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走进滨江公园
市民在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本报记者邱若蓉 摄
今天是第十个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昨日上午,市减灾委办公室、市政府应急办、市民政局等减灾委成员单位在市区下埔滨江公园开展2018年惠州市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向社会大众普及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将在全市组织30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各单位根据自身行业和领域特点,普及洪涝灾害、台风灾害、地震灾害、风雹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生态环境灾害、火灾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接受群众咨询,同时免费发放各种防灾减灾宣传手册。
记者看到,各类宣传手册生动易懂,图文并茂阐述了防灾减灾的必要性和技巧。据了解,各成员单位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应急包100余个。
市减灾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举办系列活动将进一步提高各单位主动作为意识,行动起来积极排查治理灾害隐患,组织应急演练,并通过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体验活动等,拓宽群众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渠道,提升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民参与、全社会关心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接下来,为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市减灾委办公室和各县(区)计划从今年5月至11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30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居民享受免费自然灾害保险
今年4月,惠州市出台《惠州市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公众责任保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在惠州辖区范围内因自然灾害或公共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的纳入此保险。参保对象为惠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自然人,目前约为520万人。
据介绍,此保险全市预算总保费470万元,其中市、县财政投入经费各占50%。保险责任包括1个主险自然灾害责任险和2个附加险(见义勇为责任险和市政设施公众责任险)。在赔付方面,主险和附加见义勇为险每人人身伤亡责任赔偿最高限额为人民币20万元。附加市政设施公众责任险全年累计赔偿限额1000万元,其中每次事故赔偿限额200万元。
市减灾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市民购买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公众责任保险是2018年惠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本报记者邱若蓉
新闻推荐
创造原创性科技成果 加速创新型产业壮大 惠州探索基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人民大会堂、水立方等所用LED灯芯均为“惠州芯”,TCL集团大尺寸量子点显示技术、德赛西威高性能语音识别触摸屏车载导航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