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头说楹联(下) 惠州联话31
明代《三才图会》所载的白鹤峰图。《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 翻拍
作者:吴定球
在历史上,惠州白鹤峰东坡祠曾悬挂过什么楹联?
清道光年间,白鹤峰东坡祠有一副对联:
与客话坡仙,几经瘴雨蛮烟,依然是风月当头,罗浮对面;
凭栏俯城郭,趁此落花飞絮,最难得岭南春满,江左人来。
作者王铭鼎,(据光绪《惠州府志》,张友仁《惠州西湖志》作鸣鼎,鸣铭音近,应为传写之误。)贵州安化人,进士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任归善知县,在任时重修东坡祠,此联当作于是时。上下联末二语,各自为对,于工稳之外仍见声采,既切合鹤峰景物,又贴合东坡豪迈生平和东坡艺术上的浑雄风格,称得上可诵之作。
另有一副长联,更为出色:
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同琶,我亦唱大江东去;
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作者江鸣鹤 (约1832-1883),字文彦,归善县城(今惠城桥东)人,晚清惠州进士江逢辰之父。好诗,曾与举人陈寿祺等结海天诗社于白鹤峰招鹤庐,多吟咏西湖之作,有诗句云:“吟哦如我久成痴,湖上人多唱我词。”自称“湖上莳花农”。
吴仕端对此联评价甚高,说它“简直是一首好诗。”“全联以伟大江山的 "明月皓无边"起兴,将慕其人,爱其诗文,怜其遭遇,种种复杂心情绾合交织后,又浓缩起来,纳入此寥寥三十六字之中,浑融无间,一气包举而成此联。而用词设色,亦复与东坡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融化到了无痕迹的地步。的确是一件极其完美而玲珑透剔的艺术精品。”此联约作于同、光年间,原有木刻,惜早已亡佚。1984年由著名书法家蓝广浩集祝枝山字重刻,悬于西湖孤山东坡纪念馆大门。
光绪四年 (1878),张联桂 (1838-1897)来守惠州,有政声,通文翰,工诗擅联,所作楹联“端庄流丽,见者无不推服。”曾与广东提督方耀建西湖红棉水榭,并撰一联,人以为“怀古苍茫,语亦超隽”:
放眼观古今,倘容判事于斯,愿学东坡先生,留一段冷泉佳话;
寄怀在山水,偶尔披襟过此,权借西湖名胜,作片时风月清谈。
后来,张联桂转任潮惠嘉道,驻节潮州。新任惠州太守杨霁重修白鹤峰东坡被,寄书请缀联额。张为书“笠屐南来”匾额,并榜一联:
寓惠旧题诗,忆当年父老儿童,我亦行骢容小驻;
上梁新致语,看此日人民城郭,公应化鹤复归来。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广东学政徐琪(花农)巡按惠州,谒白鹤峰东坡祠,题联云:
当年文酒追陪,花木池台,曾见我公亲手定;
此日湖山供养,馨香俎豆,可知旧地去思多。
还有一副,见载于徐琪《粤东葺胜记》: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珠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作者注明其为“惠州苏公祠联”。曾有论者称,这是题罗浮山东坡亭联,并说下联“地近梅花”系指罗浮山的梅花村,这其实是误解。考东坡寓居嘉?寺(今桥东坡小学即其故址)时,曾写下三首著名的松风亭下梅花诗,声情跌宕,托物传神,盛传海内外,梅花成了东坡人格的象征,作者用此典事。盖当时松风亭已废,徐琪从归善张靖山(县城桃园主人)等绅缙议,于东坡祠东偏隙地捐建松风亭,这一副楹联,想来应是为易地新建的松风亭而作。
徐琪,字花农,号俞楼,仁和(今杭州)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编修、历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广东学政、官至兵部侍郎。为晚清大儒俞樾弟子,工诗文、善书画。著有《粤东葺胜记》《苏海余波》等。
据旧时惠州父老传说,徐花农当年取士广东,多取美貌童子,文字之通与不通,反倒可以不计。故当时坊间有人作诗讥之云:
花农公子实花花,若论文章自系差。
但爱姿容能落雁,任凭文字乱涂鸦。
若非小姐求佳婿,定是夫人爱艾?。
不有宋朝潘岳貌,劝君莫到学台衙。
按:艾?,牡豕也,惠州话俗称猪牯。徐为学政,亦称学台。
坊间传说,未必确真,如今亦无从稽考其实。不过,据方志载述:徐琪在新建松风亭侧创松风文社,“每月于丰湖书院高才生中酌拨一二十名,为经古小课,其评定甲乙仍归丰湖山长主持。”另行捐洋一千元发商生息,用作奖励之资。此举对振兴惠州人文无疑有积极作用,应该在这里记上一笔。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讯记者刘豪伟通讯员叶万有秦海伟昨日,东时记者从惠州机场获悉,惠州机场8月23日临时取消5个航班。其中吉祥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