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习艺二十载 渐入佳境成一家 80后书法家陈木弟入选惠城区第八批拔尖人才

东江时报 2018-03-01 16:40

陈木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工作室,坚持每天写字作画。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陈木弟狂草作品。

陈木弟10分钟绘成一幅写意画。

○惠城人物

开栏语 今日起,惠城社区版推出“惠城人物”栏目,讲述生活在惠城的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营造干事创业的

良好氛围,为惠城区创建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之区”助力加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惠城区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2017年7月,惠城区第八批拔尖人才名单出炉,20名各行业的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入选。“惠城人物”栏目将从讲述这些精英人物们的故事开始。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陈美君

三五分钟写就一幅狂草,10分钟绘成一幅写意画,偶得佳作就毫不掩饰自夸一番……80后陈木弟,练习书法20年,创作时多率性狂放,尤爱狂草和写意,逐步形成奔放洒脱又灵动自如的风格,颇受业界好评,2013年以来,作品6次入选国家级展览。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惠城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他同时也是3所高校的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他亦一直为普及专业书法而努力。2017年,他入选惠城区第八批拔尖人才(文体类),这也让他对书画创作和培养专业书画人才更有信心。

率性而为 尤爱狂草

陈木弟工作室位于市区东平某小区一套顶楼房子里,站在房子外的露台,正好可以俯瞰东江大桥。户外充斥着车水马龙的噪音,屋内装饰却颇为古雅,恰到好处地挂着他的写意画作和狂草书法。

白天晚上,陈木弟大半的时间都在这里。无人打扰时他就研读古碑,心血来潮时马上挥毫,三五分钟便能写一幅狂草,即使作一幅画也不过8~10分钟。有朋友或学生到来,他便开始指导点拨学生,或是聊聊创作心得。

采访当天,他刚写了幅狂草,初看一眼,只认得彩云、一日等字,经他讲解,才弄懂作品写的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陈木弟对这幅作品颇为满意,喜不自禁地跟在工作室的几位朋友和学生夸上了:“我这作品浓淡干枯都挺到位的,浓墨的部分在作品里也是节奏强烈的;枯的地方呢,枯而不散。虽是狂草,也似一幅画,放得开也收得住,这是我近期写得较好的。”

在外人听来这或许有些自大,但他的朋友学生早已习惯了他毫不掩饰的自信,或说是率性。陈木弟说他写字作画,基本没有事先规划,想到哪写到哪,做到自然生发。所以他的作品更多是草书和写意画。当然,他也兼及篆、隶、魏碑、篆刻等,这些也传承了他的率性。牙痛时,他拿起刻刀就刻了“牙痛啥心情都没了”印章,如今这印章就放在他案边,心情不好也会用用。

或许也正是这种率性,让他打破常规,出奇制胜。仔细看陈木弟的草书作品,一时豪情奔放,一时又轻歌曼舞,一时如狂风暴雨,一时又如风和日丽,看似毫无章法,却又收放自如,十分快意。

专业学习 提升自我

陈木弟的作品看似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可行内人都知道,那也得熟能生巧,了然于胸才行。

出生于1980年的陈木弟是汕尾陆丰人,小时候他对于书法的印象,就是村里有一位老校长的对联写得特好,每逢过年都有人排队请他写对联,陈木弟那时可佩服他了。1997年,他考上当时的惠州粮食学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学习书法。他学得很认真,每天至少练习4个小时,并从此爱上了书法。

2000年毕业后,陈木弟做了10年中小学老师。在这期间,他加入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进修了美术教育专业,依然坚持每天练习书法,并开始招收学生开书法培训班,在业内小有名气。尽管如此,陈木弟还是清醒地意识到应该进一步提升自我了。

2011年,陈木弟考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就读于书法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在惠州自我感觉不错的陈木弟,到了北京,才发现自己连课都听不太懂。他那些写起来“鬼都不怕”的草书,在教授眼里不过“像放鞭炮,火一点就停不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再加上得到名师指点,陈木弟便沉下心来,认真学习。

一年后结业,陈木弟受益匪浅,他感觉进入了书法的一个新境界。此后,他成立了工作室,一边招生培训,一边创作。2013年,他的作品入展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首届“大爱妈祖——— 中华妈祖文化书法篆刻大展”,这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也就是行业内俗称的“国展”。作品两次入选“国展”,陈木弟也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渐入佳境 培养学员

此后,陈木弟的书画创作渐入佳境,2014~2016年,他的作品四次入选“国展”。与此同时,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少书法爱好者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其中不乏练习书法多年小有成就的,也有比陈木弟年长10多岁的,甚至还有专门从广州、深圳、东莞、汕尾等地找上门来的。

今年43岁的颜志斌是一家旅行社的副总,从小喜欢书法,4年前接触陈木弟后,就因喜欢其书法而成为陈木弟的学生。在颜志斌看来,“陈老师喜欢在作品突出矛盾,又能很好地平衡和解决矛盾,他还能把一些高深的书法艺术理论讲解得浅显易懂。”通过这几年的学习,颜志斌受益不浅,从“写对联”的水平上升到“能写出一幅作品”。为此,比陈木弟年长5岁的他,一直尊称陈木弟为陈老师,因为“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这几年来,陈木弟培养了一批书画专业人才,其学员入国展5次、入省展20多次。眼看着学员们的书法水平日渐提升,陈木弟便萌生了给惠城青年书法爱好者找一个“家”的想法。

2016年7月,惠城区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陈木弟当选为协会主席。在这个“家”里,惠城的青年书法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发挥才艺,共同进步。

让书法爱好者都能接受正规培训,也是陈木弟一直努力去做的事情。身为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特聘教授、惠州学院客座教授、台湾岭东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的他,也时常走入高校,与青年交流,教授书法艺术课程。

2017年,陈木弟入选惠城区第八批区管拔尖人才(文体类)。得到惠城区委区政府的认可,也让陈木弟对自己的书画创作和培养专业书画人才更有信心。他表示,将会在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同时,借助惠城区青年书法家协会的平台,培养更多书画人才。

简介

陈木弟

1980年8月出生于广东陆丰,2011年就读于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特聘教授,惠州学院客座教授,台湾岭东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惠州市逸草堂书画工作室创办人,入选惠城区第八批区管拔尖人才。

书画作品多次被编入作品集出版,发表论文《浅谈现代书法临摹》。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首届“大爱妈祖——— 中华妈祖文化书法篆刻大展”、“第八届中国·万宁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组)、首届“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等,其刻字作品被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承办单位收藏等。香金群

背景

20人入选区第八批拔尖人才

2017年7月,惠城区第八批拔尖人才名单出炉,入选的20位拔尖人才主要为5大类,其中科技类5人、文体类3人、经管及实用人才类3人、教育类4人、医疗类5人。

据悉,惠城区第八批拔尖人才选拔范围主要是惠城区电子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以及教育、卫生、农林、文化艺术等领域中具有市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优先考虑在基层从事科研、推广、应用工作,并取得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经各基层党(工)委、惠城区直单位推荐和个人自荐,惠城区委组织部组织资格审查、深入考察、专家评审、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惠城区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共有20人入选惠城区第八批拔尖人才,管理期从2017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

根据 《惠城区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暂行)》,入选区管拔尖人才的,纳入惠城区高级人才库,享受区有关高级人才待遇。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每人每月可享受津贴费,享受区委、区政府相关的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和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并享受有关健康体检和疗养待遇。同时,大力奖励科研成果取得显著效益或重大社会影响的拔尖人才。香金群

新闻推荐

二孩妈妈工作家庭平衡有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东江时报》采集策划君说:昨日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进入二孩时代,对于职业妇女来说,肩上的担子就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