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拼假轮流管邻里互助组团带 暑假孩子如何安置
编者按 上个星期《东江时报》教育版推出了缤纷暑假系列报道,第一期推出的暑期旅游篇讲述了带娃出游的那些事,今天将推出第二期——— 暑期低龄孩子如何安放,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敬请垂注。
暑期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可以放松身心的美好时光,可对于孩子还处于幼儿园、小学阶段,且夫妻俩都要工作的家长来说,却并不轻松——— 工作照旧,孩子不用上学,谁来陪?暑期,不少双职工家庭的子女看护问题成为家长心头难题。东时记者走访发现,为了安置好自家的“熊孩子”,惠州的一些家长各出奇招。
省心型上全日制暑期班或兴趣班
“暑假第一周,报了半天的画画班,暑假第二到第六周,报了全天暑假班。第七周,打算夫妻同时休假带孩子出去。最后一周,孩子白天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准备开学。”胡女士夫妻俩都是公务员,每到寒暑假,对孩子如何带总是头疼不已。胡女士说出了很多双职工家长的苦衷:孩子放假了,大人却要上班。“老人家年纪大了,总不能把孩子都丢给老人家带。”
去年,家住东湖六区的胡女士发现,附近一家私立幼儿园暑假继续“开班”,她立刻给刚小班毕业的孩子报了暑期班,“一开始还担心孩子不适应,没想到女儿过得非常开心。”今年,胡女士继续给女儿报了暑期班。东时记者发现,惠州不少民办幼儿园都开设全日制暑期班,这种暑期班一般价格不便宜,如胡女士报的暑期班5周就要3000多元。
还有一些机构也开设了暑期托管班。在江北海伦堡附近一家教育机构,就打出“把孩子交给×××,您放心上班去”的广告标语,东时记者发现,这家教育机构的托管班招生对象主要针对小学生,托管时间是上午8时30分到下午时5时30分。课程内容还可自由选择,包括声乐、舞蹈、书法、美术等。家住海伦堡的林先生孩子今年读三年级了,暑假就把孩子送去上课。“主要是方便,家里没有老人帮忙,把孩子一个人放家里不放心,送到这里有老师照顾,孩子也有伴,还能学点东西,总好过在家看电视玩游戏。”
辅导班与兴趣班是很多家长的另一种选择。家住下角的伟敏今年10岁,两年前开始,每到暑假,伟敏妈都将儿子送到惠州青少年宫上兴趣班,一来可以培养兴趣爱好,二来也较为放心。“今年给他报了围棋和创客,都在上午上课,上完围棋课就接着上创客课程,这样上午的时间都在青少年宫度过;下午送他去上英语培训,一般3个小时,2时30分到5时30分,时间刚刚好。”伟敏妈说,如此安排对孩子来说也是种约束,假期不要太散漫了。不过话说回来,孩子会被“套”得很紧,过得就和平时上课差不多了。
外援型把孩子“快递”回老家
今年6岁的小敏,放暑假没多久,就被父母打包“快递”回湖北爷爷奶奶家,等秋季开学再回惠
州。“这是他一年
一度的向往。”小
敏爸爸笑着说,
老家有堂哥堂
妹,所以儿子非常喜欢回去,从孩子4岁开始,每年放寒暑假,他们会抽个周末坐火车把孩子送回湖北,第二天父母回惠州,孩子就留下,城里住一阵,乡下老房住一阵,每回都玩得不亦乐乎。
杨女士的儿子读小学五年级,从小在城里长大。从3年前开始,杨女士夫妇决定每年暑假都送他回河源老家。杨女士说,她和丈夫都是公务员,工作时间非常严格。“平时老人从老家过来帮忙,现在暑假了,老人也想回老家休息休息,顺便把孙子也带回去。过段时间再接孩子去姥姥家,两家老人轮流帮我们撑起这个暑假。”杨女士说,很感激老人能帮忙。最令她欣慰的是,孩子在乡下体验了跟城市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钓鱼捞虾、挖番薯、粘知了,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下田养鸡,还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每次返回惠州,杨女士都能欣喜地看到儿子身上发生的变化。
虽然送孩子下乡是一举两得,但杨女士直言心里很担心。“农村山塘、水库、河溪多,孩子大了,真怕他不听嘱咐去野泳。”杨女士告诉东时记者,每次都一再叮嘱孩子不要自己去野泳,叮嘱乡下亲人要看好。
互助型三五好友轮流照看
“我们是"守望相助",我们小区有5家人关系好,孩子差不多大,大家合作轮流照看孩子。很多年前就在一些大城市出现的 “互助看孩团”,如今在惠州也出现了,囡囡妈就是如此。
娟子、雯雯、薇薇、“87后”、囡囡是一群80后,虽然来自不同的省市,因都住在市区东湖社区且女儿们都是同个幼儿园的好朋友,这5个妈妈有了交集,并成了好朋友,接着开始了互相串门、交换食谱、蹭饭的生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她们建立了微信群,起名“快乐家庭”,她们把娃娃放在一起玩,一起吃饭,开始了“拼养”的育儿新方式。
这种方式也延续到孩子放暑假的时候,这几个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有的父母职业是老师,寒暑假可以休息;有的家庭有老人,可以帮忙在家看管。于是在这个“快乐家庭”的小团体中,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每次由一个家庭看管一群孩子,大家轮流带。
“5个家庭里有两个是老师家庭,他们是暑期看管孩子的主力。而当老师们暑假培训学习时,就把娃放我们家玩。有时候,有的家组织看电影,就在我们快乐大家庭群里吼一下,孩子想去的就跟着一起去。因为同住一个小区,孩子们现在回家都是自己去自己回,担心的就在群里吼一下,告知家长 "收货"。”囡囡妈说,因此放暑假的时候,除了送孩子上舞蹈集训班外,就是把孩子送到小伙伴家里,这个办法既让孩子们玩得尽兴,又解决了上班族家长的大难题。“孩子在假期最需要陪伴,和熟悉的小朋友们在一起、又能有可靠的家长照顾,这是最好的方法。”
东时记者走访多个家庭了解到,放暑假,这种由两个或多个家庭的孩子“拼”在一起,一天或一定时间段轮流由一方家庭照顾的代管方式被称作“拼养”。拼养不只存在邻里之间,家住中信水岸城的徐女士就与亲戚一起,将4个孩子“拼”到了一起。
潇洒型请假或“拼假”陪娃
也有一部分家长为了能陪孩子过暑假,动用公休假。“我和妻子现在每年各有10天的公休假,平时都舍不得用,都留到暑假。我和爱人轮流请,再加上周末,也能应对一个月。”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的陈先生说。
陈先生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他协助孩子制订了丰富的暑期计划,包括课外阅读、绘画、游泳、旅行等,每一项都能有父母陪伴。“父母毕竟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亲自带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有我们陪着,孩子放得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上述囡囡妈除了让邻居照看孩子外,也把自己的公休假安排在暑假,“我和丈夫各有10天年假,10天分两次休。7月安排了一周旅游计划,一家人一起去上海游玩,8月夫妻两人再分别休年假在家带孩子。”
一项针对35~45岁白领的休假时间网络调查显示,已婚且有孩子的人群中,约有80%左右的人选择在暑假期间休年假。东时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人在年初就定好休假时间,就为陪孩子过暑假。
但是陈先生也有很多遗憾,“跟暑假相比,公休假时间还是短了,我们夫妻俩凑一块只能陪伴一半的时间,剩下一个月还要靠老人帮忙带。”陈先生说,自己小时候暑假还曾跟着父母一起上班,在办公室写作业过暑假。现在单位考勤很严格,偶尔带一两次可以,经常带到办公室还是会影响工作。
家长呼吁
社区开办暑期中心解决孩子托管问题
不少家长呼吁,社区可以联合志愿者开办“暑期中心”,解决这种双职工家庭暑期孩子的“安放”问题。
东时记者了解到,2013年12月1日起,7家社工机构陆续进驻惠城区7个社区,利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向群众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经过几年发展,目前惠城区已有24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全都是免费的,您只需提前电话预约就可以了。
今年惠城区多家社区也针对孩子开展暑期活动,如东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7月10日~8月31日,开展“暑假缤纷乐园”活动,内容有暑假作业辅导、兴趣小组和成长小组。其中兴趣小组包括绘画、舞蹈、话剧表演、读书、折纸等;学府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快乐暑期,缤纷一夏”青少年暑期活动,内容包括青少年DIY手工创意、青少年暑期书法小组、青少年防性侵讲座等。不过,并非所有社区的暑期活动都是托管式或全日制式,家长可以致电各自社区了解具体内容。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刘乙端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采集
新闻推荐
“看公益宣传就像接受艺术熏陶” 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融入公益获市民点赞
惠城各社区、村居都设立了“善行义举榜”。《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摄■《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陈美君走在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