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原创性科技成果 加速创新型产业壮大 惠州探索基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惠州日报 2018-05-14 15:11

人民大会堂、水立方等所用LED灯芯均为“惠州芯”,TCL集团大尺寸量子点显示技术、德赛西威高性能语音识别触摸屏车载导航技术等走在行业前列……

近年来,惠州市积极探索基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重大产学研项目,攻克了一批重点领域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创造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促进了创新型产业加速壮大。

搭建平台

“网上科交会”推动科技成果网上常态化交易

在油茶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油茶花吸引了游客,更吸引了清华大学博士、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农业生物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陈宇的目光。陈宇并非关注油茶花盛开的美景,而是它独特的化学物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前,广东一家大型油茶种植和生产基地找到陈宇,希望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开展合作,为油茶深度开发利用寻找契机。经过一年的准备和技术革新,以油茶花高值化技术产品为支撑的绿色提取工艺逐步成熟,油茶花面膜等产品于去年底面市。目前,该项目已经申报或正在申报的国家专利超10个,为项目深度开发和持续推进提供了长效保障。

近年来,惠州市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惠州企业围绕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服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例如,人民大会堂、水立方等所用LED灯芯均为“惠州芯”,TCL集团大尺寸量子点显示技术、德赛西威高性能语音识别触摸屏车载导航技术等都走在了行业前列。

同时,惠州市启动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把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2015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资金,共有近60%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惠州市还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惠州电子信息、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基础扎实、配套完善的优势,聚集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来惠转化,提升科技产业化水平,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促进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此外,惠州市积极搭建产学研交易平台。特别是去年6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现场交易科技成果696项,签约金额39.9亿元,其中惠州企业揽下456项,签约金额24.9亿元。同时,打造“网上科交会”,推动科技成果网上常态化交易。

强化合作

在全国率先探索 “海外孵化、惠州转化”模式

近年来,惠州市瞄准国外智力密集地区,向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伸出橄榄枝,主动对接国外高端创新资源,大力开展科技合作,让这些优质创新资源向惠州聚集,推动惠州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弯道超车”。

从2013年开始,惠州市就在美国、德国、乌克兰、以色列等国家建立海外创新试点,积极引导支持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引进先进技术,与国外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技术研发活动。同时,惠州市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创新模式,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借鉴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教学思路,为惠州高等教育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和应用型技术产品研发提供支撑。比如,惠州学院与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3个创新团队的专家已进驻惠州学院,并启动了5个联合研究项目。

惠州市还在全国率先探索 “海外孵化、惠州转化”模式,在美国波士顿、硅谷等地建立了海外孵化器,在德国科隆等地设立技术孵化中心和经贸合作平台,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团队到惠州创新创业。例如,惠州市成功引进了德国锡根大学库特纳教授领衔的无人机项目。同时,惠州市在以色列联合研发创新型中小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共建中以联合研究院。

惠州市还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研发机构,与海外企业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比如,德赛西威在日本、新加坡设立研发机构后,形成了以惠州研发大本营、海外前期研发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研发人员超过30%,大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公司业绩年增长40%以上。本报记者袁 畅

新闻推荐

全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学生作品展示现场。本报记者周觅摄本报讯(记者周觅通讯员宋晓峰欧阳茜)昨日,惠州市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暨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