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舞出最美夕阳红 红棉合唱团“重阳节”为观众带来20多个精彩节目
团长李水生。
红棉合唱团老人以歌舞形式庆“重阳”。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昨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红棉合唱团动听感人的歌声在惠城区桥东文化广场的舞台上回荡。台下观众纷纷掏出手机、相机,拍照以及拍小视频,记录这美好一刻。
据了解,此次“热烈祝贺十九大胜利闭幕暨社区群众庆 "重阳"联欢会”由桥东街道文化站主办,东湖社区居委会、东河社区居委会协办,红棉合唱团承办。大合唱、舞蹈……“重阳节”当天,红棉合唱团成员穿上表演服,化上浓妆,为观众带来了20多个精彩节目,带来了一场特别的视听盛宴。
现有成员110多人,以传递正能量为宗旨
“每年"重阳节",都会看到红棉合唱团的叔叔阿姨们到处演出庆"重阳"。他们这种欢快愉悦的生活休闲方式,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我妈妈是他们的"老粉丝"了。”在台下观看演出的市民李小姐笑着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红棉合唱团在惠城区老龄办以及桥东街道文化站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13年成立,以促进社会和谐、传递正能量,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为宗旨。截至目前,该团已发展成一个拥有1支合唱队、5支舞蹈队以及1支旗袍队的“大团”,共有110多名成员,参加过100多场比赛和演出。
这个团,有一个核心人物,就是团长李水生,为了让团员们学习到更多的歌曲,大热的天,李水生不畏酷暑,骑着自行车到处收集歌曲编印歌本、组织活动。“李团长已经70多岁了,还每天为我们合唱团奔波、忙碌,现在为我们编印了一本内含80首左右歌曲的歌本,还不收我们的钱,真是难得。”该团合唱队一名成员如是说。
而李水生却很谦虚,他表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开心就好。他做的这些不算什么。
义务教姐妹们跳舞,只为图个高兴
一身略带喜庆的红色大花裙勾勒出苗条身材,舞姿优美,动作娴熟流畅。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群妙龄女子在跳舞呢。日前,记者来到东湖花园,发现红棉合唱团舞蹈队队员正在练习跳舞。
曾淑友是该团舞蹈队的老师,周一到周五,每天她都会义务地教“姐妹们”跳舞。她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有过舞蹈基础,刚好周围的朋友们也都对跳舞感兴趣,她也很乐于分享跳舞经验,所以就自告奋勇地担任起了舞蹈老师。“跟姐妹们在一起跳舞,就是图个高兴,不需要报酬。”曾淑友笑着说道。
据悉,参加红棉合唱团舞蹈队的成员,基本上都是零基础的,其中一支舞蹈队队长丁小珍也不例外。在曾淑友手把手的教导下,丁小珍进步得很快,连花样多、动作难的双人水兵舞,她都能舞出一种美。关于学舞心得,丁小珍表示,主要还是用心,跟着老师的节奏学着跳,回家多练习。
组建旗袍队,展现老年姿态美
说到红棉合唱团,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该团副团长郭秀兰,郭秀兰是该团合唱队的老师,为了给大家展示老年人姿态美,郭秀兰还组建了一支旗袍队。虽满头银发,但对于文艺表演这种事,郭秀兰还是表现得很活跃、很积极。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团里的成员们上课,为了积极准备表演,家人说要外出旅游,郭秀兰都顾不上去。不仅如此,原来郭秀兰的女儿住在深圳,为了不耽误上课,她在深圳与家人短暂相聚后,又赶回惠州给团里的成员们上课。70多岁的郭秀兰,对于艺术就是这么认真。
类似李水生、郭秀兰、曾淑友以及丁小珍这样的文艺爱好者,在红棉合唱团还有很多。他们大多表示,自从参加了红棉合唱团,手脚也都灵活了,也不那么容易生病了,人也活得开心了。就是这样一群老年人,传递着一种文艺正能量,在惠州这片热土,唱出抑或是舞出最美的“夕阳红”。
文/图本报记者陈可可 通讯员梁佩坚
新闻推荐
争做“四有”好老师 做好学生引路人 惠城区教育局大力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塑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基础工程,也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最重要途径。正因此,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