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惠州日报 2018-05-23 14:48

▲徐 毅。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中海油二期项目。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如何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日前,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把手”系列访谈活动走进市发展和改革局,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毅。

徐毅说,发展改革部门作为全市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抓工作落实的强大动力和具体行动,重点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方面找准工作着力点,善谋善干,善作善成,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惠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高质量发展

培育康养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近年来,惠州市深入实施“产业培育计划”,着力构建“2+2+N”现代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我们将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善谋善干,重点加快推进石油化工、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发展。”徐毅说,5月2日,中海壳牌化工二期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惠州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居全国第一,惠州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下一步,发展改革部门将抓紧编制《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谋划并积极推动埃克森美孚石化综合体、北欧化工惠州项目、炼化三期项目等重大石化项目落户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同时,加快推进惠州LNG接收站、海上风电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服务业发展一直是惠州市的一块短板。近年来,市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系列规划政策,推动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1.1%,比2010年提高5.6个百分点。接下来,市发展改革部门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重大机遇,推动与港澳在惠合作共建健康养生基地,着力将康养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补齐服务业发展这块短板。

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实施“首席服务官”制度

近年来,为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市发展和改革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信用体系建设、中介超市等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徐毅说,在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惠州市创新建立《惠州市投资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全市1360多名首席服务官对重大项目建设提供 “一对一”精准服务,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优化了营商环境,还有效促进项目落实,推动企业壮大,为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不久前,惠州市“首席服务官”制度获得了广东省 “粤治-治理现代化2017-2018年度优秀案例奖”。

除了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是惠州市改革工作的亮点。从2012年开始,惠州市开始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5年来,惠州市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信用平台、创新应用路径,一个接一个地突破创建 “瓶颈”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省内“五连冠”。

“今年初,惠州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广东唯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这对惠州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徐毅说,目前,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制度共有100多项,涉及税务、交通、农业、卫生、食药品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信用信息归集、管理、安全、应用“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探索与港澳在惠共建“三园三基地”

徐毅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实施,大湾区建设将由科学谋划转入务实推进阶段。

去年下半年,惠州市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战略定位研究》,提出惠州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四区一门户”五个战略定位: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承载区、科技产业创新活力区、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和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建设成为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和闽赣区域的枢纽门户。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首要前提。”徐毅说,惠州市将加快推进以“两港三网”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推进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惠州段建设,谋划推动深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健全内联外通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全面融入大湾区东岸“半小时生活圈”,着力打造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和闽赣区域的枢纽门户。

莲塘口岸是实现深港跨境交通“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总体格局的东部重要口岸,是粤港合作重点项目之一,预计2018年底建成。

“目前,惠州市通往香港的主要口岸是皇岗口岸。莲塘口岸投入使用后,从惠州市出发前往香港可避绕深圳市拥堵的泥岗西路、红荔路、皇岗路,在交通高峰时段可节约80分钟。”徐毅说,惠州市将抢抓莲塘口岸开通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连接莲塘口岸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通道,实现快速通达香港。同时,惠州市还将加快河惠深高速公路建设,对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或盐坝高速,推动深圳南坪快速三期东延至大亚湾龙山一路,接入惠深沿海高速,通达莲塘口岸。另外,赣深高铁、深圳地铁16号线惠州段等接入深圳轨道交通网后,市民也可换乘深圳轨道交通8号线抵达莲塘口岸。

徐毅说,惠州市将加强与港澳等地的沟通对接,推动港澳在惠州共建科技创新示范园、青年创业园、大学园“三个园区”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健康养生基地、文化旅游基地“三大基地”,实现区域协同、产业共建、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着力将惠州市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活力区。本报记者戴 建 通讯员丁伯海

新闻推荐

实践操作+观摩交流学习做新型职业农民

本报讯(记者彭红霞谢菁菁郑国瑞通讯员赵永铮)为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日前,惠城区农业局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