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立案大大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 仲恺法庭创新模式 提升办案质量及效率
东江时报讯 记者黄岸媚 通讯员卢慧宋佳欣 案件多,法官少?创新实施“1+1+1”审判权运行机制提高效率;程序多,诉讼负担重?实行窗口立案和微信立案双通道,升级法庭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疑难案件,能否旁听庭审?落实司法“六公开”制度,提升办案质量及效率……
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人民法庭(以下简称“仲恺法庭”),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严格规范管理为抓手,以狠抓案件质效为突破口,以推进司法公开为重点,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实现新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14日,全庭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执行及诉前保全案件1985件,结案1352件,结案率为68.11%。值得一提的是,仲恺法庭一线法官人均审结案件270.4宗,在全市法院系统排名第一。
采取限制出境等措施及时维护当事人权益
“审判模式改革前,人少案多矛盾非常突出”,仲恺法庭庭长刘贵传介绍,近年来,仲恺法庭每年的立案数量都超过2000件,但只有7名法官。2013年底,仲恺法庭按照“1+1+1”审判权运行机制,推行一名法官配备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组建了6个审判团队。2014年,仲恺法庭在全市法院中率先施行“1+1+1”审判权运行机制。
今年,“1+1+1”审判权运行机制继续发挥效用,截至2017年8月14日,全庭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执行及诉前保全案件1985件,结案1352件,结案率为68.11%。值得一提的是,仲恺法庭一线法官人均审结案件270.4宗,在全市法院系统排名第一。
其中,仲恺法庭注重强化为经济建设发展保障和服务的能力,审理好涉及仲恺高新区建设、投资发展环境的案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职能作用。妥善审理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婚姻家庭、道路交通、民间借贷等方面事关民生的各类案件,把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半年,全庭受理民商事案件945件,结案631件,结案率为66.77%,其中调解撤诉案件183件,调撤率为19.37%,同比去年增长3.3%。
判决了,执行难?围绕“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上半年,仲恺法庭将执行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实际执行率、执行标的到位率等关键实质性的指标上,大力运用执行威慑机制,以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罚款、拘留等措施为抓手,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庭受理执行案件561件,执行标的到位率为94.83%,执行总标的约为212万元。其中,共拘留8人,限制离境、限制高消费等26人,在执行信息网上发布失信被执行人275人,执行涉民生案件41件,努力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制度管人管案管事促进队伍全面规范
高效审判、执行的背后,是仲恺法庭今年以来以升级法庭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以制度的全面清理和完善为重点,全力实现管理方式由人工到信息化、由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实现用制度管人、管案、管事,促进审判管理、队伍管理、司法政务和纪律作风的全面规范。
上半年,仲恺法庭以“1+1+1”审判权运行机制为基础,继续稳妥推进“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思路。一方面规范了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包括规范完善、落实合议庭组成方式、合议庭评议规则、评议笔录规范等规定,确保合议过程在案件中留痕;另一方面深化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全面发挥审判长职能,结合法庭实际,对审判流程中案件合议、裁判文书制作、审判长审核(签发)、裁判文书送达等节点作相关规定,加强办案过程的监督制约。数据显示,上半年,仲恺法庭由审判长签发所占办结案件比例为42.70%,由庭长签发所占办结案件比例为21.63%,有效提高了审判工作效率。
改造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审判工作管理
以强化司法过程标准化建设来看,在立案环节,仲恺法庭实行窗口立案和微信立案双通道,微信诉讼指南和窗口咨询双通道、微信查询案件、信访、收费、立案调解等便民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在审判环节,狠抓各类庭审规范和流程标准的落实,确保当事人有理讲在法庭、证据举在法庭、疑惑解在法庭、裁判形成在法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仲恺法庭升级改造了诉讼服务中心和审判法庭。目前,法庭一楼设有导诉、立案、收费、接待一站式的诉讼服务区域;设有律师、当事人休息区域;设有标准化法庭3个。同时,按照司法公开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好数字法庭,可以实现庭审网络现场直播,这对于加强审判工作规范管理,提升司法能力,促进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延伸阅读
“六公开”促进阳光司法建设
一员工因交通事故死亡,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但该员工死亡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工伤待遇是该由公司方支付还是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日前,一宗工伤案引发的行政诉讼迎来人大代表们到场旁听庭审。
“立足司法公开,将有利于提升案件质量效率。”刘贵传介绍,仲恺法庭建立司法公开制度,落实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六公开”制度。其中,着重抓好窗口部门的司法公开工作,把审判业务作为司法公开试点,通过不定期邀请市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前来法庭旁听庭审现场,对法庭各项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拓宽了社会公众参与的监督渠道,有效地促进了“阳光司法”建设。
今年上半年,仲恺法庭两次邀请市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现场旁听庭审,参与的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旁听观摩,他们对法院的审判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零距离感受到了司法公开与公正,法院开展旁听庭审活动,也有效促进法院审判工作公开化、透明化。
此外,为进一步增强审判执行工作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裁判执行文书质量,确保司法公正,更加广泛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仲恺法庭积极配合惠城区法院加强外网建设,通过法院网站接受和答复当事人的咨询、公布工作动态、发布优秀裁判文书和开庭公告等,起到了较好的法制宣传窗口作用。黄岸媚 卢慧 宋佳欣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讯记者冯丽均个人住房公积金已全部提取,现人在异地工作,需要开公积金提取记录单,可以委托他人办理。昨日,记者从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