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北宋始种小麦 作者:何志成
入宋前,惠州主要粮食生产是水稻。1917年,有学者在罗浮山麓至石龙平原一带发现野生稻;1926年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丁颖在广州市东郊发现了野生稻、并用野生稻育成新品种;1980年,有关科技人员在惠州古塘坳、梅湖、汝湖、三栋、河南岸、小金口等地也发现野生稻资源,其中小金口白石村野生稻最多,面积最大。因此,水稻的种植,在岭南及惠州地区旳古越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入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随着人口大量增加,粮食需求旺盛。为了增加粮食供给,宋太宗下了一道粮食品种南北大交流的诏令:“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而惠州大规模种植小麦,是在北宋治平年间。
据《岭南科学枝术史》记载,早在唐朝,广东就开始种植小麦,但由于气候、地理、技术各方面原因,所种小麦苗而不实,没有成功。入宋后,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对小麦的需求,同时也带来种植小麦的技术。加上小麦秋种夏收,既较省力,又可缓和农民青黄不接之时粮食匮乏矛盾,故北方人喜爱的主食小麦开始在岭南广泛种植,以备水旱之灾和满足社会各方面人员需求。惠州种植小麦的最早记载,见于郑侠所撰《西塘集》卷三:“南民大率不以种艺为事,若两麦(大麦和荞麦)之类,盖民不知也。公始于南津间地,教民种麦,是岁大获,于是惠民种麦者众矣!”
这位“陈文惠公”就是陈偁。陈偁字君举,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北宋秘书少监陈世卿的儿子。天圣八年(1030),陈偁年仅16岁就高中特奏进士;20岁袭父荫补太庙斋郎,先后出任漳州司法参军与知县、知州等职。宋治平三年(1066)任惠州知州,有德政,惠州人把他在西湖北岸所筑的平湖堤叫陈公堤、拱北桥称陈公桥。他与北宋咸平年间在惠州当过太守的陈尧佐一样,死后被谥文惠。陈偁任惠州知州期间,注重经济民生,劝民耕稼,大兴水利。他在丰湖筑堤捍水,延袤数里,中置水门备潦,叠石为桥于上,鱼利悉归民。遇大旱,又教民以牛车汲水入东湖溉田,民赖其利。陈偁走后约三十年,苏轼游博罗香积寺,已见说路上“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禁不住用“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的诗句,来表达小麦丰收在望的内心喜悦。苏轼在合江楼眺望水东白鹤峰时,也写下“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的诗句,说明水东街宋时是一片麦田,大面积种植小麦并获得成功,纠正了所谓“水东街创建于宋元丰年间”之讹。
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元丰年间惠州总户数61121户,其中主户23365户,客户37756户。客户已占惠州总户数的61.8%(按当时的“客户”,主要指外省、外县、外乡移居本地的佃户和“射耕人”,而不是入清前后由赣南迁入惠州的客家人),如果再把大量为逃避官府赋税而没有登记在籍的“逃户”计算在内,比例还会更高。陈偁教惠民种小麦,并获得成功,无疑为宋代惠州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粮食供给。直至清末,小麦在惠州还在广泛种植,继续发挥其粮食供给作用。据晚清洋务大臣丁日昌所撰《由羊蹄岭至三多祝圩将近市矣即目》一诗其中,就有“趁墟人散颜犹醉,打麦农归路亦香”之句,反映出清末时期惠东山区农民种植种和收获小麦之盛况。
对于《惠州太守陈文惠公祠》中“公始于南津间地,教民种麦”所说的“南津”,就是今本地人所称的“麦地”,也就是今南湖至麦地路之间的哇地和坡地。“麦地”一名,是惠州最古老的地名之一,至今相袭沿用已一千多年了。
新闻推荐
中科院专家教授将来惠科普演讲 共计62场 时间:3月18~24日
东江时报讯记者张荟婷通讯员王芳日前,东时记者从市科协获悉,2018年惠州科普大讲堂———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系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