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条河涌纳入“惠州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单” 惠城区黑臭水体整治 明年底要初见成效
治理后的望江沥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黑臭水体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大痼疾,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而且影响市民的健康。惠城区作为惠州市中心区主要部分,整治黑臭水体、加快水体修复的任务非常迫切。日前,惠城区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何小冰上线市民连线栏目,就黑臭水体整治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何小冰说,惠城区政府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该区成立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惠城区有12条河涌纳入“惠州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单”,按照要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要在2019年底初见成效,2020年达到长治久清。为确保有效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惠城区制定印发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及职责分工等内容。
●南方日报记者叶石界
望江沥整治已经基本完工
位于惠城区江北街道的望江沥曾经是黑臭水体,整治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庆期间,惠州天蓝水绿。在望江沥公园,微风吹拂着河面,泛起一阵阵波浪,杨柳扭动着枝叶。附近的居民三三两两来这里散步,行人经过栈道时,河边草丛的鸟儿扑扑地飞向蓝天。
说起望江沥,王先生感慨颇多。2015年之前,这里是一片脏乱,养猪场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由于没有活水进来,污水流不出去,很脏很臭,臭气远远都能闻到。”他说。
“目前望江沥整治已经完成主体工程,正在收尾。”惠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梁伟华告诉记者。望江沥整治是惠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的一个缩影。在湖边设立的对比图可以看到,补水明渠整治前杂草重生,整治后水清岸绿;上游河段整治前水浮莲长满了河面,整治后河水一片清澈;家具城河段整治前河水浑浊,垃圾成堆,整治后两岸围起了石栏杆,垃圾也被清理掉。
陈塘河整治力争11月底前动工
惠城区有12条河涌,目前区管的8条河涌中,梅湖沥、沙墩头沥已完成截污、清表工程;洛塘渠和新民排渠两条河涌纳入区水务局“洛塘渠小流域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进度的84%,高屈沥、莲塘沥、木沥河正在实施清淤清杂工程,大湖溪沥(下游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经完成工程进度的73%。
记者了解到,由于洛塘渠是大湖溪仓内主河涌,承担着大湖溪片中心区的行洪排涝任务,考虑到受洛塘渠汛期(4—10月)的影响,施工单位计划汛期结束后进行下游段河道施工建设。惠城区水务局将督促施工单位倒排施工计划,加大施工力度,以确保洛塘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早日完工。
市管的4条河涌中,除了望江沥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陈塘河整治工程正抓紧办EPC工程的招投标手续,力争今年11月底前动工建设。通过实施整治工程和开展陆域污染整治工作,沙墩头沥、梅湖沥已达到“初见成效”评估标准,河桥水、大湖溪沥水质改善也比较明显。惠城区要求加快推进水质改善工程,协调整治工程业主单位,合理调配施工时序,高屈沥、木沥河、洛塘渠截污等水质改善工程争取在年底前完成。
据介绍,今年惠城区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整治等工作,治理流域范围内非法养殖场、清理黑臭水体流域范围内两岸垃圾及水面垃圾等。同时,指导种植户、蔬菜种植基地绿色种植,控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减少流失量,提高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垃圾的产生量。
按照计划,惠城区将根据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协调各有关单位,加大巡查整治力度,持续做好黑臭水体流域范围内工业污染、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河岸垃圾清理等陆域污染整治工作,并结合每条黑臭水体污染源分布情况,制定陆域污染整治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新闻推荐
我为美丽乡村打call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走进惠城区横沥镇黄沙洞村和墨园村见证惠州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墨园村古建筑吸引志愿者驻足。黄沙洞村满眼绿。本组图片记者姚木森摄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城市工作局、惠城区文明城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