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挽回群众损失千余万元 罗建芬带领便衣大队成为惠城公安“尖刀”

惠州日报 2017-11-27 21:52

罗建芬(持对讲机)在街边指挥抓捕行动。

长期在外风吹日晒,导致他皮肤发黑,身材偏瘦却显得特别精神,眼神里时不时透出那么一股犀利……罗建芬,惠城区公安分局便衣大队负责人,从无到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创新技战法,他所带领的便衣大队已成为惠城公安的一把“尖刀”。

“做警察很辛苦,但无论怎样辛苦都必须有责任心,真正对社会、对群众负起责任。看到警情下降,老百姓安居乐业,再苦再累都觉得值!”这是罗建芬经常与队员说的话。

工作雷厉风行,对队员体贴入微

做警察很累,做便衣警察更累。惠城区公安分局便衣大队仅有72名队员,负责整个惠城区“两抢”等街面违法犯罪的侦查、抓捕工作,工作量可想而知。几乎每名队员整天都伏击在路面,闲时巡逻,发生警情快速反应实施抓捕,连轴转是家常便饭,连续蹲守伏击几天几夜更是不在话下。

去年6月便衣大队成立之初,罗建芬就与其他大队领导共同决定每周必开一次例会,一来可以分析近期警情以及各项工作,制定下一步计划;二来可以借机好好做做思想工作,稳定军心。大队还在吃住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让队员们无后顾之忧,一心扑在街面上。

“他这个人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对队员们体贴入微。跟着他干工作感觉特别痛快,也十分佩服他。”便衣队员小李说。

罗建芬的体贴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上,在每次抓捕行动前,他都会与队员们共同研判各种风险,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小到每一个细节都会想象出多种可能性,然后做出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群众。”每次部署抓捕任务,罗建芬都会说这句话。

带领队员昼夜作战一天抓获4名嫌疑人

罗建芬曾是一名军人,性格中带着一种倔劲。惠城区公安分局党委决定将便衣大队交给他负责时,他就曾立下军令状:“一定尽全力,决不辜负组织信任!”按照“四项建设”要求,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成为罗建芬及其便衣大队的工作前提。

便衣大队成立之初,便衣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所有人都在摸索。罗建芬就带队到兄弟单位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结合惠城区特点,很快摸索出一套 “视频监控+伏击压案”技战法。同时,他坚持带领队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体能、技能训练,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视频监控+伏击压案”技战法具有动静结合、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在第一时间抓获嫌疑人,挽回群众的损失。日前,便衣大队接110转来警情称,某小区一住户被入室盗窃,罗建芬带领伏击组昼夜作战,一天内即追踪到嫌疑人的落脚点,成功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并循线追踪,将已被嫌疑人转卖的财物全部追回返还事主。“只有挽回群众损失,返还被偷、被抢物品,才能真正让老百姓感觉欣慰。”罗建芬说。

罗建芬把队员们分为3个打击组、1个值班警情研判组和1个内勤组,每个打击组设立小组长,除两名民警负责日常打击任务和人员管理外,其余10多名队员全部参与街面伏击。而打击组又分为江北、江南、江东3个片区,各自根据110警情,及时联系事主了解案发经过、提取证据,快速展开侦查工作,同时安排视频员实时倒查视频监控画面,排查相关信息,并快速反馈给街面伏击队员,实施合围抓捕。

此外,大队值班人员还每天确保在6个时间点梳理警综系统警情,并快速向街面伏击队员推送,及时作出研判,便于打击组根据发案规律进行打击。每周、每月,值班人员还会对警情进行统计分析,大队据此确定重点时段、重点地点,有效提高了打击工作的精准性。

正是这套 “视频监控+伏击压案”技战法,让仅成立1年半的便衣大队破案470多宗,抓获嫌疑人912人,打掉盗抢团伙67个,挽回群众损失达1000余万元。如今,在便衣大队会议室的墙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50多面锦旗。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余刘国焕 翟国正

新闻推荐

用心用情让调解更有温度 丘旭才始终带着群众感情做调解工作

丘旭才在审阅案卷。本报记者关云摄人物名片丘旭才,法律本科学历,惠城区法律援助律师,现任惠城区水口司法所所长。先后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