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全链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惠州市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出国际标准的全自动导电薄膜生产线;叠层无序纳米银网导电膜(MDSN)研发成功及批量生产……通过一项项看似小小的创新,惠州易晖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美日等国家在该领域的垄断。
作为惠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易晖光电已成功从仲恺高新区美国波士顿异地孵化器毕业,顺利进入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加速器。如今,它成为国内行业技术领先企业。
易晖光电只是惠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成长的缩影。近年来,惠州市多管齐下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结合实施“企业成长计划”,开展企业创新能力调查,将有潜力的企业主动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组织专家为企业创新发展把脉;另一方面,对已获批准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中给予重点支持,使其不断壮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此外,惠州市还通过实施“海绵行动”,不断引进科技企业。
建成孵化器22家面积80万平方米
众所周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是一座城市创新发展的脊梁。“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既可享受国家现有的15%所得税优惠税率,又有利于企业自身争取国家科研经费支持和财政拨款,提升企业自身形象和促进企业科技转型。”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涵盖诸多科技指标,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说,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就是扭住了惠州市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初创的科技企业往往容易面临“夭折”的危险。为顺利让初创企业从“鸡蛋”变为“鸡苗”,从“鸡苗”变为“成鸡”,惠州市建立了完备的孵化体系,形成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通过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有效把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聚集起来。
打造“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孵化链条,探索“异地孵化、惠州加速”新模式,去年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年实现孵化面积增长80%。目前惠州市已建成众创空间24家、孵化器22家,实现孵化器县区全覆盖,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分别有11家和5家,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各2家,今年推荐了4家省级孵化器认定,孵化面积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15家,累计毕业企业347家,当年毕业企业45家,9家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天交所挂牌。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近两年增幅大
据市科技局提供的统计数据纵向对比可以看出,惠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递增,发展态势总体趋好,2010~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分别为97家、111家、132家、162家、183家、255家和466家,特别是近两年增幅较大,去年的增幅达83%。
成绩固然重要,但近年来惠州市科技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再只看数量,而是更加注重对申报企业的服务和辅导,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去年底,市科技局对需要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有意愿申报但条件不够的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群体,分类建立专家指导团,“一对一”进行精确“把脉”。对申报企业则采取“形式审查+专家审查”的“双把关”方式,使惠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质量得到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通过率居全省前列。
据统计,今年7月底,市科技局在今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已推荐208家企业的基础上,已紧锣密鼓地开展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荐工作,拟再推荐300家以上企业,预计今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将突破800家。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李伟光教授告诉记者,他已连续多次参与惠州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评审工作。从今年评审的情况来看,惠州的申报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从数量上来说,今年惠州第二批参评企业有300多家;从质量上来说,绝大多数企业不会在"易错项"上摔跟头了。”李伟光说,过去惠州申报企业的短板主要是专利科技人才,但目前这些短板已慢慢被“补长”。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奖10万元
科技服务机构能为惠州市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辅导和服务。据悉,惠州市现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辅导服务能力的服务机构有35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服务从业人员400多人,今年以来已组织8轮800多人次参加专业化培训,企业对本土服务机构的业务认可度不断提升。惠州市还探索推出科技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引导服务机构诚信经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
为鼓励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惠州市除了贯彻执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外,还对获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惠州市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提出,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资金补贴,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10万元资助。本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惠科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熠实习生陈昱璇通讯员彭欣)记者日前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为强化对重点车辆的管理,从7月27日起,大型汽车在惠...