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青春”助力青年创新创业 包括开展训练营、推介创新创业导师和举办创新创业交流等活动
首期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训练营访问湖南大学创新创业孵化企业。
开展创业项目交流。
日前,为期5天的“绘青春·筑梦想”——— 首期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训练营之湖南大学培训班结业。此次训练营是大亚湾共青团“创青春·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之“引航计划”的具体行动。“创青春·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系列活动”通过开展训练营、推介创新创业导师、定期举办创新创业交流等形式为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引导服务。事实上,近年来,大亚湾区通过不断推出扶持政策,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已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最好的外部环境。
训练营开拓创业青年思路
日前,湖南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智能收运装备事业部迎来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是由大亚湾的各团组织负责人、青年创业队伍负责人组成的首期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训练营团员。这家由湖南大学师生创立的创业企业2015年正式运营,仅用两三年时间就建成了从云物联智能垃圾桶、全密封垃圾转运车到垃圾转运管理系统的线上线下产品链。其系列产品已运用于湖南多个城市的垃圾存储、转运,取得良好的市场反馈。这家大学科研团队创立的企业如何实现产学研转化、如何进行市场开拓,又是如何根据市场反馈不断完善自己产品链的?这无不引起大亚湾创业青年的浓厚兴趣。
谈到湖南之行的收获,惠州市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管理运营团队负责人、惠州大亚湾众创空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办助理李峰认为:“这里的几家创业企业在利用政策扶持、突破产学研壁垒、充分吸收利用创投资金方面都值得大亚湾创业企业学习借鉴,对解决自己创业路上的困难提供了新思路。”
市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投入运营
大亚湾创业青年能够有这次访问学习的机会,得益于去年10月以来,共青团大亚湾区委举办的“创青春·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不间断的创新创业交流和培训、细致的创业服务为大亚湾青年创业铺平了道路。
据介绍,“创青春”活动分“船长计划”、“引航计划”、“出海计划”三个步骤实施。拟通过选拔、培育和引进一批优秀的青年创新型人才和导师,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整合双创导师、风险投资机构、孵化器运营公司、银行等多方资源,发展和引入一批优秀团队或优质项目落户大亚湾区,促进大亚湾区青年创客中心和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今年4月,惠州市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包括智能制造、大数据、清洁能源等1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基地。已有5个团队获基地投资,总投资金额1000万元。在基地,每周都会举办创业培训交流活动,在组织人事、财务知识、法律知识、新技术运营等领域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帮助这些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争取创业扶持政策。
导师团队手把手引导青年创业
近年来,大亚湾区政策制订力争与深圳的创新政策全面接轨,先后出台了 《大亚湾区关于促进创客发展扶持办法》等一揽子政策,目前已基本形成了“1+7+N”政策体系。该区深入落实经费资助和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2017年全区共有35家存量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企所得税减免,覆盖率达97%,减免税额约2.9亿元,同比增长98%,企业获各级政府科技资助约1.2亿元。
“创青春·大亚湾青年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中,70名来自海内外的导师受聘为大亚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导师团队中不乏科研带头人和成功企业家,他们将手把手引导青年创业,帮助他们解决市场、技术等方面难题。
人才的聚集离不开近年来大亚湾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截至目前,全区新引进培育1名两院院士、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2名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及其项目落户,5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在大亚湾区创办公司进行科研成果产业化,累计入选“天鹅惠聚工程”创新科研团队13个、领军人才26人。
“创青春”三步骤
●船长计划:在全国范围遴选青年创新创业导师,组建双创导师团队建立大亚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站。
●引航计划:开展一系列“双创”活动,发掘和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创业青年榜样,推动优秀“双创”团队建设。
●出海计划: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一批优秀创新创业团队角逐省、市年度创新创业大赛,并整合多方资源,发展和引入一批优秀团队或优质项目落户大亚湾区,促进青年创客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青年实现创业梦想。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张 晨 通讯员彭思源
新闻推荐
技术革新必将引领教育变革 科交会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聚焦科技创新助力未来教育发展
昨日,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大会主会场举行。本报记者王建桥摄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可能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