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乡村发展 为村民办实事 博罗召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总结会

惠州日报 2018-10-11 08:23

在“第一书记”等的努力下,罗阳街道莲湖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

“第一书记”团队在湖镇镇下洞村冒雨修路。

日前,博罗县召开全县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总结会,对全县2015年选派的第二批“第一书记”3年驻村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并对考核优秀的“第一书记”颁发荣誉证书。记者从会上获悉,3年来,“第一书记”团队共组织集体下乡调研活动90多次,走访村庄230余个,积极把脉乡村发展;争取企业支持资金300余万元,帮扶困难家庭近1500户。他们用3年的青春书写了博罗县“第一书记”工作的绚丽篇章,开创了博罗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

创新举措,成立班委推选“班干部”

据了解,“第一书记”们到村任职后,牢牢抓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个核心,带领“两委”干部和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头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自觉履行抓班子、育骨干、带队伍等主责主业,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推动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晋位,成功打造一批可供参观学习的先进示范村。

为了更好地发挥 “第一书记”在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该县创新举措,“第一书记”成立了班委、功能组、志愿服务队等自治自管机构,推选了“班干部”,经常组织团队到各村集体调研和开展活动,对各村存在的问题共同把脉会诊,为所驻村改变村容村貌、推动经济发展出点子、聚资源、筹资金,为村里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3年来,“第一书记”团队共组织集体下乡调研活动90多次,走访村庄230余个。

为全面总结、客观评价“第一书记”工作实绩,今年8月,县委组织部组织各镇(街道、管委会)对2015年选派的第二批 “第一书记”进行考核。经过“第一书记”自评、村党组织评议、镇复评、县委组织部评定等考核程序,此次全县参加考评的93名“第一书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11名,“称职”等次的82名,考核结果将归入个人档案。

主动深入一线走访群众了解村情

“第一书记”在农村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做出的成绩,与他们立足实际、把准乡村发展脉搏分不开。记者了解到,“第一书记”们进村后,主动深入一线、走访群众、了解村情,给农村发展开创了新思路。例如,罗阳街道莲湖村流转盘活100亩土地,引进了投资额300万元的蓝莓种植项目,采取村企合作的模式,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培养了一批种植和管理人才;湖镇镇新作塘村紧扣农业、环境的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引进了客塘里等旅游项目;村民发展电商、开办农家乐等,村民奔康致富进入了快车道。

“第一书记”们心系群众,各驻村的民生建设取得新进展。据了解,“第一书记”进入所在村后,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机关部门、企业与村委会之间牵线搭桥,为村里、村民办民生实事,兴建了一批村级文化广场,完善了众多的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休闲健身绿道等。其中,长宁镇埔筏村组织大学生下乡为村民免费修理小家电,邀请书画家泼墨挥毫送春联给村民;罗阳街道浪头村组织博罗县青年摄影家协会和惠州油画学会的艺术家们进村写生、纪实,记录村中的历史变迁,留住乡愁;湖镇镇下洞村通过“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努力,在绿色生态宣传和保护下工夫,带动村民自觉爱护环境。

同时,“第一书记”团队主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前期调研、方案制订、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为全县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据初步统计,3年来,“第一书记”累计争取企业支持300余万元,帮扶困难家庭近1500户。

实施“头雁工程”形成强大“头雁效应”

“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是该县大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缩影。接下来,该县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其中,以“头雁工程”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通过3年行动计划,加大对农村、社区、机关、国企、学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扎实做好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的选派管理工作。建立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实行“村推镇选”的培养选拔制度。抓好全员轮训,每年对全县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一次,选派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

同时,坚持优化党员干部队伍,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突出政治标准,落实政治审查制度,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落实发展党员“村培镇管”制度。探索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增强实效性、针对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积分管理、星级评定”党员教育管理量化考核模式。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李燕文 贺小山 通讯员苏超强 黄爱华

新闻推荐

人在旅途哪些行为遭人烦

东江时报讯记者张荟婷骆国红今日就迎来“十一”假期,不少市民早已订好了外出旅游的行程。殊不知,出游人在观景,当地人也在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