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 [p蘅k45],音近驳。

东江时报 2018-10-21 09:19

惠州多雨,尤其春夏时节。对时停时下的雨有个量词,叫“驳”,相当于“番”。如:落抛一~水/呢~水无大,好快停腪。又引申指一段时间:呢~你做乜惹?还用于成批的人或物,相当于量词“批”、“群”:运走抛一~又一~/客人来抛一~又一~。最后一义同现代汉语的“拨”。

这个“驳”实际上是同音借字,本字是“泼”。“泼”是多音字,其中一音为《韵补》傍各切,泊音,正是惠话[p蘅k45]。明·李翊《俗呼小录》:“雨一番一起为一泼。”这正是惠话“泼”的基本义,其余义都是此义的引申。

拥有上述义的泼,使用范围很广,在不少现代文学作品中都可找到书证。如《四川谚语·作物裁培》:“头泼金,二泼银,三泼四泼少收成。”克非《春潮急》二九:“狮子灯,是村里一泼男青年,按传统习俗缓组织的。”可见,“泼”不是惠州独有的方言。 祝基棠

新闻推荐

在槟城的混搭中切换 □刘明霞

参加马来西亚槟城第35届华人文化节活动的前一天,司机接我们到下榻的五洲酒店。放下行李,走在首府乔治市的大街上,也感受到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