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场蓝火大讲堂·院士报告会举行 惠州正在筹建30兆瓦地热发电示范项目
本报讯 (记者周 觅 龚 妍 潘高耸 张 斐 杨 熠)作为科交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昨日下午,4场蓝火大讲堂·院士报告会举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亦军,副市长余金富,市政协副主席王细波等聆听了报告。
第一场报告会由余金富主持,期间还举行了新能源与惠州发展论坛。余金富介绍了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据悉,目前,惠州市正筹建30兆瓦的地热发电示范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地热资源及中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示范城市”。未来,惠州将集火、水、风、油、气、核、地热、太阳能等各种能源于一体,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特尼·普尔茨作了 《太阳能——— 我们的现在与未来》主题报告。特尼·普尔茨认为,未来我们需要倚重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就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生产环节成本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这样才能保证未来使用太阳能的前景一片光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复生作了《当代科技发展现状趋势和若干思考》和《镁合金新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主题报告。潘复生说,包括技术二次开发、中试孵化、技术示范应用、科技金融等在内的技术加工正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惠州举行的科交会,为技术加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惠州用好这个平台,推动发展技术加工产业,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范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作了《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影响》主题报告。王华明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关于3D打印技术的原理、现状及挑战,阐述了增材制造技术将给材料冶金技术、装备结构设计和性能功能、制造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制造模式带来的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作了《核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主题报告。夏佳文说,中国科学院目前正瞄准未来核能筹建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同时将在惠州打造现代物理与清洁能源广东省实验室,涉及核能、地热、风能等,更好地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彭孝军作了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进展》主题报告。彭孝军介绍了当前化工产品产业链的构成,分析了全球化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阐述了精细化工领域科研创新的方法路径,剖析了精细化工未来发展趋势。
新闻推荐
▲签约预备区人气旺。本报记者李松权摄▲家长带着小孩观看哈尔滨工业大学惠州国际教育科研基地沙盘。本报记者汤渝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