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国的惠州女婿 在东江边带头捡垃圾
Olivier在东江边捡起乱丢的塑料瓶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实习生 李海婵
上周六下午四点,十多个人沿着东江边捡垃圾。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垃圾装满了整整十大袋。令人意外的是,这一环保活动是由法国人Olivier组织的。
Olivier是客家女婿,于2014年与妻子钟灵玉定居惠州。他随身携带手套跟垃圾袋,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去东江边跑步边捡垃圾,已经持续一年多的时间。
Olivier看上去高高壮壮,为人十分热情。据介绍,他在2004年来到中国做旅游生意,2014年和妻子选择定居惠州。慢慢地,他发现在城市中一些看不到的“死角”,塑料垃圾随处可见,让他觉得很痛心。
“并不是因为垃圾不好看,影响城市形象。”Olivier解释道,这些随处乱丢的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甚至流向了我们的餐桌。他举了个例子,河里的鱼会吃掉漂浮着的塑料垃圾,鱼会被人吃掉。实际上垃圾最终还是进入我们的口中。
于是,他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去跑步,只要看到路上或者地面有垃圾,他总会习惯性地弯下腰拾起装在随身携带的环保袋里,装满了之后倒在垃圾桶里。在他的办公室,基本见不到一次性的塑料品。在桌下,还有一双长时间备着的跑鞋。为了方便清理垃圾,他还专门配备了捡垃圾的钳子、手套等工具。
后来,Olivier无意中才知道,边跑步便捡垃圾是一项在欧美国家兴起的运动,名字叫“Plogging”。它起源于瑞士,“但是在中国还没什么人知道,”Olivier介绍,这项运动不仅能让个人保持健康,同时也是在保护地球的“健康”。
从事环保活动的一年时间里,Olivier积极宣传边跑步边捡垃圾的运动,不仅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还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目前,在微信群中共有1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加入推广环保意识的队伍。
上周六下午4点,Olivier组织了去东江边捡垃圾的活动,得到了群里10多个小伙伴的积极响应。通过钟灵玉的朋友圈,幼儿园的园长来女士得知了这一活动。为此,她也转发朋友圈,鼓励有空的家长可带小孩一起参与。
现场,Olivier三岁的小孩和同个幼儿园的小伙伴成为焦点。兄弟俩虽然才三岁,但也会在一旁帮忙提垃圾,会奶声奶气地说“垃圾要丢在垃圾桶”。
新闻推荐
依托中韩(惠州)产业园打造开放新高地 惠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以“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广东)—韩国发展交流会在惠州举行,深入推进中韩交流与合作。王昌辉摄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