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鞋一座城惠东鞋业华丽蝶变

南方都市报 2018-10-24 06:25

“双11”快来了,你抢的品牌女鞋很可能是“惠东造”!从1981年开始起步发展,走过近40年的峥嵘岁月,制鞋产业已成为惠东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路走来,惠东鞋业是如何完成“智慧蜕变”的?惠东鞋业正在全力推进转型升级,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谋求更广阔的舞台?

历史

40年鞋业完成“智慧蜕变”

1981年,港商李炳好回到家乡惠东县黄埠镇,办起了首家家庭式手工作坊。自此,制鞋产业在惠东落地生根,惠东成为全国最早的鞋类生产基地。1992年,瞄准鞋业商机,港商林基隆在惠东吉隆创办了惠州龙源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鞋业”)。

1996年,位于黄埠镇的华丽鞋业有限公司引入当地首条机器制鞋流水线,打破了制鞋业的生产格局。随后,龙源鞋业也引入了机器制鞋流水线。林基隆的儿子林小虎介绍,“引入后工序简单化,产量翻几番。”此后,当地许多鞋企开始致力开发机器制鞋流水线。惠东鞋业如雨后春笋般生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女鞋和童鞋需求更高,我们专注做女鞋和童鞋的开发、设计及生产加工。”2005年,林小虎成为龙源鞋业接班人,时至今日,鞋企规模扩大至10倍,这里的工人已增加到600多人。

“好精美的鞋子!”10月22日,南都记者来到龙源鞋业,只见鞋厂内一派繁忙,工人们在3条自动化流水线上高效有序地制作鞋子。一天下来,这里可以生产1.5万双鞋子。目前这里的产品远销欧洲、美国、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龙源鞋业多次被评为惠东地区明星企业。

与龙源鞋业类似,不少鞋企在发展中壮大。经过近40年的精心培育,惠东鞋业走过了由贴牌向自主品牌生产转变、由手工作坊向机械化制造转变、由单一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兼有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和特色产品转变、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和集团化发展转变的艰辛历程,形成了以研发设计、原料供应、模具加工、成型组装、包装装潢、产品销售一条龙和以时尚女鞋为主打产品的鞋业发展格局。

现状

已成惠东经济发展主力军

在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里,惠东黄埠鞋被称为“礼拜鞋”,意思是质量差只能穿一个星期。“没有好的质量,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惠东鞋业决定生产质量过硬的鞋子,技术改造效果明显,让产品告别了“礼拜鞋”的称号。

“我们生产的鞋子基本是对外销售,质量要求更高。”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减少淘汰产品,林小虎专门组建了质量管控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定义,有规范操作的作业流程。“只有质量过硬,企业才有生命力。”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惠东全县50家制鞋企业通过了SA8000认证,150家通过了ISO14000认证,200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amel(美国骆驼)等60多个国际国内鞋类知名品牌选择惠东企业作为制造商。惠东鞋业取得了一番成绩,于2006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并连续二次通过考核复评,被省有关部门评为“广东女鞋名城”和“广东省鞋材生产基地”。2018年被省授予“省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鞋产品合格率达到99%。

“贴牌是做人家的生意,品牌是干自己的事业。”惠东鞋业不再满足给别人贴牌,开始在自主品牌上下工夫。目前已经培育了2个中国驰名商标、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

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助理张满丰称,惠东制鞋业以主打时尚女鞋为特色,在广东鞋业出口中占有较大分量,在广东制鞋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2年以来,惠东县已成功举办八届鞋文化节,中国·惠东第九届鞋文化节,将于今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惠东县吉隆镇粤东鞋材市场(吉黄公路吉隆与黄埠交界处)举办。

阵痛

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与挑战

受原材料、成本、竞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制鞋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惠东制鞋人员也逐步感受到“寒冷”。一些惠东鞋厂老板感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产的鞋根本就不愁卖。最近几年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利润越来越微薄,生意更难做了。”林小虎也无奈,现在市场很透明,一双鞋子成本价多少,客户都很清楚,“一般一双鞋子能赚一两元就不错了。”

惠东鞋业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期”,该如何提升“中国女鞋生产基地”?业内认为,惠东鞋业目前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是鞋企要改变传统思维,抓住机遇,依靠现有平台发力,才能可持续发展。

南都记者遇见林小虎时,他正从缅甸回来。林小虎似乎比别人更有长远的规划。考虑到面临的人力成本、进口税等问题,他几年前有跨国建厂的想法。“缅甸请一个普工只需要近千元,而惠东请一个普工至少要4000元。在制鞋成本上,仅在工人工资一项上比中国有优势,而在原材料运输、工人效率、工时稳定性等方面远逊于中国。”除了跨国生产,他还有系列动作:计划在平山县城筹建占地面积100亩的鞋业总部,积极与香港科技大学、惠州学院交流,希望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

举措

已成立县鞋业科技创新中心

通过这几年成功试水,惠东制鞋业电商转型已逐步从企业自发开展向政府规模化引导和培育转变。建设惠东县鞋业科技创新中心、惠鞋联、金顺辉科技孵化基地、现代营销第三方服务平台,这是惠东谋划鞋业的四项重点工作。

“鞋企老板的痛点在哪里?就要克服困难,不断改进。”惠州金顺辉科技企业孵化园的三位创始股东如是说。该孵化园专注服务于惠东鞋业转型升级,园区现已建成从设计、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南都记者注意到,在鞋面制鞋车间,新研发的智能针织鞋面与3D元素的时尚休闲鞋被某综艺节目的明星所青睐。新购回的机器能大大缩短工艺流程,让传统300人流水线减为70人。而在鞋底生产车间,引进了惠东首条二次成型的鞋底生产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也解决了污染问题。

金顺辉科技企业孵化园总经办江聪慧介绍,惠东县正在支持其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东莞鞋机协会建立合作机制,依托惠东县制鞋产业研发鞋业智能制造技术并在全县推广,推动鞋业产业全面升级改造。

数读

2017年惠东全县产鞋达9.2亿双

据惠东县中小企业局统计数据显示,鞋业从业人员达23万人,占该县非农从业人员的48%;有447家制鞋厂家实行机械化流水线生产,118家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研发人员达1975人,349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建立了132个出口生产基地,成立了1个国家级鞋产品质量认证检测机构和2个省级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目前惠东已培育了黄埠、吉隆、大岭、平山四个制鞋大镇,鞋企业已发展到6000多家。2017年,惠东全县产鞋达9.2亿双,产值305亿元,其中电商销售女鞋超1亿双,销售额近70亿元。

观点

要把“惠东制造”转变为“惠东创造”

南都:目前惠东鞋业面临哪些困境?您对加快鞋业转型升级有何建议?

林伟金(惠州市鞋业商会会长):当前惠东鞋业面临的转型升级迫切、急需抢占产业“微笑曲线”两端的困境。惠东要加快突破家族式管理模式,持续地推动鞋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尽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创造鞋业国际品牌,把“惠东制造”转变为“惠东创造”。

制定系列有效措施扶持鞋业发展

南都:惠东县委、县政府采取哪些措施扶持惠东鞋业做强做大?

田建容(惠东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系列有效措施帮助扶持鞋业发展,切实推动鞋业做强做大。一是强化鞋业政策帮扶。二是支持鞋业创建品牌。三是鼓励鞋业创新驱动。引导企业推进设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出一批创新型的鞋类制造企业,积极创建惠东出口女鞋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女鞋产品总体质量安全水平。四是促进鞋业两化融合。在现有鞋业服务平台基础上,尽快启动国家级鞋材及鞋产品质检中心,打造惠东女鞋电子商务产业园,构建以B2B、B2C、O2O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平台,开创惠东鞋业抢订单、拓市场、促销售的新局面。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黎秀敏

新闻推荐

一钵蒸饭 □钟土清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往事,但却是近十年来我总是想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往事。翻开新中国的历史,最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事件之一,莫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