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美丽乡村打call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走进惠城区横沥镇黄沙洞村和墨园村见证惠州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墨园村古建筑吸引志愿者驻足。
黄沙洞村满眼绿。本组图片记者姚木森 摄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城市工作局、惠城区文明城市工作局主办的“我为美丽乡村打call”系列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日前启动。当日,40多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走进惠城区横沥镇黄沙洞村和墨园村,共同见证惠州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黄沙洞村
特色温泉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秋高气爽,志愿者来到黄沙洞村,沿着景观绿道慢慢步行游览,可以看到绿油油的稻田、清澈的溪水、盛开的花朵,青山绿水美不胜收。
据了解,黄沙洞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距横沥圩镇约16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村里最有特色的是温泉,泉水含有氡、氟、硅、硫、铁、钠等20多种元素,有独特的保健疗养作用,对治疗皮肤病、风湿病具有特殊的疗效。
2016年,惠城区在黄沙洞村推进首个“三宜”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一期投资约3000多万元,修建了旅客服务中心、景观绿道、驿站等。2017年5月,一期开园运营。
黄沙洞村党支部书记刘容兴介绍,该村利用特色温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业。自2017年开园以来,平均每天游客达数百人,带动了村内餐饮业、住宿业的发展。目前,该村已有47家村民自营的温泉民宿和农家乐等。
在黄沙洞村,志愿者们除了感叹青山绿水的美丽,最大的感受就是“村里好干净啊”,纷纷点赞该村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刘容兴说,该村一直坚持“保洁先行”,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让游客感受自然的山水、干净舒适的旅游环境。“现在村民不会乱丢垃圾,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
据了解,通过打造“三宜”新农村、发展旅游产业等,2016年黄沙洞村年人均收入达9000元,2017年年人均收入破万元,初步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黄沙洞村新农村建设系列成果不仅引来了游客,还吸引外出青年回乡创业,刘国华就是其中一员。刘国华是一名80后,看到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他便辞职回乡创业,把新理念带回家乡,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小而精致、园林庭院式的温泉特色民宿。“这两年,回乡创业的青年有10多个,乡村旅游能带给更多人创业致富的机会。”
◎墨园村
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黄沙洞村的成功经验和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乡村有了振兴的信心,纷纷撸起袖子搞特色旅游产业,横沥镇的墨园村就是其中一个。
墨园村位于横沥镇中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名录,获评为惠州“十大最美乡村”,元宵民俗活动“二圣出游”也被列为惠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墨园村正在积极筹办、打造以古建筑、古村落为主,以观光、民宿、美食等为辅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横沥镇文明办主任谭伟鹏说,这两年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横沥镇乡村资源丰富,各有特色,需根据不同特色来规划乡村旅游项目,不能千篇一律,尽量让游客“来了就住下,来了就不想走”。
志愿者郑女士表示,这次受邀参观游览黄沙洞村和墨园村,看到农村发展越来越好,乡村振兴指日可待,“为乡村振兴战略打call!” 本报记者周丽琴
新闻推荐
创样板示范校 打造智慧教育 区政协专题调研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实施情况
区政协委员在观看河南岸中心小学学生发明的机器人表演。学生在智慧互动云课堂上课。在河南岸中心小学电教室,学生们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