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河和妈庙河今年完成水体治理 《大亚湾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东江时报 2018-03-13 16:22

东江时报讯 记者匡湘鄂到2020年底,完成主要街道河涌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不黑不臭;到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全区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80%以上;到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比例达97.5%以上……为加快推进大亚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大亚湾区工业贸易发展局草拟了《大亚湾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现正在大亚湾区管委会官网公示,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东时记者从该方案了解到,大亚湾区将从7大主要任务入手,加快推进该区生态文明建设。

目标要求建成产城人高度融合的大亚湾滨海新城

《方案》提出,大亚湾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建设成果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努力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城人高度融合的大亚湾滨海新城。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29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考核要求,确保饮用水水质100%达标,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全面完成国家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44.5%,湿地面积不低于24.3公顷,自然岸线保有率超过35%。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全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绿色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基本形成。经济、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基本形成层次清晰、规范有序、协调高效的以调整优化开发区、重点拓展区、农业与乡村发展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区、禁止开发区域为主体的主体功能区格局。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全区年均用水总量控制在1.02亿立方米以内。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加快实现全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峰值。

绿色低碳生活模式全面推广。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推动个人和家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绿色建筑和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初步形成绿色出行和消费的生态自觉。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保持大体一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以上和100%。

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交通体系

“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绿色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方面,突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引领,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丰富绿道内涵,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城市立体绿化,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统筹建设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到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全区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80%以上。大力开展“美丽乡村——— 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河道“岸绿水清”,构建优美宜居生态家园。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绿色发展产业体系”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做优石化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港口物流、滨海旅游4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新材料、物联网、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形成“1+4+N”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壮大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生态文明科技人才队伍,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开展绿色城乡“六大行动”

“大力开展绿色城乡"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其中“六大行动”为“护蓝”“清水”“净土”“碧海”“增绿”和“低碳”6方面。

“护蓝”行动,到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比例达97.5%以上。

“清水”行动,2018年底前对全区的16条河流8座水库全面实行河长制。强化石化区水质达标管理,加强主要污染物通量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到2020年底,完成主要街道河涌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不黑不臭;消除重点流域劣V类水体和劣V类水体入海河流,2018年完成响水河和妈庙河2个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基本消除行政区内劣V类水体。

“净土”行动,加强土壤保护和污染防控,按照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具体方案,继续开展受污染耕地修复试点示范工程。

“碧海”行动,加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到2020年全区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大于10公里。

“增绿”行动,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大亚湾大行动。

“低碳”行动,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其中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公共服务领域每年新增或更新车辆选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纯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3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大亚湾滨海新城”方面,构建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到2020年,全区建成1个海洋自然保护区。

“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社会风尚”方面,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新闻推荐

不 [piau33],音近标。

用手捧,或用手将布、纸等物弄成兜形把东西拢住,惠州话叫[piau33]。如:手欸~到乜惹/用衫~住几只春/以前妇女做会只只又食又~。[p...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