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民无偿献血可满足医疗用血需要 去年惠州市献血人数和献血总量创新高
本报讯 (记者朱如丹 通讯员黎云)从今年3月31日起,全国全面取消互助献血。取消互助献血后,对惠州血液供需状况影响如何?是否会因此造成血源紧缺和临床用血紧张?日前,记者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早在2017年1月,惠州市就已全面取消互助献血,热心市民的无偿献血已完全满足惠州市各医院临床医疗用血的需要。
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这一政策被某些地方的一些 “血贩子”利用来谋利。对此,国家卫计委下文要求取消互助献血,切断这一恶劣的产业链。根据国家卫计委有关通知,2018年3月31日前,全国全面取消互助献血。
市中心血站血源管理科主任黄文晅表示,一直以来,惠州市无偿献血事业蓬勃发展。去年,惠州市共有61719人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总量为23.5吨,创历年献血人数和献血总量新高,确保了全市各医院临床用血。
知多D
新鲜单采血小板只能保存5天
近年来,医疗对成分血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但一些成分血存储时间受限制,特别是新鲜单采血小板只能保存5天。而且采集过程耗时长(约需1小时左右),对设备的要求较高。目前,只有市中心血站设有14台采集血小板机器,这给县区的无偿献血者捐献血小板造成不便。一般情况下,各医院需要用到单采血小板时需提前一天预约。黄文晅说,遇到突发情况,除了马上通过电话联系无偿献血者来捐献血小板外,血站还有库存冰冻血小板(可保存一年),经过两个多小时解冻就可应急使用。“捐献单采血小板除了时间稍长外,其实与捐献全血是一样的,希望越来越多的爱心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黄文晅说。
据了解,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具有很好的聚集和黏附、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的功能,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用于血液、恶性肿瘤、烧伤病人和严重失血病人的治疗。(朱如丹)
新闻推荐
住房公积金“铺路”助市民居者有其屋 截至2017年底,惠州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395.25亿元,实际缴存职工人数达到60.65万
为咨询人员讲解公积金相关手续。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郭亮平摄集体讨论公积金相关政策。为客户办理业务。惠州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