。为提升安惠大道的清扫质量,她经常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还骑自行车一一检查一番才肯放心下班;发现个别不够整洁的地方,她便会拿起扫帚亲自打扫,久而久之,同事们受其影响变得越来越认真仔细。
每逢更换工作路段,为了尽量让同事们没有意见,她都会做好前期的路况摸底工作,把路段长短与垃圾量多少搭配均匀,与大家一起到路段上现场界定,让每个人都心中有数。正是这种人性化的管理,让同事们打心眼里佩服她,并纷纷在工作中给予认真支持。她带领的班组,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清扫保洁任务,每次遇到重大接待任务时,她带领的班组总能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谈到工作与荣誉,她说:“我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只希望把本职工作做好,给市民们一个干净的街道环境。”
■“90后”马丽丽
选了这份工就担好这份责
1992年出生的马丽丽是桥西环卫所一名环卫工人,“90后”当环卫工人能扛得住这份辛苦和别人异样的眼光吗?近一年来,马丽丽以实际行动给所有质疑的目光一个坚定的答案:既然选择了这份工,就要努力担好这份责。
用行动改变他人质疑目光
“肯定做不了几天的。”“这么年轻,为什么要做环卫工啊?”去年11月,当马丽丽脱下青春靓丽的衣服,穿上环卫工作服时,同事和亲朋好友都认为她坚持不了几天就会自动放弃。“一开始,我在扫马路时,陌生人看到我也会说,这么年轻怎么扫起马路来了,我都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也特别怕看到老乡投来异样的目光。”马丽丽说,刚开始拿起扫帚时很放不下“面子”,为了避免被认出来,她戴上了口罩。
除了“面子”迎来考验,体能考验也十分严峻。马丽丽说,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要起床晨扫,8个多小时的清扫工作后,她的胳膊经常酸痛得抬不起来,“整条胳膊都酸胀痛,但第二天还要坚持到岗,持续了三四个月,胳膊才习惯下来。”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汗流浃背,马丽丽用毅力默默地坚持下来。“工作中,我经常会碰到一些素质高的市民,有的看到我在清扫,会主动把垃圾丢到垃圾箱里;有的会微笑着对我说声谢谢。”马丽丽说,经过自己清扫后,每天上班的人流、车流能行进在干净整洁的马路上,看行人露出幸福的笑脸,她逐渐找到了这份职业的价值,越发踏实。
“我用双手和五尺扫帚书写人生,同时也为美丽整洁的城市环境作出贡献。”马丽丽说,很快她就在工作时脱下了口罩。她的认真踏实也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三四个月后她被派去负责环城西二路西湖城轨站附近路段的保洁工作。“她清扫得很干净,大家都很放心把重要路段交给她打理。”该路段的质检员许丽金说。
当好角色做好本职工作
工作中,马丽丽也有受委屈的时候。一次,她晨扫时没注意到后面有人推着婴儿车过来,碰到了推车,孩子的父母破口大骂,她连连道歉;夏季,汗水经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回家时常被女儿嫌弃:“妈妈,你身上好臭啊!”;有一次情急之下,她穿着工作服去送女儿上幼儿园,却遇到老师异样的目光,女儿也提出不要妈妈穿工作服去送她……
“这些委屈都不算什么!”她甚至不在乎原本嫩白的双手已长满厚厚的老茧:“一开始,为了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选择了时间比较有优势的环卫工作,但现在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既然选择了,就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城市的环境卫生搞得更好。我会继续做下去,相信女儿长大后会明白我的。”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孙 逊 周海辉 高翠琦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讯记者周智聪通讯员程秋伊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矮身材儿童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成年后,在求学、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